面向新时代的国家形象研究:现状、不足与展望*

2017-07-20 07:42刘义昆杨兆祥
中国出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建构理论国家

□文│刘义昆 杨兆祥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

国家形象是国内外受众对一个国家的物质要素、精神要素、制度要素以及行为要素的总体认识。[1]积极的国家自我形象的持存有助于维持政治秩序、公共认同和政策支持。[2]近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和理论阐述,党的十九大报告则强调“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3]为回应党和国家的实践需求,国家形象研究备受学界重视,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更加多元与细化。本文拟对近五年的国家形象研究进行梳理,以勾勒国家形象研究的知识图谱,展示国家形象研究的贡献与不足,并探讨国家形象研究的未来方向,以期助益国家形象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国家形象研究的现状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4]和内容分析法,并通过文本细读来整体把握国家形象研究的现状与特点。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所用检索式为:篇名、国家形象。考虑党和国家话语对“国家形象”议题的巨大影响,以及学术研究的滞后性,我们将检索时间定为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八大)2012年11月8日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2017年10月18日召开。检索日期为2017年11月1日,获得有效文献268篇。

1.研究概况

从2008年(48篇)开始,国家形象研究成为学界热点,在2012年(78篇)达到峰值。近五年来的论文发表则数量维持稳定,每年的CSSCI论文均在45篇以上。国家形象研究已成为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领域,但主要还是集中于新闻传播学(31%)和政治学(22%)。新闻传播类期刊《现代传播》(19篇)、《当代传播》(6篇)、《中国出版》(5篇)、《新闻大学》 (5篇)等,综合类期刊《中州学刊》 (11篇)、《南京社会科学》(8篇)等是论文发表的主要阵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大学、西南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论文发表数量位居前列(7篇以上)。张昆(10篇)、陈林侠(9篇)、刘丹凌(6篇)和郭玉成(6篇)等学者最为关注该议题,是近五年国家形象研究论文发表最多的作者。

图1 论文年度发表量

图2 论文所属学科

图3 作者所属机构

国家形象研究热度持续升温,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在国际舞台承担的责任日益增加,对外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使得国家形象问题更显迫切;其次,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的国家形象意识日益提升,国家形象已从政治韬略进入普通大众的视野;再次,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为国家形象研究提供了不同的学科视野和理论支持,同时也与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的支持密切相关。

2.研究主题

“国家形象、软实力、中国、对外传播、国际传播、建构、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国家形象、国家形象建构、国家形象理论”等,是五年来国家形象研究的主要关键词。而从整体上看,国家形象的理论研究、国家形象的他者视域研究和国家形象的传播策略研究等则是主要议题。

第一,国家形象的理论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分为理论建构和理论梳理两个方面。理论建构包括对国家形象的概念、内涵、特征、构成体系、评估和分析模型等内容进行界定和探索。早有一些学者对国家形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由于国家形象的复杂性,加之不同学科对国家形象的理解不同,近五年仍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概念辨析。姜可雨从建构主义视域出发,认为以往的国家形象内涵界定忽视了主体间性、文化间性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重要意义,提出构建“对话性中国形象”的理念。[5]吴献举、张昆从哲学的角度探讨国家形象的内涵,认为从主客体关系来看,国家形象是人们( 形象主体) 在一定条件下对一个国家( 形象客体) 由其客观存在所决定的外在表现的总体印象和评价。[6]匡文波则从国家形象建构的一般过程出发,指出国家形象是国家客观现实经过文化价值观、国家利益观、大众媒介三重偏曲后投射在国内和国际公众意识中的主观映像,而对国家形象的准确分析需要将其还原到由空间和时间构成的四维认知情景中去。[7]刘丹凌针对学界关于国家形象认识存在的三种偏向——“主观定位偏向”“外部偏向”“新闻偏向”,指出国家形象既不是单维的事实性概念,也不是单维的观念性概念,而是融合实体、反映和认知等多重内涵的结构性概念,包含客体形象、媒介形象和认知形象三个相面。[8]整体来看,学界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国家形象的要素构成、建构方式和评价主体的界定等几个方面。这反映出国家形象问题的复杂性和研究的学科交叉性。

图4 论文作者

图5 论文关键词

另外,有学者通过对中外重要研究成果的梳理,以把握不同领域的国家形象研究,并在反思中尝试开拓国家形象的研究视角,以促进不同理论资源之间的深度整合。譬如王海洲提出开拓国家形象研究的政治学方向,一方面通过搭建政治分析的系统框架,构筑国家形象研究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围绕政治象征概念营造出一个富有弹性的分析空间,促进国家形象的跨学科研究。[9]

第二,国家形象的他者视域研究。对他者视角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是国家形象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国家形象包括自我本位的国家形象和他者本位的“他我形象”,后者是他国媒介、民众对特定国家的总体印象和评价。[10]他者视域研究通过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新闻媒体关于中国的评论和报道进行内容分析,解读中国的“他我形象”。吴飞曾将2013年以前的中国形象他者表述研究分为历时性、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这两大部分。[11]近五年,学界主要通过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方式观察他国媒体对中国形象的报道与呈现,相比以往分析对象更加丰富和多元。

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选择的分析对象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体,比如《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每日电讯报》、CNN、BBC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新闻媒体很少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而在近五年的研究中,分析对象范围基本覆盖全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对于中国形象的认知是差异化的,国家形象研究他者视域的不断拓宽,有利于丰富和把握中国的“他我形象”。这种趋势与为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相一致的,也与“新型大国关系”“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话语的提出有关。

第三,国家形象的传播策略研究。这是近五年国家形象研究的重点,研究成果也最为丰富。这与党中央提出实施国际传播力工程、重构传播中国的概念范畴表述体系、重组对外传播力量等工作部署紧密相关。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基本设施建设、传统文化价值观、国民素质提升、整合传播与营销等多维度去构建国家形象战略框架。[12]首先,我们要反思当前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误区与问题,当代信息科技和传播媒介的变革已经促使国际舆论环境发生巨变,国外受众对新闻和信息的认识也出现深刻变化,[13]大众传播已无力承担国家形象塑造的主要责任,[14]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既要依靠官方舆论场对核心要素进行系统梳理,又要依靠民间舆论场对国家形象差异化特色进行充分挖掘,实施国家与公民的良性互动,在打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基础上,弥合国家形象传播的盲区。[15]其次,中国要认清当前的国际和国内的现实,应该从整体战略构建、跨文化差异研究、跨文化多重传播、特色话语体系建设、国民素质的提升、综合传播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强工作,[16]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众,在内容组织上应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以加强传播的针对性、贴近性,提高说服的效果。[17]另外,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要构建一套“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18]深入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塑造国家经济形象、政治形象、文化形象、社会形象、生态形象的重要作用,[19]重点选择中国故事内容,从个人故事、地方故事、国家故事三个层面来落实中国形象故事化传播。[20]在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过程中,除了国家形象宣传片,[21]动画、音乐、武侠电影,体育运动等都可以成为其载体和表现形式,甚至包括新闻评论。[22]

二、当前国家形象研究的不足

由于党和国家层面的不断催化以及议题本身的生命力,近五年来国家形象研究蓬勃发展,学界在原有成果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繁荣背后却仍有不足,值得反思与警惕。

1.理论建构仍显不足

近五年的国家形象研究仍保持高度的实践应用取向,论文成果更多的是对策性研究,基础理论性研究成果少。具体表现为大多数学者在研究国家形象时,现象阐述多、理论创新少,更多的是现象描述或者是从现象到对策,很少能通过现象抽绎理论。所使用的理论大多是国际政治现实主义理论和合作主义理论资源、传播学角度的建构主义理论资源和大众传播效果理论资源,[23]与党的十八大之前一样,仍然没有明显的理论突破。[24]

国家形象理论建构仍然落后与实践。在概念、内涵、构成体系、评估和分析模型等方面,近五年国家形象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系统的理论体系尚未构建起来。现有的理论不仅发展不均衡,而且理论之间的关联度也比较松散。国家形象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长期沉浸于实务研究只关注“如何”,忽视基础理论研究不关注“为何”,恐会导致国家形象建构实践得不到理论支持,长此以往甚至会反向制约实践活动。

2.议题分布较为失衡

近五年的国家形象研究议题更加丰富、视角更为多元,但研究议题分布失衡的状况仍然存在。这种失衡具体表现为两个层次:重外轻内和重整体轻部分。刘丹凌认为,国内学界关于国家形象的认识或隐或显存在三种偏向:主观定位偏向、外部偏向和新闻偏向。其中外部偏向主张从国际关系的视域中定位国家形象,而将内部公众的认知与评价置之度外,国家形象的判定标准是国际社会的主流舆论。[25]在此意识的驱使下,学界在探讨塑造国家形象时,眼光主要“向外看”,关注中国形象的他者呈现和塑造,解析欧美国家主流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从而忽视了国家形象包含自我本像和他我形象双重维度,国家形象不仅包括他国媒介、民众对特定国家的总体印象和评价,还包括国内各种行为主体的认知、理解和评价。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普遍关注整体国家形象建构的问题,在宏观层面上探讨国家整体形象,但是却较少关注国家的区域形象或个体形象。问题在于,国家形象不是一个简单片面的主观映像,而是一个有着多重维度的复合体。因为不论是人民、政府、城市、媒体还是企业,都是中国国家形象最直观的载体。[26]

3.学科合作较少

国家形象是国家实态的反映,由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军事形象、文化形象、社会形象等多种要素构成,[27]涉及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讨论这议题需要各学科的通力合作。然而,尽管近年来的国家形象研究学科分布更加多元,涉及新闻传播学、政治学、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体育、文化、经济等众多学科,但主要还是集中于新闻传播学和政治学,其他学科虽有涉及,但研究成果少、研究深度不够,研究主题较为分散。

各学科之间的研究合作程度也比较低,大多数研究还局限在本学科进行简单的形象分析和对策研究,跨学科的研究成果仍然不多。如何通过实质性交叉,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起联系,获得创新型研究成果,仍旧任重道远。[28]虽然已有少数学者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仍旧停留在问题提出阶段,学界仍然未能就此展开深入研究。

4.研究方法仍然单一

对268篇论文进行研究方法的分类结果显示,近五年的国家形象研究以思辨研究(48%)和质化研究(36%)为主,量化研究(16%)仍然不受重视。具体到前述三大研究主题,在理论研究中,学者们普遍采用思辨研究的逻辑分析,对国家形象的概念、特征、内涵、构成体系、评估等内容进行界定和理论探索。在他者视域研究中,学者们普遍采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和比较分析,或是对外国主流媒体的报道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内容分析,解析外国媒体呈现的中国形象,或是对外国媒体就某一事件、个人的报道以及某一电视节目进行个案的文本分析,探讨外国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呈现策略,或是以党的十八大和钓鱼岛争端等重大事件为切入口,对几家媒体的报道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也有少数学者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中国形象的他者认知,分析认知的影响因素。在策略研究中,学者们大多采用质化研究方法,通过对文本和既有理论的分析,得出一些或带有针对性或带有归纳性的策略。

相较于党的十八大之前,虽然量化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实验法)被更多采用,但整体而言研究方法仍显单一,且科学性也有待观察。事实上,有少量论文即便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LASSO法等手段,对研究假设进行量化分析,但不是影响因素考虑不全,就是缺乏事实对假设进行证实。另外,在个案研究方面则有文本同质化的倾向。虽然文本选择更加多元化,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体,比如《时代》周刊。

三、展望:面向新时代的国家形象研究

国家形象是在中国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等政治背景下提出的命题,理论研究长期被实践活动所主导。近五年来,在新型大国关系、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话语的推动下,“国家形象”实践活动仍然走在理论研究的前面。作为“面向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2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面向“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未来的国家形象研究应该如何突围,从而给国家形象实践活动以更大的理论支持,是学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国家形象理论建构

基础理论研究为应用发展研究提供必需的基础理论框架支撑,理论的不足导致对问题的认识是分散和割裂的。[30]国家形象研究不能只满足于对策性研究,还应该注重国家形象理论的系统化探索与建构,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学理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形象的一系列论述,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战略方向和建设目标,实现了从中国崛起的他者表述向自我定位的转变。[31]学界必须深刻、准确地把握这一转变,围绕“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做好理论建构与创新工作。

一方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准确把握大国形象的实质内涵,将其同以往的中国国家形象理论与实践进行比较、联系,做好继承与创新的工作。对大国形象的构成体系、生成机制、作用方式和传播规律等方面的深层次研究,探讨大国形象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揭示大国形象的基本原理和本质特征。通过建构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提高形象塑造现实操作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在未来的国家形象研究中,要鼓励不同学科之间交汇融合,进行系统化的学理建构。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国家形象的内涵日益广泛和复杂,建构良好国家形象这个重大系统工程不是某个学科能够单独完成的,而是需要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互联互通。未来在国家形象的研究过程中应该积极、合理地采用跨学科的理论、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等,加强传统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的交流、互动。在不同学科的合作中,搭建一个系统性的理论平台。推进国家形象的理论、观点、方法策略的创新,提升研究深度,增强研究的学理性。

2.进一步推动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在学术研究中,研究方法运用的数量和质量不仅是个体研究成果的影响因素,还是整体学科成熟与否的衡量标志之一。每一种研究方法都有其运用范围和优劣处。使用多元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规范研究过程,还可以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国家形象是一个涉及多要素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国家形象的形成也是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研究仅仅使用质化方法远远不够。质化研究虽然比量化研究更容易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假设,但如果研究只停留在对研究对象表层的现象描述和策略推理分析上,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只是进行个人主观推论,研究结果只会缺乏精确性、权威性,使得国家形象的研究趋向简单化。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丰富国家形象的研究方法。通过思辨研究,确立科学的概念,探索系统的理论,为国家形象传播的实际操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通过量化研究更加准确地把握事物的面貌和发展变化,弥补质化研究的不足,对分析结果提供经验数据的支持,提高研究结论的说服力,促进研究的丰富和深化。另外,可以利用大数据研究方法,收集海量数据避免样本偏差,对国家形象的结构和趋势进行分析,而大数据的分析结果还可以通过可视化形式得以呈现,[32]生动、清楚地揭示样本数据间的相互关系和深层次价值。

3.国家形象研究要结合新媒体语境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新媒体在国家软实力的传播、国家文化安全的维护以及全球舆论场中的形象建构等方面具有巨大影响力。[33]在以往的国家形象研究中,大量研究探讨了传统媒体在塑造中国形象方面的影响和对策,但鲜有研究关注新媒体在塑造他国公众对中国形象认知方面的独特影响力。[34]在未来的国家形象研究中,一个值得拓展的方向是新媒体语境下国家形象研究。目前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匮乏,仅有的少量文献,研究视野较窄且缺乏深度。

在新媒体引发的传播革命中,传统的传播格局被打破,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多样化、传播范围全球化,这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也是革命性的。相比传统媒体语境,新媒体语境打破了国家对内与对外传播的区隔,方便有战略考量的国家与他国民众直接沟通,影响他们的思想,进而影响他们的政府。[35]国家形象的建构也越来越从政治、外交等领域扩展至经济、旅游等领域。在新媒体造就的全球传播环境下,一种新的话语战争在悄然进行。如何适应新媒体语境,创新话语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需要学界付出更大的努力。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

注释:

[1]余红,王琨.国家形象概念辨析[J].中州学刊,2014(1)

[2]Matthew S.Hirshberg.THE Self-Perpetuating National Self-Image: Cognitive Biases in Perceptions of International Interventions[J].Political Psychology,1993,14(1)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新华社,2017年10月18日

[4]印闯,葛岩,秦裕林.对国家形象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现代传播,2016(12)

[5]姜可雨.建构主义视域下“国家形象”的概念辨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6(5)

[6]吴献举,张昆.国家形象: 概念、特征及研究路径之再探讨[J].现代传播,2016(1)

[7]匡文波,任夭浩.国家形象分析的理论模型研究——基于文化、利益、媒体三重透镜偏曲下的影像投射[J].国际新闻界,2013(2)

[8][25]刘丹凌.论国家形象的三重内涵——基于三种偏向的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4(5)

[9]王海洲.“国家形象” 研究的知识图谱及其政治学转向[J].政治学研究,2013(3)

[10]张昆.当前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误区与问题[J].中州学刊,2013(7)

[11][24]吴飞.中国国家形象研究述评[J].当代传播,2013(1)

[12]范红.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策略[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13]潘一禾.当代国际舆论环境与中国形象传播[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14]刘辉.国家形象塑造: 大众传播不可承受之重[J].现代传播,2015(12)

[15]江作苏,李理.传播视野:国家形象的官方民间舆论场互补建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

[16]梁晓波.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17]张昆.超越文化差异型塑理想国家形象[J].当代传播,2015(5)

[18]路璐.中国梦视阈下的我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J].学海,2014(5)

[19]刘艳房,杜运辉.塑造当代国家形象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J].河北学刊,2016(1)

[20]赵新利,张蓉.国家叙事与中国形象的故事化传播策略[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21]葛明驷,何志武.国家形象片建构对内有效认同的叙事分析——基于对《角度篇》3 年网民评论的分析[J].中国出版,2014(14)

[22]李舒,陈菁瑶.新闻评论与国家形象传播[J].新闻大学,2013(4)

[23]傅海,汪頔.国家形象研究的理论资源[J].当代传播,2015(2)

[26]韦路.中国形象研究的问题及反思[J].新闻与写作,2016(6)

[27]陈金龙.国庆纪念: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24日

[28]韦路,谢点.全球中国形象研究的知识版图——基于SSCI期刊论文(1998-2015)的文本挖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

[29]吴晶,胡浩,施雨岑.面向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大报告诞生记[N].新华社,2017年10月27日

[30]季乃礼.国家形象理论研究述评[J].政治学研究,2016(1)

[31]袁赛男.论习近平国家形象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2017(2)

[32]刘义昆,卢志坤.数据新闻的中国实践与中外差异[J].中国出版,2014(20)

[33]路璐.新媒体语境下的国家形象传播话语博弈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6(3)

[34]韦路,吴飞,丁方舟.新媒体,新中国?网络使用与美国人的中国形象认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7)

[35]Malone,Gifford.Managing Public Diplomacy,Washington Quarterly,1985,8 (3)

猜你喜欢
建构理论国家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建构游戏玩不够
把国家“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