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标准是协商一致的结果

2017-01-26 14:48:39叶永和
质量探索 2017年5期
关键词:协商一致水嘴国情

叶永和

(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温州 325007)

制定产品标准要遵循统一性、协调性、一致性、适用性、先进性等“五大原则”,具体表现在“十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保护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促进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利于标准之间的协调配套;有利于增强产品的通用性、可替换性;有利于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有利于推进军民通用标准建设和资源共享。

如何制定产品标准,充分发挥产品标准的作用,大家提出了很多建议与意见。《关于标准制修订的若干思考》(刊登在《质量探索》2017年第1期上,以下简称《思考》)认为要根据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行考虑,提出产品标准指标应尽可能分类分级。然而,《论地区差异不能成为影响标准制定的因素——兼与黄旺森先生商榷》(刊登在《质量探索》2017年第3期上,以下简称《商榷》)则认为不同地区之间收入的差距、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并不是产品标准制定的依据,甚至也不能影响到产品标准的制定,指出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才能加快和国际接轨的步伐,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市场中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对此,笔者也就产品标准的制定谈一点看法。

1 产品标准的作用

什么是标准,根据国家标准的定义,“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1]。其核心要求是协商一致,这协商一致是指普遍同意,表征为对于实质性问题,有关重要方面没有坚持反对意见并按程序对有关各方的观点进行了研究和对争议经过了协商,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异议。换言之,产品标准所代表该产品并非最高也非最低的技术水平,它是经过协商一致后的结果。其目的是力求维护高效率的生产秩序、经济秩序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技术水平要求,作用是统一规定该产品的特性值技术水平,并指导生产企业组织生产与控制质量。它是生产企业制造产品不可缺少的技术性文件,也是判定产品合格与否的准则与标尺。

然而,在制定产品标准时不管是遵循“五大原则”还是依照“十个有利于”都是经过协商一致的结果,如果只强调某一原则或某一有利于,那么最终制定的产品标准不是脱离实际不好使用,就是阻碍该产品的健康发展,肯定达不到高效、有序、一致的要求与目的。

2 《思考》想说明的问题

《思考》的作者是一名从事实际质量检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也许对制定产品标准的“五大原则”或“十个有利于”不一定十分了解与把握,但提出建议修订标准的思考是符合“五大原则”或“十个有利于”精神的。在论述上,《思考》只是说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制定产品标准时要照顾贫困人群,让人感到与制定产品标准的“五大原则”或“十个有利于”是驴头不对马嘴,好像完全脱离了制定产品标准基本要求。其实不然,《思考》举了三个水嘴产品的检验统计例子,由于外表面耐腐蚀性能达不到产品标准(GB 18145-2014《陶瓷片密封水嘴》)的要求,使24.85%的水嘴产品需要报废。而外表面耐腐蚀性能不符合产品标准要求只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铜绿、黑色斑点或腐蚀等影响产品外在的美观,但不会影响水嘴产品的抗水压机械、密封、水力学等性能,也不减少抗使用负载和寿命,更没有降低金属污染物析出的卫生指标要求。再说即使那些外表面耐腐蚀性能达到产品标准的规定,并不意味着其外观不出铜绿、黑色斑点或腐蚀等现象,只不过使用时间长一点而已。而《思考》感到有五分之一的水嘴产品要作报废处理有些可惜,它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完全可以发挥其作用,满足欠发达地区或相对贫困人群使用。从而《思考》建议“应结合我国国情,统筹兼顾,对产品标准进行分类分级,以满足国内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这种建议既有利于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也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不违反“五大原则”或“十个有利于”,完全可以给予考虑。像这类产品实行分类分级并没有影响到产品标准的先进性,同时还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何乐而不为。

3 《商榷》注重理论而脱离实践

《商榷》注重制定标准的“五大原则”或“十个有利于”,而忘记了“五大原则”或“十个有利于”是如何协商一致的。《商榷》仅从理论上来强调产品标准的适用性、先进性、协调性,并以此否定《思考》对产品标准制定的建议,只认为经济落后不能成为影响标准制定的因素,却没有分析《思考》建议的具体实际情况以及其背后所隐含的合理内容。

3.1 适用性

《商榷》认同产品标准的适用性要建立在符合我国国情上,但把“国情”限定在“国内相关产业的整体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对某些技术指标的特殊要求”,这显然是片面的。整体生产力水平和某些技术指标当然能反映国情,可经济基础更能体现国情,也决定了生产力水平与某些技术指标。产品标准的制定当然要适应与生产力水平及某些技术要求相符合的国情,可其最终目标是为了生产产品,如果生产出的产品没有人买或购买的人极少,或者造成产品的价格过高,这样的产品标准又有什么意义,又从何谈其适用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所以,制定标准不能只考虑技术层面的问题,更要顾及应用的范围和服务的对象,不能搞得顾此失彼,而忘记了协商一致的原则。

3.2 先进性

产品标准应具有先进性,这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大家必须秉持的原则。但是,先进性仅仅只是一个方向要求,并不能作为硬性指标来套用,即便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也不是直接拿来引用,必须要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必要的“改良与修整”。否则,这不是以先进性为原则,而是把先进要求绝对化,这种盲目引进或采用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不仅不能提高与促进我国产品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竞争力,而且有可能遏制民族产品的健康成长,甚至会扼杀我国的制造业,更谈不上发挥标准工作对制造业发展的创新与引领作用,这样的先进性又有什么意义,它与标准制定的协商一致是格格不入的。

3.3 协调性

我们制定产品标准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结合本国国情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如果只讲与国际接轨,其结果肯定是既没有了协调性也不符合制定标准的原则,更不利于推进通用标准建设和资源共享。协调的目的不只是看能否与国际接轨,而主要是能否促成产品制造达到统一性、一致性,从而提高效率,使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只有提高效率、获得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才是协调最终目标,因此协商不能只局限于技术层面,必须考虑应用的对象以及具体的国情。产品标准根据技术能力、生产力水平对产品实行分类分级是提高生产效率、获取利益最大化的捷径措施之一,也是协调的具体表现,它丰富了整个标准化体系。

4 结语

制定产品标准须遵循“五大原则”或“十个有利于”是无可非议的,也是必须执行的,但不能只强调某一原则或某一有利于作为制定产品标准的出发点与依据。产品标准实行分类分级并不违反“五大原则”或“十个有利于”的要求,反而有利于提高效能、减少浪费、促进生产,但也不能因此所有产品标准都必须实行分类分级,必须结合产品的具体情况。分类分级与产品标准的统一、一致并不矛盾,不能把“五大原则”中的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机械地理解为产品标准只能是一种类型、一个等级。在引进或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时,不能一味追求先进性而忽视了国情要求,更不能把国情只局限于生产力水平与某些技术指标,必须考虑经济基础和制造业发展规划,千万不能拉大旗作虎皮而忘记了产品标准是协商一致的产物。

[1] GB/T 20000.1-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S].

猜你喜欢
协商一致水嘴国情
工作岗位变更的法律问题研究
成功营销(2021年8期)2021-03-23 21:16:19
注水井智能无级调节配水器水嘴结构优选及评价
河南科学(2021年2期)2021-03-22 02:37:42
家国情 诗词魂
中华诗词(2020年10期)2020-07-22 05:37:10
协议解除劳动合同能否享受失业保险金
劳动合同履行变更标准案例分析
推广生物乙醇汽油:迫切且合乎国情
能源(2017年11期)2017-12-13 08:12:36
从源头上杜绝影响《旅游法》实施的因素
地理国情监测知识支持库初步设计
遥感信息(2015年3期)2015-12-13 07:26:50
特定国情教情中的中小学校自主权
多水嘴配注技术嘴损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