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文本的正能量:朱光潜系列《编辑后记》的功能探析*

2017-01-26 14:45张月萍张志强
中国出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后记朱光潜新诗

□文│张月萍 张志强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

副文本(paratext)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叙事学家杰拉德·热奈特(Gerald Genette)提出的。副文本是文本作为物质媒介的一些组成部分——书名页、序言、跋、字体、空间结构、评论、注释内提到的文本。[1]后来,布朗大学历史学教授包筠雅进一步补充了“副文本”这一术语所涵盖的范围。她认为,“书籍的题辞、序言、后记、目次等都可以成为副文本”。[2]这是学术界对副文本提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结合副文本理论,笔者研读了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先生主编的《文学杂志》,首次对《文学杂志》的《编辑后记》的文化方位进行研究,这既是对历史上经典文艺刊物的深入解读,又可以为当代生产精品期刊提供一些理论资源。

1937年朱光潜主编《文学杂志》第1卷时,精心撰写了4期《编辑后记》。作为《文学杂志》的副文本之一,这一系列的《编辑后记》充满正能量。虽然它不居于显赫位置,都是放在《文学杂志》的最后一篇,但是从内容上看,它相当重要。它不仅是主编朱光潜先生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更是《文学杂志》本身各个相对独立部分相互连接的文化枢纽和信息中心。

一、面向作者,批评赏析的内容是解释性伴随文本

主编朱光潜在《编辑后记》中的解释性伴随文本主要有3类。

1.解释作者和文本在文学史和学术史上的意义和价值,强调主文本所研究议题的独特学术方位

如“叶公超先生在《论新诗》里第一次郑重地提到新诗与传统的问题”。[3]朱光潜认为,叶公超“第一次”郑重探讨新诗与传统的问题,显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新颖的学术话题。能够提出如此明确的定论,一方面说明朱光潜对于中国现代新诗发展演进状况的密切关注与全面洞察,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对作者、《文学杂志》编委叶公超文学修养的深刻了解与充分认可。这更是强调本文独特而重要的学术价值,这是一个原创性的学术话题,《论新诗》由此打开学者之间对话的大门,成为新诗与传统关系的开山之作,这应是学术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重要贡献。果然,在新诗与传统的关系议题上,《文学杂志》第2卷第1期又刊发了朱自清的《古文学的欣赏》、第2卷第3期发表常风的《新文学与古文学》,都是围绕同一议题展开更加深入的讨论。朱光潜的评论显然在提点有心人注意,这一议题可以继续思考探究下去,这既是对叶公超《论新诗》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后续研究的殷切期望。

2.解释《文学杂志》作者的文化身份、文化背景,隐含《文学杂志》潜在的文化象征资本

在出版生产场域,主编希望获得最契合自身定位的出版资源,如理想的作者、编者、出版者,这会促进出版物朝着良好的发展方向前进。朱光潜在筹备《文学杂志》时,争取到了当时很优越的出版资源,并且这些出版资源具有比较强大的文化象征资本,有利于塑造《文学杂志》高端的文化形象,如《文学杂志》创刊号邀约到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的稿件《月亮的歌》。《月亮的歌》是胡适的一首新诗,无论是对胡适本人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来说,《月亮的歌》作品本身并不重要,但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胡适为《文学杂志》供稿,这给《文学杂志》带来强烈的文化象征意义:胡适是支持《文学杂志》的。这有利于《文学杂志》在新文化运动的阵营获得比较开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对此,主编朱光潜特别鸣谢“胡适先生对本刊的发起帮了许多忙,这一期创刊号又得到他的一件可宝贵的‘贺礼'。《月亮的歌》对于《尝试集》的读者像是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4]

朱光潜特别点出胡适作为《文学杂志》作者的光荣和重要,具有丰富的潜在含义。赵毅衡认为,“一个简单的作者名字,可以带来大量的关于此文本未经宣布的消息”。[5]读者据此可以得到丰富的隐含信息。

此外,朱光潜还对作者的文化背景做了交代,彰显《文学杂志》作者队伍的学院派风采。“钱钟书先生远在牛津,远道寄来他的《谈交友》。他的夫人杨季康女士的《阴》以浓郁色调染出一种轻松细腻的情绪,与《谈交友》可谓异曲同工 ”。[6]朱光潜还特意介绍在美国留学的作者张骏祥。“张骏祥先生在美国专门研究戏剧,在本期中他把过去一年的美国戏剧状况做一个简要的报告”。[7]这表明了《文学杂志》的作者群是遍布海内外的高端学院派。显然,这也是作为主编竭尽心力到处邀约作者的成果。

3.解释主编的学术观点

朱光潜在《编辑后记》中有相当部分内容是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通过《编辑后记》读者可以感受到一个端正严谨、百家争鸣、彼此之间和而不同的学术空间,这是公平公正的学术讨论。如谈论新诗创作中的音律问题,朱光潜直陈自己的观点,“在我们看,理想的诗应能调和语言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冲突,意义的停顿应与声音的停顿一致,‘字组法'与‘音组法'的悬殊或不如周先生所想象的那么大”。[8]作为主编,朱光潜虽然不同意周先生的观点,但是朱光潜没有因此修改或拒绝作者的原稿,而是充分尊重作者的观点,原文刊发,只在《编辑后记》中坦陈自己的学术立场,是与作者商榷,这展示出一位真正学者谦和平等的学术姿态。

二、面向杂志本身,建构出版物内部的交流平台

作为主编,审阅期刊全部文章,这是正常的工作流程,稍微勤勉的,发布简单的卷首语或者编后记,一般寥寥数语,短短几行,点到为止。但朱光潜在第1卷《文学杂志》中,都附有全面深切的《编辑后记》,其认真详细的评析,恰切、独到的体悟,画龙点睛的议论,使不同作者、不同文章、不同栏目之间开始对话和交流,整个文本贯穿灵动起来,成为一个被激活的相互呼应的生命体。

首先表现在针对同一主题的内容,不同的言说者一分为三,层层递进,反复陈述,这种分阶段、分步骤、分时段的多次传播,使原本静止的文本变得生动起来,进一步增强了传播效果。如刘西渭(原名李健吾)的书评《读里门拾记》,《里门拾记》这篇美文被文艺理论家刘西渭(李健吾)精彩点评后使读者印象更加深刻。读者借助刘西渭的慧眼认识到《里门拾记》的艺术特色,主编朱光潜又在《编辑后记》中进一步强化读者的认知,朱光潜认为,“书评成为艺术时,就是没有读过所评的书,还可以把评当做一篇好文章读。刘西渭先生的《读里门拾记》庶几近之”。[9]这种反复推送多次传播的内容自然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其次,《编辑后记》串联起作者之间、同一作者不同作品之间、栏目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仿佛一个立体多元的关系网络,有力地促进了整个文本之间的张力建构与内在联系,使《文学杂志》主副文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和完整。朱光潜所评“常风先生介绍了四部新近出版的小说,其中萧军的《第三代》是近来小说界的可宝贵的收获,值得特别注意”,[10]为常风、萧军的交流提供了契机和平台。

朱光潜对同一个作者不同作品之间的比较,提醒读者注意作者的新作品出现的新变化,使作品的创新之处更加显豁和突出。朱光潜既看到李健吾的新作品《一个未登记的同志》中“剧情生动,对话锋利,布局紧凑,一句废话没有,一个闲人物没有,一点节外枝叶没有”,[11]又洞察到其中的显著变化,“李先生以往的作品容易令人怀疑他浑身是厌世主义者,在这部剧本中他开始在人性中发现英雄成分”。[12]

朱光潜还洞察到不同作者针对同一主题具有不同的审美取向。朱光潜认为,沈从文的《贵生》“所创造的世界是很真实的而同时也是很理想的”,[13]杨振声的“《抛锚》写山东海边报仇残杀的原始风俗”,[14]“关于废名先生的《桥》,我们已另写书评介绍”,[15]“废名的《桥》是诗境,是画境,是禅趣”。[16]

三、面向读者,阐发编辑意向的深层伴随文本

《编辑后记》中有部分内容是面向读者的解释,表层含义是阐发编辑选稿、评稿的标准,发布征稿通知,深层含义是对今后来稿的要求和希望,期望作者能够规避以前出现的问题,进入正确的文学创作之路。

首先,《编辑后记》中涉及编辑思想和编辑意向的内容恰切精当,对刊物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而言必不可少。如朱光潜介绍《文学杂志》的整体容量、篇幅分配、编辑理念,虽不是发刊词,却重要如发刊词,目的是要读者对刊物有一种整体认知和定位判断。“本刊每期暂定八万字左右,篇幅的分配,创作约占五分之三,论文和书评约占五分之二。留心过欧洲几种著名的文艺刊物的编配方法的人们或许不至于感觉到我们的编配方法有什么离奇。我们不仅要读,还要谈,要想”。[17]

主编朱光潜是参照欧洲著名文艺刊物的标准来创办我们自己的文艺刊物,传递给读者的是编辑们清晰的办刊理念和充满创新希望的编辑思路。

其次,在《编辑后记》中,主编在审阅所有来稿后,针对来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病因,使后来的投稿者引以为戒。如朱光潜认为:“一般青年诗人的毛病不外两种,一种是文字欠精炼,技巧欠成熟,一种是过于信任粗浮俗滥的情调,前者可救药而后者实不可救药。”[18]这部分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朱光潜迫切希望《文学杂志》今后的来稿能够规避这两个通病而呈送清新隽永的新诗佳作。这也是对所有新诗作者的警醒,希望新诗作者自查自纠,自我更新和改进。主编重在提领新诗创作抵达更高的艺术水准,丰富新诗内涵,推升主文本的质量。

四、结语

总之,置于期刊末尾的《编辑后记》实际上是对整个主文本的总结和点评、贯穿和凝聚、瞻顾和指引、深化和升华,看似平淡寻常的文本实则寄存深意。每一期的《编辑后记》是对当期《文学杂志》主文本的全面检阅与精当点评,一系列《编辑后记》则是主编朱光潜先生对第1卷共4期《文学杂志》的系统总结与理论指引,透射着朱光潜先生丰赡深刻的文艺思想。相比之下,《文学杂志》复刊出版第2、第3卷时,由于朱光潜除了主编《文学杂志》,又有新的职务,代理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他没有充裕的精力撰写详细精彩的《编辑后记》了。缺少《编辑后记》的《文学杂志》仿佛没有了一个点明出版主题的中心句子,琳琅满目的主文本似乎成了散落玉盘的大珠小珠,缺少一根穿起一切文本的主线,这个文本空白至今依然醒目。

猜你喜欢
后记朱光潜新诗
挚友可贵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新诗之页
后记 一生的麦地
论诗歌评价的标准:从柏拉图到朱光潜
新诗之页
白狐缘起后记
与美同行——读朱光潜《厚积落叶听雨声》有感
新诗之页
后记:年轻人的求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