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婧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白 婧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加强党的理论教育,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回答普遍关注的问题,注重解答学员思想上的疙瘩,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防止空对空、两张皮”。特别提出了“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等十三个普遍关注的问题,要求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在此背景下,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云南行政学院举办了以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为主题的第四期龙门论坛。论坛由哲学教研部承办,特邀云南大学李兵教授、省委党校李晓南教授作主题发言,校(院)行政部门领导、教研教辅部门、决策咨询研究院全体教师、《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云南广播电台等媒体记者,近10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现将此次论坛的主要成果综述如下。
着力办好龙门论坛,充分发挥其思想交融、理论探讨、方向指引的作用。
副校(院)长欧黎明教授指出,一是论坛主题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学科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党校要重点回答的十三个问题中的第一个的考虑。龙门论坛是承载教学和科研的平台,从始至终不能懈怠。要努力把论坛办成精品,办出水平,发出声音。论坛给大家提供了机会、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资深教师要发挥榜样作用,年轻教师要利用好论坛的互动等环节,自我表现、自我表达。二是党校和国民教育比较下的学科设定是党校的立校之本,也是生存之本。党校受学制的限制,时间往往比较短,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就体现在中青班,思路就是从整体到个体。中青班的课程,设置了原著、原理和重点问题研讨,充分显现了党校的特色。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着力把学科学制的问题处理好,把课程安排的更加科学合理,党校的教学目的才能更好地实现。三是省社科联对龙门论坛十分支持,新闻媒体也是十分关注,学校希望能把这个平台打造成精品。龙门论坛是党校人共同的家园,共同的阵地,一定要把它维护好,守护好。无论多么艰难,多么辛苦也要坚持、坚守下去,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影响。
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视角与着力点。哲学教研部主任盛世兰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无庸置疑的真理性,关键在于怎样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作为党校的理论工作者,特别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从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内在逻辑、世界观和方法论及科学性和价值性的有机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视角,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科学认识,澄清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片面、错误的认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要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现实、指导实践,在坚持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中绽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的光辉。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要从整体性视角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李兵教授认为,第一,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论断入手。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一开始就和无产阶级的解放,也就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和“必须要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联系在了一起。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解释世界的理论哲学,更是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第二,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全体的自由性”,即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是“历史之谜的解答”,是历史的“真理”,是从人的“存在方式”(劳动、实践)、人的“类本质”(尽管还带有费尔巴哈印记,但已获得了新的内涵)发展的逻辑必然。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把握为一个包含着“全体的自由性”,亦即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和“个别环节的必然性”,亦即资本主义特殊运动规律和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使命与条件的科学,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第三,要全面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要从理论的性质和功能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当马克思在思考无产阶级和人类的命运时,他提出了“人的解放”的价值理想,但如何实现这一理想,只能诉诸于对现存世界的深刻揭露和批判。这一切都是在为人的解放寻求一条现实道路。
从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看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李晓南教授认为,梳理有关“真理性”的学理问题,要从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入手。第一,实事求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的根本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既体现在实事求是地把握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也体现在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服务,是科学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凸显实践、强调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根本特征,也是其实现的基本路径。第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真理性,根本原因在于它不是一个僵化的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于它集中体现了时代的特征、世界的潮流和创新的实践,在于它引导人类去破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难题,在于它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着的、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具有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在各种思潮的激荡中、比较中,绽放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的光芒。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是通过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总体性中表现出来并得以实现的。第三,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旨在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研究问题、指导工作、推动实践。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要坚持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创新。真理的实践标准与群众标准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增强战略定力,增强“四个自信”,增强战斗性;必须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于它的实事求是的解释世界的深邃理论智慧,在于它的武装亿万群众改变世界的实践力量,在于它的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旺盛生命力。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最好表达,社会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最有力证明。
哲学教研部刘轶飚副教授认为,第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苏共亡党亡国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就能取得胜利,否则就会失败。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大力量,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这一切都表明,马克思主义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其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认同。第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最本质的特征。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从产生起,就一直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理论和实践的重心,于是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得以发展为世界第一大党,就是最好的写照。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对待真理应持有的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它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实质。我们今天学习原著,原著是马克思主义的开始,但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所以,我们要挖掘原著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学习原著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研究现实价值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第三,全党同志要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把握规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用新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努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和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第四,要警惕几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如借口整体性研究,而抹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把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绝对化,把反动的社会主义当成社会主义等问题。
哲学和科学都在追求真理,要准确把握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李兵教授认为,科学实际上是分科之学,分门别类的研究事物。科学在近代取得了以牛顿力学为标志的巨大成就,带动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成为人类文化样式中认识世界、把握世界中最有威力的一种。其惊人的影响力也延展到人的思维方式中,出现了机械唯物主义等流派。科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德语中,科学是知识的体系,任何事物用概念的方式加以体系化就是科学。黑格尔意义上的科学,是哲学意义上的科学,不仅仅指真,还内含价值性。马克思研究的一切内容,实际上都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都是要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重新拉回到人自身。哲学的真理是真善美的统一,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不仅用任何尺度进行生产,而且还会时时刻刻把人的尺度带进生产中去。这和狭义的科学是有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
努力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哲学教研部副主任叶力教授认为,一是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形成与教师岗位相匹配的政治定力、理论功力和工作能力。二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信仰的力量来自真理,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追求。三是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研究和回答学员普遍关注的问题,澄清模糊认识,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