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江
诠释信用经济
□王宁江
据百度百科,信用经济一词由德国旧历史学派代表人物希尔德布兰德(BrunoHildbrand)提出。他以交易方式为标准,把社会经济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即物物交换为主的自然经济时期、货币媒介交换的货币经济时期和信用为媒介的信用经济时期。个人理解,信用经济应该是源于货币,却又高于货币的一种经济形态,比较以货币为媒介的传统市场经济,有较为明显的识别特征。
先讲货币,货币本身就是信用,货币是信用的物化载体之一。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前,货币实际上是一张代金券,是基于贵金属作为抵押品的信用,美元称为美金就是这层含义;瓦解之后,货币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货币成为以国家经济总量为抵押品的信用,更多地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当一个国家主权稳固、政权稳定、经济平稳的情况下,使用者不会在意货币的信用意义。最典型的便是,世界各国均持有美元储备,即使美国债台高筑,也乐此不疲。实际流通中,使用者更多时间在关心货币的保值增值、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购买力缩水。
如果仅仅把信用经济等同于传统市场经济、货币经济,那么研究信用经济意义不大。因此,必须从科技进步和更高的视角审视把握信用经济内涵和外延。以往货币即信用,信用经济时代将是“信用创造货币”。
关于信用经济的识别特征,先从六方面抛出个人的观点。一是去担保的特征。目前,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绝大多数需要抵押品,因此,不能称之为信用贷款。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纯信用贷款至少占一定比例之上,才可称之为信用经济时代,这是可量化的。二是去货币的特征。同样,只要发展到一定阶段,交换将逐步脱离货币作为物理载体,信用取代货币成为交换媒介,货币在交换中退居次要地位,此时的所谓货币或许“有名而无实”,表现的可能就是一组数据或符号。三是信息化的特征。交易、履约等更多的在网络等虚拟环境下完成,现场感、现钞感极弱。四是预期性的特征。信用的基本含义就是风险预期,在信用经济时代,交换将更多的表现为以远期交割为特征。五是社会性的特征。信用的含义将不局限于经济金融领域,会带有浓郁的社会活动烙印。六是流动性倍增的特征。以上一至五点,以后有时间再细说,关于流动性倍增的特征,下面适当展开。
用共享的思维来全新地理解信用。共享经济和信用经济是一对伴生兄弟,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信用经济时代,流动性倍增的主要原因不是信用扩张的因素,而是可以创造流动性的主体无限增加了。通俗地讲,你只发现河流的水位急剧上升,但是你却无法准确地判断这水来自哪里。
传统市场经济,央行是发币行,流动性是可以通过基础货币发行量、放大倍数等指标推算的。央行通过基础货币管控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信用总量,通俗地讲,水的源头就只有一个。一旦货币超发或欠发,社会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或紧缩。当然,货币当局更愿意看到是适度的超发、适度的通货膨胀,毕竟有钱花总是好事情。
而在信用经济形态下,似乎每个市场单元均可以以自身信用为支持,创造货币,成为“微央行”。“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样的比喻非常贴切,由央行一家控制全社会货币和信用的基本格局将被打破,这会是一个颠覆性的变化。全社会货币和信用管控将面临新的挑战,其一,理念的转变是个难点,以往,货币当局通过管理基础货币来管理全社会信用,未来的管理理念将修正为货币当局的职责是监控社会信用总量;其二,如何掌握全社会信用总量及其变化是个难点,只有通过大数据手段,在测算样本单元个体信用的基础上,才能综合评判全社会信用总量,由此作为控制基础货币发行和防控风险的依据;其三,如何实施监管是个难点,信用过度放大的负面性体现为群体性、塌陷性、暴力性、瞬间性和系统性,美国的次债危机、中国去年证券市场的融资过度放大,无不显示信用过度放大后狰狞的一面,期间,不仅美国,全世界货币当局均表现出信用新形态监管的不适性和滞后性。
创新的原动力来自于规律和全社会。信用经济到来的一天,考验的同样也是全社会的承载和应对能力。
作者为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浙江省信用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