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中央预算内投资监管 建立“黑名单”制度
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实施综合监管暂行办法》。此办法将强化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实施的监管,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使用效益。各部门之间监管职责分工将更加明确,将推进建立纵横联动的投资计划监管体系,形成协同监管机制。该办法提出,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和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将所有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纳入监管范围,实现常态化监管。据悉,未来将逐步推进计划实施监管结果公开,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将存在突出问题的项目单位及有关人员纳入“黑名单”。
拟建立社会组织 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制度
民政部近日公布《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应依据社会组织未依法履行义务或者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有关信用信息,建立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制度。该办法还明确,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社会组织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包括被列入活动异常名录满2年的;弄虚作假办理变更登记,被撤销变更登记的;受到限期停止活动行政处罚的;受到5万元以上罚款处罚的;三年内两次以上受到政府有关部门警告或者不满5万元罚款处罚的等。
因失信被记入信用记录的组织和个人将被处理
近日,民航局正式印发《民航行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对民航行业信用信息的采集、使用、移除等事项进行了规范,要求设立全国统一的民航行业信用信息记录,全面记录在我国境内从事民用航空活动或者在我国境外从事需要我国批准的民用航空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的基本信息和违法失信信息。对因一般失信行为被记入信用记录的相对人视情从严管理。对因严重失信行为被记入信用记录的相对人,则加大检查频次,依照《民航行政机关行政处罚裁量权规范办法》从重处罚,运用多种手段采取惩戒措施。
年底前完成金融领域失信企业核查
山东省信用体系建设暨推进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议指出,山东在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中,通过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获取涉金融严重失信行为人名单、涉金融失信关联黑名单和失信重点关注名单。山东将按照“部门指导、属地责任”的原则,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对全省涉金融失信企业开展全面摸底排查,督导限期整改,进一步整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和恶意逃废债等涉金融领域严重失信行为,探索建立涉金融领域信用建设长效机制,持续优化提升山东金融生态环境。
将建医疗文教从业“黑名单”制度
《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实施意见》日前印发,河南省将进一步放宽医疗、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行业准入和人员限制,鼓励社会投资,同时规范行业秩序,建立与征信相连的黑名单制度。同时,将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记录纳入河南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其中对涉及企业的相关记录同步纳入公共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严重违规失信者依法采取限期行业禁入等惩戒措施,建立健全跨地区、跨行业信用奖惩联合监管机制,加大企业失信行为成本。
逐步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
按照《兰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7年工作要点》要求,兰州市人社局通过逐步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增强公务员法律和诚信意识等措施全方位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同时,研究制定了《兰州市公务员诚信档案建设工作方案(试行)》,通过公务员诚信记录登记表重点采集公务员个人基本信息、公共道德信息、奖励信息、惩戒信息、培训教育信息、出国(出境)信息、交通肇事信息、信贷信息、保险信息、相关违法违纪违约行为等信用信息,每季度更新,逐渐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增强公务员法律和诚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