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语
家庭教育的方向
□吴 语
孩子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儿所、学校)教育。而家庭教育在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它既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点,也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长期以来,受社会大环境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对孩子施行的是功利性教育,严重忽视了其良好素质的培养,其结果很可能是既害了孩子的人生,也影响着下一代素质的提高。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方向偏了,走的弯路就多了;方向反了,付出的越多,失败的就越惨。家庭教育亦是如此。分析一段时期以来家庭教育的现状,以下几个方向性问题应该引起所有家长的重视。
重识轻德问题。知识和德行都很重要,但德占据着根本和基础的地位。一个人知识再丰富、个人能力再强,不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行,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儿童、青少年正是为整个人生打基础的时候,忽视了德育,就等于抽取了其未来成长发展的根和筋。
重知轻智问题。知识和智慧相比,理应智慧更重要。知识是“死”的,可以通过传授、自学等途径随时随机获得;而智慧是“活”的,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处在指导地位。智慧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要难得多,需要家长通过一事一题一点一滴去培养提高。重知轻智,是根杆倒置,影响的必是整个人生的质量。
重学轻炼问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在大部分家长的潜意识里存在着。很多家长可以花大把精力、财力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却舍不得让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参加些社会实践锻炼,甚至连一些必需的外出活动也加以限制。真空中成长的孩子,以后怎能经受得住人生风浪的考验?情商很低很少的人怎能很好地融入社会?
家庭教育中的这些方向性问题,致使一些家长片面地理解了一些“命题”、观点。比如“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本身没错,错就错在社会舆论引导错了,不少家长理解错了,把它实践为“人家3岁教识字,我们2岁半教识字”;“人家报了3个班,我们报他4个班”。而一旦上述思维占主导,一种类似于“囚徒困境”的恶性循环就产生了:你家孩子要趁早,别人家孩子想要更早;你家的孩子在起跑线上“抢跑”“偷跑”,别人家孩子想要跑得更早、更快。结果我们的孩子,快乐的童年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没有了,健康的心理没有了,交往的情商没有了。
所以,学习成绩固然重要,品德品行更加重要。试想:一个缺乏感恩之心、是非观念、廉耻意识、礼节礼貌的孩子,成绩再好,将来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又能发挥多少正能量、做出多少贡献!
所以,分数名次固然重要,健康心理更加重要。试想:一个紧张不止、烦恼不断、忧虑不息、经不起困难挫折的孩子,分数再高、名次再前,将来又怎能经得起人生的磨难、各种困苦的考验!
所以,聚精聚神学习固然重要,健全人格更加重要。试想:一个性格怪异、内外不一、不懂交往、孤芳自赏、言行扭曲的孩子,学习的精力再集中,将来怎能与人共处、与社会和谐、与事业良性发展!
所以,掌握知识固然重要,提高智力增加智慧更加重要。试想:一个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懂总结事物规律、不会分析处理问题的孩子,教科书上的知识掌握再多,将来又怎能在工作生活中独当一面、妥善处理各种矛盾、有效迈过人生中的沟沟坎坎!
说了那么多,当然不是说家庭教育中不要注重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是想与大家共商的是,在关注文化学习的同时,作为家庭教育,更要在孩子品德品行、生活实践、人格心理、解决问题等方面多下些功夫,促使其德智体健美全面发展。多引导少硬灌,多启发少逼迫,多民主少强制,多以身作则少我行我素,把握住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向,持之以恒,这样我们的孩子必将创造出比我们这一代更辉煌的明天!
谨以此文献给“六一”儿童节,并与全系统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