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呈程 禚振坤
打造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战略支点
□徐呈程 禚振坤
义乌是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上的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支点地位。通过构建以贸易便利化为目标的服务链、以区域资源整合为导向的产业链、以多式联运物流网络为基础的供应链、以国际化交流合作为内核的创新链、以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为支撑的共赢链“五大链条”来充分发挥区域开放合作和辐射带动作用
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是浙江省“十三五”时期规划建设的重大战略平台之一,是浙江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部署的对外开放核心走廊。义乌作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上深入内陆腹地的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支点地位。从构建路径看,要充分发挥义乌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独特优势和以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引领的改革经验,通过谋划构建五大虚实结合的“链”,实现区域开放合作和辐射带动作用。
服务链主要指政府提供的各类公共服务的集成链条,包含政策支持、金融服务等。义乌要发展高水平的服务链,关键在于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与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建立有利于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体系,降低交易成本,形成贸易投资便利、监管服务高效、金融服务完善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优化属地综合管理系统和商品认定体系,拓宽市场采购贸易交易信息确认方式,简化报关申报随附单证。完成联网信息平台二期工程建设,开发和应用联网支付、文件发放、保险等模块。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经验向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沿线区域复制推广,通过搭建市场采购贸易主体众创空间、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和组建国际拓展联盟等方式,建立一站式便利外贸服务机制。
创新口岸监管服务机制。探索关检一体化“大通关”运作机制,深化宁波舟山港、义乌港一体化合作,提升分类通关模式和无纸化通(转)关模式,提高通关审批效率。建立健全进口回程班列的便捷通关协作机制,加快铁路口岸和航空口岸正式开放,成为肉类、果蔬、汽车整车等进口商品指定口岸。支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争取设立中国小商品自由贸易港区,复制上海自贸区相关政策,争取纳入舟山自由贸易区一体化发展。
健全外贸监管体制。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制定经营主体负面清单、内外资一致的企业投资负面清单、税收征管负面清单等。创新在岸贸易与离岸贸易模式,拓展进口和转口贸易,争取成为中日韩自贸区的试点城市。加强人员往来便利化创新试点,争取旅客72小时过境免签试点,设立144小时过境货物免签试点,便于进口贸易、保税贸易、转口贸易等国际经贸活动开展。
强化金融服务支撑。推进义乌金融商务区和丝路金融小镇建设,探索建立民间融资服务平台,培育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稳步发展互联网金融。建立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相适应的货物流与资金流总量匹配、动态监测、事后核查的外汇管理制度,深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培育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设立进出口担保平台,发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离岸基金、离岸信托、跨境租赁等离岸类金融新业态。
义乌要加强对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资源整合,提高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拓展新模式,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区域产业链优化布局。
促进优势产业全产业链升级。依托小商品采购、供应、销售网络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轻工业薄弱的中亚、东欧等地区,在商品销售、产业协作、要素供给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从终端销售向原材料供应、技术技能培训等上游领域延伸,拓展小商品产业链,实现“一站式采购”。以义乌为节点整合各个环节资源,加强与浙江东中西部各城市在市场、资源、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方面互补合作,辐射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升级。
创新市场组织形式。加快线上与线下交易融合发展,推进省级跨境电商园区建设和美俄等国家的公共海外仓建设,建立“平台服务+通关机制+境外配送”的新模式。创新电子商务融资产品和服务方式,培育一批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商,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支付、信用、融资、保险、检测和认证等服务协同发展,构建电子商务产业链。办好进口商品博览会和进口商品购物节,依托开放口岸扩大进口商品门类,探索进口免税店等新模式。
拓展国际服务贸易产业链。搭建全球小商品贸易大数据信息库和全球小商品客户体验分析平台,形成顾客需求及时反馈给生产商,生产商再直接发货给客户的新型贸工一体化模式。增强对庞大市场信息的挖据、处理、快速反应等增值服务能力,吸引企业的全球采购中心、生产决策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等对市场快速反应要求较高的核心功能在义乌集聚,加快实现“卖商品”向“卖商品”和“卖信息、卖服务”并重转型。
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最终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通过物流完成。结合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总体特征,义乌作为国际陆港城市,通过多式联运,强化与宁波、舟山的耦合联动,打通沿海港口与内陆地区的物流通道,实现沿线地区间商品、资本、劳力、服务等要素顺畅流通,对于提升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效益尤为重要。
加强区域物流平台整合。以义乌港、航空口岸、铁路口岸三大口岸,快递物流集聚中心、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内公路港物流中心三大中心为依托,打造国际陆港城市和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加快铁路物流中心、内陆口岸场站二期、义乌市保税物流园区、义乌航空物流园区、公路运输中心等项目建设,完善物流设施体系。
拓展国际物流运输网络。争取开通至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货运包机,加快推进金甬舟铁路、义乌西铁路货场扩建工程建设,强化中欧(义乌)班列和义乌-宁波铁海联运班列物流服务功能,共同扩展海港和陆港货源腹地。加强与宁波舟山港、上海港以及边境口岸的无缝对接,拓展以铁海联运及国际集装箱专列为主导的国际物流大宗货运模式,把“义乌港”打造成口岸功能完善的目的港和始发港。建设和完善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国际快件监管中心等跨境物流监管平台,争取试行海外直邮进口业务。推动智慧物流和公共信息联网平台建设,建立国际多式联运中心,促进物流服务信息有效对接。
当前各国企业正由参与全球价值链,逐步转向嵌入全球创新链。义乌已成为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全球节点城市,进一步构建创新体系,站在全球创新链高端,关键是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人力资本。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关键是营造高品质环境,集中体现在建设优质的载体平台和提供卓越的服务等方面。
搭建国际对话交流平台。提升国际会展、国际论坛的影响力,办好义博会、文交会、旅博会等品牌展会,建立中非智库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有关投资交流活动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联合委员会会议在义乌举行的长效机制。争取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国际论坛等国际会议永久会址,定期举办“一带一路”国家文化论坛及民间艺术节等交流活动。
完善国际化公共服务设施。以旧城改造、品质提升、国际功能培育为抓手,高标准建设丝路新区、科创新区,重点推进丝路风情小镇、大学(科技)城、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国际总部服务中心等建设。引进国外知名医疗机构和国际化医院管理团队,开展国际办医合作。发展国际教育,争取设立国际名校与国内名校合作的联合大学,布局中外合作职业培训基地。规划建设一批国际社区,创新外国人管理社区模式。
构建国际化创新生态系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小商品输出向服务、设计、知识产权等智慧产品输出转型。结合村庄改造、三旧改造和城乡新社区建设,布局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众创小镇等平台。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义乌设立快速授权中心,建立进出口贸易知识产权评议试点。建立“义乌市场出品”标识认证体系和退出机制,打造全球小商品质量标准制订中心和价格发布中心。设立对外拓展基金,鼓励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研发基地、营销和服务网络。
高度认识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在连接浙江沿海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皖赣闽毗邻区域的战略价值,强化“大通道”内部和外部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支撑体系,铺设区域整体互联互通的共赢之路。
强化通道内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综合交通网、绿色能源网、现代水利网、智慧信息网四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快推进金甬舟铁路建设,实施义乌疏港高速公路工程和疏港快速路工程,最大程度发挥宁波舟山港的海运优势和中欧(义乌)班列的陆运优势,共同扩展海港和陆港货源腹地。加密通道平台内部各个城市节点之间的公路、轨道交通、通用机场、管道运输、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通道与外部腹地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义乌往内陆腹地的辐射通道建设,研究谋划义乌往西南(遂昌、龙泉、福建蒲城等)、西北(黄山、皖东地区等)两个方向的高速公路和货运铁路项目。提升义乌民用机场等级,完成4D级改造,增加航线班次。加强内河水运前期研究,谋划义乌江、浦阳江支线航道开发,谋划推进义乌内河港江湾作业区、佛堂作业区“一港两区”建设。
促进义乌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推动义乌与东阳、浦江等周边城市的同城化发展,构建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为重点的浙中城市群快速交通走廊,打造20分钟交通圈。研究建立同城结算机制,逐步实现社保、医疗、公交等公共服务一体化。整合区域内的优质旅游资源,探索建立联票制,带动区域大旅游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