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娜
内容产业的“下半场”
□文娜
欧盟“Info2000计划”中把内容产业定义为“那些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内容产业的范围包括各种媒介上所传播的印刷品内容(报纸、书籍、杂志等)、音响电子出版物内容(联机数据库、音响制品服务、电子游戏等)、音像传播内容(电视、录像、广播和影院)、用作消费的各种数字化软件等。这些产业是经济价值的生产者,不管是通过票房收入、转播权等的产值的直接增长,还是以不同的方式出售媒体产品获得收益。
为方便统计,不同国家对内容产业有不同的定义。欧盟将其称为“数字内容产业”,主要指数字产品与服务的创建、设计、管理和发行以及支持这些活动的技术。韩国采用“文化内容产业”的叫法,包括诸如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思想以及价值观和民间文化等文化因素产生的一类文化产品。我国使用“信息内容服务业”的称谓,主要指数据库、网上栏目和产品、纸介质产品(期刊、杂志等)。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赋予了内容产业新的定义,开启了内容产业的下半场——“小而美”的内容创业者时代。2009年,马云在APEC峰会上做了“small is beautiful”(小而美)的演讲。诚如斯言,中国网民规模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增长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网民增长率趋于稳定,各类网络平台的流量增长空间被压缩。同时,选择的多样性进一步增强了受众的话语权,广大受众构成的长尾市场成了“小而美”内容大号的“逐鹿场”。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内容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值钱。根据新榜和36氪的统计数据,2016年后投资的新媒体在111例左右,总融资规模超过21亿元,其中估值过亿元的超过10家,单笔融资金额过亿元的包括一条、梨视频、通道大叔。在这些内容大号中,咪蒙的“三俗擦边球”打得最有争议。然越争议越值钱,2016年下半年咪蒙头条广告报价约50万元,目前已达67万元。
内容产业风起了,资本闻风而动。BAT的入局,让整个行业变得更火爆。2月28日,腾讯推出芒种计划2.0版本,在去年投入2亿元补贴的基础上,再投入12亿元奖励内容创作者;3月25日,百度宣布取消一直以来的新闻源机制,直接全网抓信息,与今日头条模式类似,内容将在第一时间推送给用户;3月31日,阿里文娱发布“大鱼号”,此前的UC订阅号“W+”量子计划也升级为“大鱼计划”,整体规模达20亿元。
从内容创业者“百花齐放”,到资本大鳄“谋篇布局”,内容产业呈现了一些新特征:
从“大众”到“分众”。用户消费模式已全面升级,不再是被动接受有限选择的“沉默者”,而是具有独立自主选择权的“VIP”。再也没有“赢者通吃”的内容产品,只要视角独特,在内容生产、制作或者传播方面有一技之长,自然能在广大的细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乐视影业CEO张昭曾说,中国内容行业的一个大前提就是,即便是一个再小众的类型,基于中国的人口也是一个大众的类型,任何一个分众,可能都有几千万的受众。
从“创业”到“职业”。BAT、今日头条纷纷入局,通过组建分发矩阵和现金补贴的方式占领战略高地,用压倒性的流量和收入“招安”长于内容创作的江湖豪杰。它不再是创业者破釜沉舟的一次冒险,免去了其对于失败和陷阱的无限恐惧,升级为可以自由加入或退出平台的职业人。根据中央统战部宣传办的数据,当前我国存在约7200万新社会阶层人士,其中以内容创业者为代表的新媒体从业人员达1000万人。
从“无序”到“生态”。2011年底到2014年、2015年,是网络视频正版化的重要阶段;2015年是网络音乐正版化的重要阶段;2016年又是网络文学和动漫正版化的一年。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日益规范,内容产业逐渐呈现惹眼的生态体系。另外,各大平台相继处理抄袭和建立原创保护技术机制,鼓励原创的打赏和付费阅读也逐渐被受众接受,“劣币驱逐良币”的窘境有望得到改善。
这是内容创作者的黄金时代。进入下半场,内容产业不再是以资讯、段子和鸡汤为主的单打独斗,也不是缺乏商业模式支撑的宏大叙事,它需要一个创业团队去完成整个产业链的建设。在职业队伍的打造过程中,创作主体和平台分工、流量和资金配置、营销和推送布局,都给行业留下了悬念,作为广大受众之一,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单位: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