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园 冯巧伟
古堰画乡小镇探寻生态旅游新路径
□袁园 冯巧伟
2015年以来,莲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按照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体制“活而新”、文化“特而浓”、形态“小而美”的要求,全方位推进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古堰画乡借着特色小镇建设的东风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逐渐成为莲都生态旅游发展的新引擎。具体来看,小镇在建设方面主要有以下做法:
完善机制体制,增强发展动力。一是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成立古堰画乡小镇和创5A景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区领导现场办公制度,协调解决建设中的难题。二是创新小镇建设体制。为破解景区权责难以统一等体制机制难题,2015年小镇完成“景镇融合”体制改革,实现核心景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执法”。三是创新投融资模式。与省金控公司和丽水市生态产业基金谋求深度合作,共同出资5亿元,组建浙江丽水古堰画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小镇投资、建设、管理等工作的主平台。2016年小镇成功获批全国深化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试点镇。
科学编制规划,勾绘小镇蓝图。邀请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团队,高起点、高水平谋划特色小镇建设和未来发展。先后完成《古堰画乡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古堰画乡旅游发展策划》《古堰画乡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策划》《古堰画乡创建国家5A级景区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并委托中国美院设计团队编制《古堰画乡城市色彩详细规划设计》等方案,同时启动编制景区核心区内的6个村的整治方案,为小镇发展蓝图全面勾绘到位奠定基础。
注重平台打造,助推产业集聚。一是“旅游+油画产业”。小镇建有巴比松油画馆、丽水油画院等平台,并成立了古堰画乡“院校联盟”,全国近300家高等院校在此建立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年接待写生创作人数15万人次以上。小镇现有各类画廊企业49家,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画工300余人。此外,中国江南巴比松项目、风情商业街项目、画家苑项目等一批投资达7亿元的项目已开工建设。二是“旅游+民宿产业”。推行“产权和经营权分离制”和“股份制”,在利山村、堰头村、大港头村打造试点,“隐居画乡”“画中游”等一批精品民宿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小镇已有特色民宿10家、总床位数达2190张,民宿产业收入1881.2万元,逐渐成为莲都最主要的民宿集聚区。三是“旅游+创客产业”。小镇现有188家、近200名创客在此创业和生活。同时,推动互联网与传统旅游业融合,倪老腌辣椒酱、古堰画乡红茶、金盘露贡酒等各种产品效益显著。
加快文化培育,强化品牌特色。一是围绕“画”字做文章,强化“巴比松”品牌发展。2015年,“丽水巴比松”油画首次走出国门,与法国巴比松实现“穿越百年的握手”。成功举办“中国写生大会”“艺心常游——2016浙江省小幅油画作品展”等大型活动,着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最具特色的“巴比松”油画产业基地。二是围绕“堰”字做文章,充分挖掘千年小镇的农耕文化。建有世遗通济堰馆,通过沙盘展示通济堰水利设施世遗奇观,系统解读通济堰水利管理体系。三是围绕“韵”字做文章,培育高品味文化氛围。基于“音画同源”的理念,2016年8月,全省首个小镇音乐节——“古堰新韵”小镇音乐节在此举办,社会反响热烈。
加快产城融合,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小镇自来水厂、50省道通景公路改造、渡南路立面改造项目、瓯江大溪治理大港头段防洪堤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完工。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古堰画乡小镇客厅、古堰画乡景区停车场、画廊一条街提升改造、坪地花海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下一步将着力加快古堰画乡景区3A级旅游公厕、古堰画乡堰头游步道、古堰画乡智慧景区等工程建设。
拓展发展空间,整治小镇乱象。一是拆出大空间。古堰画乡虽“天生丽质”,但一度面子很美、里子有些破败。距瓯江仅100多米的沿江村落,杂乱无章地分布着许多木制品加工点,全部产值加起来仅1.28亿元。2015年,莲都区强力推进大港头低小散木制品行业整治,为小镇发展拓展了空间。二是治出好环境。积极打好“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等转型升级组合拳,并于2016年7月掀起了创国家5A级景区环境“六乱”整治高潮。设立旅游警察,增强旅游保障力。三是换出新气象。围绕“厕所能不能成为文明窗口,烟头能不能成为形象品牌,乡愁能不能成为绿色经济”这三大命题,创新提出打造“三无”景区的目标(即无地沟油、无黑导游、无烟头),针对游客推行“万元红包换烟头”“百万门票换烟头”“垃圾换礼”等活动。
作者单位:莲都区发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