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俊枫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厚植实体经济新动能
□汪俊枫
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支持实体经济的创新和发展。通过打造新平台、培育新动能,持续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
“十二五”以来,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2.9%左右,产业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明显提升,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实现了一个“稳”字:发展态势总体平稳。全力以赴稳增长,发展新支撑不断巩固。2016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3206亿元,同比增长8.6%,增幅高于上年同期1.6个百分点,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2.4个百分点。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平稳,2016年,杭州、宁波、温州、绍兴、衢州、舟山六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湖州、丽水均达到8%以上增长,与全省平均基本持平。
做到了一个“融”字:融合发展态势明显。持之以恒促融合,发展新动能加快生成。2016年底,浙江获批全国第一个信息经济示范区。前三季度,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2728亿元,增长14.1%,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占全省GDP比重8.5%,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2015年全省信息化发展指数95.89,两化融合指数98.15,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二位。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入选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14家,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21家,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11家,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8家,入选数分列全国第三、第二、第四和第四位。
呈现了一个“新”字: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以贯之强创新,研发新载体不断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研发投入继续加大,科技活动日益活跃,创新能力大幅提高。2013年-2016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由1.8%提升到2.5%,增长态势十分明显。启动建设首批数字化诊疗装备、燃气涡轮机械等3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增国家技术中心14家,新增数蝉联全国第一,国家技术中心总数107家,数量居全国第三;新增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8家。
突出了一个“优”字: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坚定不移调结构,产业新体系逐步显现。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6%,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高2.4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从22.4%提高到22.9%。战略性新兴产业包含的九大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产业、海洋新兴产业等两大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全年分别增长21.2%和16.0%,持续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从细分领域看,汽车制造、计算机通信电子增加值分别增长24.5%和19.4%,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7.3%。
展现了一个“强”字: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坚持不懈增效益,竞争新优势加快显现。2016年,七大万亿产业中,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端装备产业(制造业)、健康制造业、节能环保制造业利润分别增长8.9%、21.0%、32.0%和15.5%。汽车、化工、石油加工和电气机械四大行业对全省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超五成,利润分别增长46.7%、27.2%、51.4%和14.5%,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贡献率分别为21.5%、12.5%、9.4%和8.6%。计算机通信电子、石油加工、汽车、船舶和仪器仪表等行业劳动生产率增速超过10%。
创新能力不足,未能形成产业规模。目前,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国外先进技术依赖度较高,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仍相对较弱。一方面,诸多企业在技术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走低水平组装加工路线,匆忙扩大产能,未能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科技资源与产业力量相对分散,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利用市场力量实现有效布局不足,限制资源贡献效率,不利于形成产业规模。2016年,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产值不足江苏的1/3。在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仍未有突破0.5万亿元的产业,未能在全国形成强有力地竞争力。
行业发展不均,未能形成协同机制。一方面,海洋新兴产业、核电关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缺乏,长期未能形成突破性进展,严重制约产业快速壮大;另一方面,金融体系难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金融创新能力不足,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需求。浙江省仅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三个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而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核电关联产业仍未形成明显规模,难以形成有效协调发展机制。
产品档次不高,未能形成有效竞争。浙江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一方面,政府规划引导不足,发展过程中新一轮技术重复引进、布局雷同和低水平竞争,带来了产业缺乏竞争力和产能过剩的隐患,甚至依靠政府补贴度日;另一方面,新兴产业标准和检测体系不健全,有效市场需求难以培育,市场竞争秩序紊乱。在标准培育方面,与广东等先行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龙头企业不强,未能形成引领效应。和第一方阵各省市相比,浙江龙头企业不够大、不够强,已经成为制约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大短板。2016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34.4万辆、销量33.6万辆。其中吉利汽车4.61万辆、众泰汽车3.73万辆(含微客299辆);而广东仅比亚迪一家,就完成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0.25万台,占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30.5%。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广东更有华为、中兴等骨干企业领跑全国。在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和超百亿企业方面,浙江亦与先进地区差距明显。
专业平台不多,未能形成有力支撑。全省来看,高新区综合性的很多,特色鲜明的并不多,大规模的专业园区更是缺乏,专业化的服务平台未能形成有力支撑。一方面,专业化配套不足,集群化的专业园区缺乏。另一方面,未能形成政府、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中介组织、银行、风险资本等配套服务和机构与之有效联系机制,以有力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走上专业化分工、规模集聚的集群化发展之路。截止到2015年末,浙江仅有国家级高新区6个,远低于江苏的15个、广东的11个。
打造一大策源地。以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城西科创大走廊等建设为契机,全力将杭州打造成为以扩散知识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充分发挥杭州科研人才密集、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国际交流频繁等优势,依托浙江大学、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等一批国际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强化重点领域基础研究,推进信息、生命、医疗、能源等领域原创性、颠覆性、支撑性技术开发,推动产学研用联动融合,形成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辐射源”。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作为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第一策源地,大力推动科技中介新业态发展,支持创业“新四军”在策源地创业创新,支持海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在策源地城市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和孵化器,着力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地。
壮大一批产业新区。充分发挥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圈对浙江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以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发区、产业集聚区为支点,以科技城、高新区建设为突破,集中精力建设一批产业新区,构筑点面结合、链群交融的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1-2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引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产业新区,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区、国际合作承载区。
推进国际合作创新。创新合作方式,提升重点领域开放合作水平,积极建立国际合作机制。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为契机,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传统产业改造的方向,推动签署落实政府间新兴产业和创新领域合作协议,加强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德国、以色列、美国等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建立“中德”装备制造业发展合作平台、“中以”国际产业合作区等双边特色产业国际合作园区,引导龙头企业到海外建设境外合作园区。
积极开展军民融合。构建军民融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促进军民科技创新体系相互兼容、协同发展,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支持军工企业发挥优势向新能源、民用航空航天、物联网等新兴领域拓展业务,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构建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加强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建设:面向建设网络强省,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系统军民合建共用,组织实施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产品和服务相关应用示范工程;面向建设海洋强省,适应军地海洋资源调查、海域使用、海洋观测预报和海洋环境保护需求,发展军民两用高性能装备和材料技术。
加强高端人才支撑。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支撑体系。把“千人计划”人才引培作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抓手,加大力度、提高层次、增加数量,力争实现工业强县、工业大县“千人计划”人才全覆盖,“三名”企业“千人计划”人才全覆盖,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千人计划”人才全覆盖。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创业人才,鼓励校企一体化办学、职业教育联合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新模式,着力培养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骨干专业人才;实施创新型、科技型企业家培育工程,拓宽培养渠道,着力培养一批科技型、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制造强国导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No.15AGL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