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浙江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2017-01-25 20:16曾绍龙
浙江经济 2017年16期
关键词:开放型分工价值链

□曾绍龙

提升浙江经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曾绍龙

浙江开放型经济模式就是加速要素流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要素流动的原始动力依然是价值增殖。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只是浙江跨入经济开放大省的第一步,而占据全球价值链核心部位或者引领全球价值链才是浙江走向经济开放强省的必经之路。当前,浙江经济转型困难背后大的逻辑就是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以来世界需求的下降与需求结构的升级,使得浙江曾经的优势逐渐转变为供给结构调整的约束。面对国内外双重压力,强化浙江大市场特点,遵循价值规律,创造并实现价值增殖从而加速要素流动成为浙江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战略举措。

要素流动理论的全新认识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开辟了新领域,为中国对外投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是中国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模式。这一模式的提出与实践正是基于要素流动理论创新与发展的伟大探索,将彻底改变人们对全球经济格局与自身所处位置的认识。对要素流动理论的新认识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要素流动。经济全球化表现为贸易与投资两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投资代替了贸易处于主导地位,在创造贸易的同时也改变贸易,表现为进口国生产替代了原来向该国出口;国际投资增强了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出口能力并创造贸易;跨国公司构建的价值链分工使贸易由产业和产品间贸易向产品内和企业内贸易演变。此时,国际直接投资是以资本为载体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技术、品牌、管理、销售网络等易流动要素向土地、自然资源和低端劳动力所在地流动并与之有效结合形成全球化的生产过程。各国不再按产业或产品分工,而是以提供不同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合作。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已经不能对全球化时代的各国经济发展做出有效解释。只有从要素流动视角才能客观全面地把握世界经济的本质,从深层次上解释当代各种新型国际经济现象的内涵。

出口高增长根源于要素引进。过去30年中国经济创造了出口高增长奇迹。这一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逻辑不是发展经济学所说的基于要素不流动下的出口导向战略,而是以要素引进、提升出口能力的战略;现实依据是投资开放战略,而不是商品市场开放的出口导向。中国引进外资的本质是使稀缺生产要素流入,使得廉价劳动力从潜在的要素价格优势转变为出口能力,从而使各要素发挥作用。

改革开放是要素集聚的体制保障。改革与开放的协同创造了要素集聚的高速增长模式,突出表现为要素投入总量大规模提升。其中开放对外部要素流入创造了引力,改革为国内闲置要素投入使用形成机制。两者协同发展形成的经济体制突破了传统生产成本意义上的比较优势理论,为要素集聚带来体制保障,有效规避了过度竞争导致对外收益流失,从而将资源禀赋劣势转化为出口优势。

国际竞争的内涵是要素收益。要素的自由流动为产品贴上了多国标签,使得最终产品的技术含量与产业水平并不能真实体现该国分工地位,其中外资高级要素高收益掩盖了中国低级要素低收益的事实。提升国际经济竞争力的本质就是提高本国要素收益。虽然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增加值计算是国际贸易统计的重大进步,修正了一国产品出口的真实规模,但这不能简单看作是一国贸易收益,其根本因素依然是要素流动。

提升价值链分工地位关键在于要素升级。国际分工由产品与行业分工演变为产品价值链分工,因此提升价值链分工地位成为新时期各国经济竞争的目标。而在全球化要素合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规律是高级要素主导国际经济链分工并享有高收益,要想占据价值链高端必须拥有高级要素。要素升级成为经济发展驱动模式的分水岭:低级要素大规模投入是要素驱动型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而要素升级驱动发展模式的突出特征是靠高级要素提升价值链分工地位。创新的本质就是掌握高级要素。

经济转型发展的成败取决于要素培育。当前中国开放型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型,由静态比较优势战略向动态比较优势培育战略转变,前一阶段表现为要素集聚,后一阶段表现为要素升级。短期内可以通过国际并购迅速获得高级要素,长期内可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并实现技术创新的独立自主路径实现高级要素主导的价值链分工。

提升浙江经济的价值链地位

加速要素流动,实现价值增殖。要素流动的根本动力是要素价值增殖,只有创造并实现价值增殖才能促进要素持续循环流动。要素的不断流入与产品的持续输出,是浙江开放型经济高速增长的源泉。因此,加速要素流动并实现要素价值增殖是浙江开放型经济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根本措施与保证。浙江各地经济往往呈现出产城一体的形式,即产业积聚区和商品贸易城共生共荣,两者相辅相成,互促共进,相得益彰。这一模式实质就是要素流动,各类要素向各个专业市场流入与通过专业市场向全球输出产品,从而大大降低了要素与产品的交易成本,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与商品流通速度。浙江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就是加速要素流动,在要素流动中实现价值增殖,从而成功实现市场大省向市场强省升级。浙江开放型经济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各类要素的流动,这种流动直接表现为贸易与投资的形式。

提升要素集聚,促进出口升级。过去30年,国外高端稀缺生产要素流入与国内廉价劳动力与低端富裕要素流入,使得浙江在不具备先天要素禀赋优势的情况下将潜在的要素价格优势转变为出口能力。浙江的出口得益于各类要素的流入,这也是浙江开放型经济需要继续发力的地方。失去出口,开放型经济也就失去要素流入的现实动力,其潜在的劣势就变成现实的短板。要素流入的原始动力来自于要素的获利能力,浙江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是为各流入要素创造更大增殖并得以实现。只有真正实现了要素价值增殖,才能有效避免沦落为要素的“传递者”或“中转站”。因此,增强现有要素磁吸效应,促进高端要素向浙江集聚,从而提高出口产品价值增殖,实现产品链、产业链、价值链等出口要素高端化,是浙江深化对外开放的必经之路。

集聚价值增殖,提高引资水平。浙江开放型经济要实现价值链的升级或者向价值链高端转移,重点是新增外资要向价值增殖的核心片段集聚。产业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引进价值增殖大的行业—现代服务业和八大万亿产业,在做大产业存量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相对提高产业价值增值链。二是引进现有产业的核心部分,例如传统行业的研发部门、采购中心、区域销售总部、物流运输等与产品制造相关的前后端,绝对提高产业价值增值链。资本结构上重点是引进长期资本,并引导短期投资长期化,稳定价值增殖基础。通过长期资本增殖的示范效应带来更多优质资本、更高技术水平的跨国企业落户浙江;在业态上表现为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制造化,即将第二产业进行细分成可服务化的不同环节以占领制造高端环节,以及将服务业中优势环节独立出来建立制造工厂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过产业、资本和价值链的全面升级,提高浙江引资水平。

整合投资平台,增强极化效应。要根本提升浙江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价值增殖平台。因此,依据价值链的分工优化与整合现有平台,实现各类平台的抱团发展并与全球价值链完全融合,才能有效提升浙江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作为资源小省,浙江凭借其创新与创造精神成功打造成了市场大省,可以说浙江完成了要素集聚的初级阶段。然而,要在全球经济竞争新格局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浙江务必要完成向开放经济强省的转型。这时要素集聚不是简单的价值转移,而是要素价值聚变,核心就是要提高投资平台能级以吸纳更高端要素。尤其是在创新领域需要有零的突破,争取建立智能制造国家实验室以吸纳全球高端智力,使浙江成为资本与智力等尖端要素的开放集聚高地。

加快“走出去”,扩大价值空间。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跨国公司,正是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与布局,实现了资源全球整合并占有产品价格主导权,从而独享利润分配权,在全球价值链中居于绝对优势地位。提升浙江开放型经济水平,不仅仅要当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更要敢于担当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这种角色转化集中表现为浙江本土跨国公司的崛起。“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与实施是中国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作为开放型经济大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是浙江应担的历史使命,履行该使命浙江企业责无旁贷。作为中国经济“弄潮儿”,浙商在“一带一路”实践中大有作为。浙江企业群体性“走出去”实现跨国经营,全面参与世界经济竞争,才能茁壮成长,真正成为价值决定者,从而有效提升获利空间,并最终实现浙江开放型经济强省。

本文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及其对浙江资本要素配置影响研究》阶段成果,课题编号:16NDJC060YB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开放型分工价值链
打好“侨”牌,稳中有为——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江苏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态势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开放型应用问题变式训练教学的策略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进博会为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动力”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