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视角下杭州创新产业体系构建

2017-01-25 20:16黄宝连
浙江经济 2017年16期
关键词:湾区大湾杭州

□黄宝连

大湾区视角下杭州创新产业体系构建

□黄宝连

在环杭州湾大湾区城市群中,杭州具备了构建前沿创新产业体系,引领大湾区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构建杭州创新产业体系,要充分发掘创新经济优势,争取大改革、构筑新平台、聚焦原基因、集聚高要素、谋划大格局以及创建生态环境,吸引全球人才集聚,与城市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发生良性互动,引领未来环杭州湾大湾区发展

大湾区经济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是世界一流滨海城市经济的显著标志,发挥着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发动机。研究世界大湾区发展内在规律和一般条件,分析杭州创新引领的基础和条件,构建创新产业体系以引领环杭州湾大湾区未来发展,对于加快杭州城市国际化、建设世界名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际产业发展的大湾区形态

作为一种成熟的区域经济模式,大湾区集中了全球60%以上的经济总量,集中了较多的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国际政治与经济组织,是国际资本、技术、信息和劳动力集散中心,具有通行的国际惯例和国际法规,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控制和影响全球或区域性经济活动。大湾区孕育着世界级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和主力、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载体、全球区域创新中心的代名词。大湾区崛起的背后,是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的优化。

依托良好的海滨自然环境和厚实的人文氛围,世界上形成了十几个规模较大的湾区经济形态。纽约、旧金山、东京等世界级大湾区,通过其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在经济、人口、科技、产业等领域都体现出了无可比拟的聚集优势。

世界大湾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路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深刻变化,信息化、科技化的深度发展,基于科技创新网络的经济开放、文化、生态环境等新动能驱动力量逐渐凸显,成为大湾区发展的支撑力量。纽约、旧金山、东京等世界大湾区,通过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等事业,密集投放智力资源,推动创新发展,引领全球新兴产业发展。同时,大湾区发展造就了优质的人文氛围与人居环境,吸引着国际创新产业和创新人才集聚。

纵观世界大湾区发展历程,无不具有高度开放、创新引领、区域融合、宜居宜业等特征,形成了相似的发展路径。

推动湾区向世界高度开放。湾区海运发达,港口城市成为交通枢纽与对外开放的门户,国际投资、贸易便利,经济开放性较强,汇集一批跨国公司和企业总部及国际经济组织,制定行业的国际标准、发布行业发展报告等,形成全球产业要素集聚区,成为世界级的经济、贸易、金融中心。一些城市通过实施较为宽松的财税制度,甚至自由贸易制度,从而吸引国际产业要素集聚,打造国际商贸自由港,如开曼群岛、巴厘岛等。同时湾区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形成开放包容的移民文化。

推动湾区持续创新引领。由于湾区经济的高度开放,更容易汇集全球资金、人才与信息,催生创新成果,推动新产业衍生与集聚,成为湾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纽约湾区内有58所大学,两所世界著名大学。旧金山湾区以知识创新为驱动,有举世闻名的硅谷和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20多所著名大学,从硅谷到旧金山湾的101高速公路旁,聚集了大批高科技、技术创新公司以及世界知名高校如斯坦福大学,有效聚合了科创资源和科技产业。

推动湾区内部融合发展。湾区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形成良好的职能分工协作,各城市在高端服务、教育科研、生产制造、生态旅游上各具特色,要素流动通畅。美国纽约湾区经过区域合并,大纽约区域形成,由纽约州、康涅狄格州、新泽西州等31个州联合组成。日本环东京湾地区有东京、横滨、川崎、船桥、千叶等5个大城市,形成了由横滨港、东京港、千叶港、川崎港、木更津港、横须贺港六个港口首尾相连的马蹄形港口群。

打造湾区宜居宜业创新环境。湾区城市大多自然环境优美,依山临海适宜居住,环境优势加上文化氛围开放,易于吸引投资和新兴产业发展。依托宜人宜居的优美生态自然环境和奇特的自然风貌,以及历史文化人文资源,吸引全球人才集聚,形成以旅游、时尚、养生健康等为主导的现代优势产业。美国纽约湾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也是富人聚集的地区。

上个世纪以来,每一次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都会产生一个世界级湾区。如一战到二战期间,纽约湾依靠大西洋贸易通道成为第一个世界级湾区;二战后,旧金山湾依靠太平洋贸易通道成为第二个世界级湾区;20世纪60-90年代,随着亚洲制造业的崛起和壮大,东京湾凭借科技制造实力成为第三个世界级湾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区域格局形成,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展较快和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将会形成新的世界大湾区,即粤港澳大湾区和环杭州湾大湾区。

在2017年工作报告中,国家提出了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2017年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按照协议,粤港澳三地将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继粤港澳大湾区提出以后,各界积极谋划打造环杭州湾大湾区发展。环杭州湾大湾区经济增长迅猛、产业布局完善、对外贸易发达、创新氛围浓厚,综合实力全国最强,是我国以至世界经济增长最迅速、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环杭州湾大湾区拥有1000余家上市公司,占中国A股上市公司共计占比1/ 3,是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两地之和。

杭州创新引领大湾区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科技创新、新经济以人力资本为本,以人才集聚为主要内容,尤其是创业者、投资家和企业家的集聚,以及大量科技研发人才即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集聚。G20峰会后的杭州,已进入智慧经济与文创产业双轮引擎的崭新阶段。杭州正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之城,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居全国首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同样居全国首位。技术的创新带来生活方式的创新,更带动整个城市的创业创新,已经形成了一个互联网创新生态圈,杭州创业氛围与北京、深圳处在同一层面,世界一流的信息经济、宜居环境发展正好迎合了时代的需求。在环杭州湾大湾区城市群中,杭州具备了构建前沿创新产业体系、引领大湾区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杭州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影响逐步增强。杭州成为北京、上海、深圳之后,第四个拥有百家A股上市公司的城市,成为中国资本第四城。杭州对周边区域的经济影响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以杭州为核心的杭州都市圈是浙江省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块,为全国第四大都市圈。2017年上半年,杭州信息经济实现增加值1409亿元,增幅22.5%,GDP占比24.8%,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分别增长44.9%和44.1%,数字内容、云计算与大数据、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分别增长了2.5%、29.9%和28.1%。

杭州创新活力引领全国发展。杭州市明确以信息经济为“一号工程”,在信息经济引领下,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拥有“天堂硅谷”的美誉。杭州是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网站数量、B2B、B2C、C2C、第三方支付均居全国第一,并致力于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杭州在智慧物流、数字内容、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等领域领先全国甚至全球。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居全国首位,发明专利授权量居省会城市第一。每千人企业拥有数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一倍以上,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涌现出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世界级跨国企业、以海康威视为代表的安防领先品牌,“电子商务之都”形成了全球辐射力,以马云为代表的全球顶尖风云杭商。杭州已连续六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在“中国大陆最优创业城市”中排名第四。

杭州人文魅力引领新型城市发展。杭州在十多年前5A景区西湖就已取消门票实行免费游,属全国首创;杭州拥有全球最大的“免费公共自行车”系统,是全球公共自行车服务最佳城市;杭州是信用借还网络最发达城市;杭州是真正做到斑马线礼让行人的城市;杭州“无现金城市”模式引领全球,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之城……西湖文化景观、中国大运河(杭州段)先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际级非遗项目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杭州已连续十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市发展的“杭州模式”逐渐成为全国各地借鉴、复制的样本,也必然成为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标杆。

杭州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不断巩固。近年来,杭州先后建成沪杭客专、宁杭客专、杭甬客专和杭长客专等,2013年投运的杭州东站是目前接驳功能最为齐全、亚洲最大的动车交通枢纽之一。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完成二期改造,客运量稳居全国前十,国际航班数量居华东机场第二位,是世界百强机场、中国第四大航空口岸。杭州港衔接长江和京杭运河两大水系,年吞吐量位居国内内河港口前十。2022年亚运会召开前,杭州还将建成12条共计450公里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高速公路网、铁路网、民用机场以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杭州国家级交通枢纽地位逐年提升。

杭州国际影响力在持续提升。杭州自古就是“人间天堂”,被誉为“世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拥有西湖与大运河两大世界遗产。随着2016年杭州G20国际峰会的成功举办,杭州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国内外各大主流机构和媒体对杭州的评价不断提高。杭州首次跻身全球100强国际会议目的地,位列城市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福布斯》发布的“中国大陆最具创新力城市”,杭州位列第四。杭州入选《纽约时报》“全球最值得去的52个目的地”,获《Travel&Leisure》国内唯一的“2016年中国首选目的地”奖项。在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组织GaWC公布的2016世界城市体系排名中,杭州列入中国城市第十位,进入世界城市体系。

构建杭州创新产业体系

新经济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创新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而世界级大湾区是新经济的策源地。基于提升杭州在环杭州湾大湾区中的能级,构建杭州创新产业体系,要充分发掘创新经济优势,争取大改革、构筑新平台、聚焦原基因、集聚高要素、谋划大格局以及创建生态环境,吸引全球人才集聚,与城市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发生良性互动,引领未来环杭州湾大湾区发展。

争取国家重大创新改革试点。相比上海、天津、福建和广东等地的自由贸易实验区试点,杭州的单项改革、单项红利尚嫌单薄,如何向中央争取更多改革创新红利仍是重大课题。2015年国家部署开展“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杭州应借势争取列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点,研究提出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等一揽子改革方案,创建更大的创新平台。争取打造杭州版“中国绿卡”制度,集聚国际创新人才。争取突破国际资本管制瓶颈,探索在杭州开展企业资本账户可兑换路径,取消境外融资的前置审批,逐步实行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以结汇资金开展境内股权投资。

提升互联网金融创新能力。创新海外引资、引智、引技政策和方式,加快集聚国际高品质要素。组建以服务跨境电商为主业的新型银行机构,鼓励杭州企业引入海外战略投资,以产业投资基金入股或以企业股东方式直接持股,获取海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增强传统产业二次创新能力。扩大丝绸、茶叶、中医药等杭州传统文化和产品的展示与输出,推进传统产业二次创新发展。挖掘服务贸易潜力。同时,充分利用阿里巴巴、华数、网新、华三、海康威视、大华等一大批智慧经济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夯实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基础。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通过引进国内外各类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检测认证、会展商务、科技成果转化、职业培训、知识产权服务等工业服务机构,发展先进制造领域的全新商业模式和合作模式,加快推动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支持在杭企业设立国家级、国际级创新实验室,开展重大核心前沿科技攻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谋划未来国际产业创新“大事件”。国际城市发展表明,通过全球性、国际性大型赛事、会议等“大事件”的举办,能够提速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和综合服务功能。杭州要在成功举办G20杭州峰会、筹备2022年亚运会的基础上找准形成巧实力的突破点,在互联网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等方面,在新能源汽车、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装备、集成电路等领域,谋划未来国际产业创新“大事件”,积极塑造杭州产业创新的巧实力。

打造网络创新城市。以产业创新为主战场,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着眼“eWTP”(电子世界贸易平台),打造国际电子商务枢纽;聚焦“大数据”,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依托互联网金融,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打造国际金融科技枢纽;推进全球交易与支付,率先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推动新金融以支撑互联网金融之都发展。

推进全域联动协调创新发展。大湾区发展的基本形态是城市群发展。杭州要积极融入省“大花园”、“大湾区”、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等发展规划,加快拥江发展、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高铁枢纽等平台建设,构建全区域协同、全要素配置、全链条融合、全方位保障、全社会动员的全域创新格局,强化沪甬杭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联动、深化科技创新合作。

完善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完善创新产业生态,要立足已有双创基础、创投环境和孵化氛围优势,形成良性互动的创新生态链;加强政府基金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建立更多面向新兴产业的产业基金,出台引进新兴产业链及创新人才优惠政策。完善创新法制环境,要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和要求,打造杭州特色的民主法制软环境,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完善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智慧化的引才育才机制,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和人才生态。完善创新自然生态环境,要推动城市绿色、低碳、生态发展,吸引高端人才、结构性领军人才来杭定居创业。

作者单位:杭州市发展规划和体制改革研究院、杭州城市国际化研究院

猜你喜欢
湾区大湾杭州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杭州院子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