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自然
(2017年4月26日)
特约专稿
把握新需求 抢抓新机遇
——在2017年地勘局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 钟自然
(2017年4月26日)
今天非常高兴参加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组织召开的地勘局长座谈会,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地质工作面临的形势、研讨地勘行业的改革发展问题。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当前,地质工作正处于一个大转型、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中。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二是“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尤其是全面深化改革正协调推进;三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首要任务;四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正在深入贯彻;五是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对包括矿业在内的各行各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六是全球矿业经历了十年大繁荣之后,2012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经历了一个低谷期,目前仍处于深度调整期。
总的来看,地质工作基础性、先行性的地位没有改变,地质工作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没有减弱,但结构、内容和要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变化:一是由以资源为主向资源、环境、空间多要素并重转变;二是资源地质从传统的固体矿产向清洁能源矿产和战略新兴矿产转变;三是由浅部向深部转变,由陆地向海洋转变,由境内向境内外并举转变;四是由以采集数据提供地质报告向大数据挖掘提供解决方案转变;五是由强调数量向重视质量和效益转变。
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工作主要有六大需求。一是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对地质工作的需求,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工作的需求,三是防灾减灾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四是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建设对地质工作的需求,五是海洋强国建设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六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同时,伴随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许多新的需求还将陆续出现。
(一)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经济新常态下,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总量仍将处于高位,增长速度将放缓,但需求结构正发生重大变化。一是清洁低碳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油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铀矿、地热等资源的勘查力度将不断加大。其中地热资源呈现出巨大潜力,国家《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全国地热供暖(制冷)面积将达到16亿m2,是目前供暖(制冷)面积的4倍;地热发电装机容量达530MW,是目前装机容量的近20倍。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加大锂、钴、“三稀”、晶质石墨等新能源、新材料矿产的勘查力度。据预测,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对原材料碳酸锂的需求量将是2016年的6.6倍。三是铁、铜、铝、钾盐等紧缺大宗矿产虽然需求增速放缓,但需求总量仍处于高位,并保持较高的对外依存度,需要加强国内优质资源的勘查。
(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大任务。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需要加强“山水林田湖”、海岸带、重要经济区与城市群等综合地质调查,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需要推进资源综合调查评价,加强资源利用技术研发与应用攻关,开展资源集中区的地质潜力、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等综合评价。三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需要加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力度,发展绿色勘查技术。目前全国共有非油气矿山11万余个,矿山总面积10.4万平方千米,采矿累计损毁土地达300多万公顷,当前仅修复治理80余万公顷;每年矿山废水产出量超过110亿立方米,矿山固体废物积存量480亿吨,亟待加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四是加大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迫切需要在地质、矿产、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发挥地质工作“空天地”立体化多手段调查的优势,查明多门类自然资源的特征和权属,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动态监测和综合信息集成。
(三)服务防灾减灾。我国地质灾害数量大、分布广、危害大。截至2016年底,发现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及隐患点28.3万余处,灾害高易发区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千米,威胁众多人口和财产。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预警,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实时化、自动化、智能化监测,要基本完成威胁学校、集镇等人员密集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
(四)服务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建设。一是新型城镇化特别是城市地下空间科学开发利用迫切需要加大城市地质工作的力度。全国现有地级以上城市300多个,目前仅有少数城市开展了系统性城市地质工作,急需全面开展城市地下地质结构探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地热、地下水以及土壤等清洁能源资源调查,地质灾害和地壳稳定性调查监测预警,污染和损毁土地修复治理以及地质大数据建设等工作,保障和促进城市安全、绿色、集约、智慧发展。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地质工作,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明确指示,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城市地质调查。二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迫切需要加大土地特别是耕地的地球化学调查力度。除需要完成剩余1/3耕地面积1∶25万地球化学调查外,在一些重点地区还将开展1∶5万和1∶1万大比例尺调查。即将开展的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不仅需要按照新的要求深化土地质量调查,还需要大力发挥遥感等先进技术的作用。
(五)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目前,我国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地质工作程度总体较低。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在加快海洋基础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摸清海洋资源“家底”,加大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油气和固体矿产资源调查力度,整合集成海洋地质信息,并走向深海大洋、挺进南北两极。另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向海洋要空间的需求很迫切,急需加强海岸带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建立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为沿海重大工程建设和规划提供地质支撑。
(六)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为地质工作服务强军和国防建设指明了方向。军事工程地质、军事水文地质、军事矿产地质、军事海洋地质、军事地球物理和军事遥感地质是当前国际军事地质发展的六大方向,同时还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正成为军事地质工作的重要支撑技术,二是军事地质将由资源保障走向资源、环境和空间综合发展,三是现代军事地质的保障范围将大大拓展。
(七)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十八大以来,中央实施了脱贫攻坚战、“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这些重大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地质工作提供规划建议、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一是脱贫攻坚迫切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地下水、地质灾害、土地质量、矿产资源、地质环境、地质遗迹调查的力度,发展当地矿业、农业、旅游业等产业和供水、防灾等民生事业。二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矿产勘查开发投资合作与产能合作。三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加强区域内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和地热、地下水、耕地等资源调查,开展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为国土空间开发、重大工程的布局和建设提供地质支撑。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也迫切需要地质工作发挥基础先行作用,提出规划建议。
(八)肩负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光荣使命。实施“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是全国国土资源系统落实党中央赋予的“向地球深部进军”使命的战略行动,是全国地质科技创新的重大任务,也是地勘行业的一次重大机遇。一是推进深地探测,需要突破地下空间高精度探测技术、深部矿产资源探测技术和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提高深部资源发现率,实现深部探测装备自主研发。二是推进深海探测,需要以天然气水合物、深水油气、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等资源勘查开采为突破口,构建以深钻为核心的探测体系和装备研发体系。三是推进深空对地观测,需要创新对地观测理论方法和模型,逐步形成支撑全国、全球、深空得创新应用系统和装备保障体系。四是实施土地科技创新,需要加强土地数量、质量、产能调查评价方法技术攻关。
近三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全力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为基本定位,全面推进地质调查战略性结构调整,充分依靠科技创新破解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着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大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精准对接“六大需求”,全力支撑国家重大战略,着力推进地质调查战略性结构调整。突出能源和海洋调查,强化对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脱贫攻坚、军民融合发展等重大战略的支撑服务,强化对向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宣战的支撑服务,强化对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农业供给侧改革、油气勘探开发体制改革等重大改革的支撑服务,研究形成了“10大计划63项工程396个项目”的总体布局,项目数量由过去的2500多个减为300多个。经费投入结构也随着业务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其中陆域能源矿产调查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由过去的4%上升为17%;海洋调查投入占比由18%上升为23%;重要矿产调查投入有所减少,但仍占32%;水工环调查投入保持基本稳定,略低于20%,但突出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海岸带等重点区域的工作。
(二)贯彻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和引领地质调查,全面提升依靠科技创新破解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能力。部署实施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试采、南方油气页岩气调查、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西藏羌塘油气调查等五大地质科技攻坚战,取得一批重大突破、重大发现。贵州遵义安页1井页岩气、油气调查重大突破被院士专家认为是“历史性、里程碑式的,对于南方复杂地质构造区和贵州省油气勘查是开天辟地的,圆了中国地质工作者和贵州人民六十多年的油气梦”。陕西米脂镇钾1井、湖北宜昌鄂宜页1井、鄂阳页1井、四川达州华地1井、安徽宣城港地1井等实现了页岩气、油气调查重大突破。在鄂尔多斯、准格尔、二连、松辽盆地发现12处铀矿产地。在琼东南、南海北部等海域发现巨量、高品质天然气水合物,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已于2017年3月28日启动。坚决贯彻党中央“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重大决策,积极落实“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组织编制了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科技创新方案。启动实施了“化学地球”和“岩溶动力学系统资源环境效应”两项国际大科学计划,得到国际地质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三)树立新的“五问”“五不唯”人才和成果评价导向,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五问”:一问是否解决了能源、资源、环境、灾害问题或地球系统科学问题,二问是否实现了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三问是否促进了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四问是否促进了人才成长和团队建设,五问是否做到了遵纪守法和清正廉洁。“五不唯”,即不唯资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论文、不唯奖项。以“五问”“五不唯”标准,构建了具有地调局特色的人才计划,使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不断成长进步。近两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共评选出9名卓越地质人才和急需紧缺高层次地质人才(授予“李四光学者”称号)、33名杰出地质人才、58名优秀地质人才,人才激励效应正逐步显现。
除了上述改革调整,我们还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构建了计划、工程、项目三级业务推进体系,完善了局机关、大区项目办、项目承担单位三级项目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水平。二是着力理顺预算关系,实现地质调查项目纳入部门预算,破解了长期困扰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三是显著加大“地质云”建设和地质资料信息社会化服务的力度,突破地理底图保密限制,将2000余幅1∶5万区域地质图提供网上服务。
通过这些改革调整,使地质调查工作聚焦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中,聚焦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大事上,目标导向更加明确,成果更加突出,服务更加有效,在国家和社会当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近3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形成的成果获得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表扬或肯定性批示36次,其中支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的地质调查报告(图集)均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一批重大成果、重大活动频频在主流媒体亮相,其中仅在中央电视台就亮相60余次。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实践,大家普遍感到,中国地质调查局内外部关系越来越顺畅,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的平台越来越坚实,团结协作和干事创业的气氛越来越浓厚,队伍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的信心越来越足。
(一)摆正地勘单位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关系。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基本定位是“全力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代表地方政府,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对接地方需求时与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接,在对接需求的同时进行项目和成果对接,局属队伍在某省开展工作时接受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管。建议各省地勘单位准确把握本省、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重大需求,主动支撑本省重大发展战略,积极服务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二)按照新的需求调整地质工作业务结构。需求结构决定业务结构,地勘单位必须按照新的需求结构,加快调整自身业务结构。
(三)加强与新业务结构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设。业务结构决定人才结构、组织结构、预算结构。要按照新的业务结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引进的引进,需要培养的培养,使人才队伍结构尽快适应新的业务结构。
(四)把科技创新放在地质勘查事业发展的突出位置。通过科技创新,形成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地质工作供给质量和效率,打造新的特色和优势,从同质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五)把地质文化建设作为增强地质事业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地质文化是地质行业的灵魂。要积极探索推进地质文化建设,在继承“三光荣”传统、弘扬李四光精神的基础上,探索实践“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的新时期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
(六)构建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协调机制。中国地质调查局已构建了与京津冀三省(市)、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一带一路”6省(区)及6所高校、新疆358以及与浙江、安徽等省的中央与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协调联动机制。下一步,将积极构建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协调机制,加强与地勘单位的合作交流。
同志们,站在新的起点上,让我们携起手来,勇担重任、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共同推动地勘行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F407.1;F062.1
E
:1672-6995(2017)05-0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