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动态
为保障被征地农民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加快征地拆迁和项目推进,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近日,杭州市滨江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留用地开发管理的实施意见》,对该区村级留用地的开发管理进行了进一步规范。一是多举措鼓励自主开发。要求按照“积极鼓励自主开发、有序控制合作开发、合理探索统筹建设”的开发思路,鼓励社区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指标换资金,资金换物业”的方式自主开发村级留用地项目,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如开放绿色审批渠道,享有优先办理权,以商务商业用地性质协议出让,明确物业不得分割转让,政府贴息补助开发建设银行同期基准利率的75%等。二是多途径规范合作开发。严格控制合作开发项目村集体所占股份不得少于51%,合作开发项目占地比例不得超过本社区、村集体留用地总指标的50%,严格合作开发企业准入标准,禁止合作单位抽逃资本金,不得众筹资金或以租代售等形式筹集社会资金,通过财政手段确保项目工程进度,保障村民切身利益不受损害。三是多思路摸索统筹建设。合理探索统筹建设模式,多社区共用一个项目时,实行分社区供地、分社区办证,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统一经营。同时明确暂不开发土地实行统一管理,进行临时绿化或建设停车场,美化周边环境,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提高周边居民获得感。为确保村级留用地开发规范有序,更好地服务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该区还成立了村级留用地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领导牵头,国土、发改、逐渐、商务等多部门共同组成,并建立季度例会和项目会审制度,研究、协调项目推进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指导、沟通和协调,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后社区、村集体经济组织稳定繁荣发展。
杭州市国土资源局高新(滨江)分局▲▲徐菁
汛期来临,为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排查工作,宁波市国土资源局江北分局召集区各街道、镇地质灾害巡查员开展地灾防治知识培训会。此次培训会采取了“实地看、现场聘、亲身说、会上讲”等多种形式。“实地看”,组织各村地质灾害巡查员、工作人员到慈城上岙木雕厂的边坡治理点,亲眼观看不稳定边坡点治理施工过程,并请治理专家现场讲述整个边坡点从排险到治理的整个过程,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现场聘”,会上,重新聘请了36名地质灾害巡查员,进一步充实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队伍,聘期为2017年至2019年,并对2016年慈城公有村、上岙村、妙山村的3名先进地质灾害巡查员进行了表彰。“亲身说”,会上邀请了上岙木雕厂不稳定边坡点的首位发现人,听他亲口讲述该点的发现上报过程,通过亲身讲述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地质灾害无小事的原则。“会上讲”,邀请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专家为大家讲解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如何发现辨别地质灾害现象、各类防治对策。会后罗森副局长作代表向各位巡查员致谢,并对今后地质灾害巡查工作提出“思想要重视、履职要到位、宣传引导要合理”的要求。至今,江北区已连续举办地质灾害防治培训会4年,培训人次达255次,聘请地质灾害巡查员72人次,构建起严密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江北分局▲▲何轶捷
为确保“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有效落地,湖州市国土资源局南浔区分局以提高群众和企业办事的满意度为衡量标准,开展“集成服务下沉办、审批权力下放办”,让群众和企业不出镇就可办成事,做好“最多跑一次”的延伸和拓展。一是集成服务下沉办,变群众需求为我们的行动。从去年3月起,南浔区分局为解决乡镇群众办证难的问题,联合区建设局每周派业务骨干到菱湖镇、双林镇、练市镇三个中心镇设立流动窗口,定期定点受理不动产查询、交易、登记业务,发挥流动窗口辐射效应,使偏远地区办事群众和企业在“家门口”就可以查询、受理、领证。今年5月,该局又将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率先在乡镇延伸,实现在流动窗口完成不动产交易、缴税、登记全流程,变群众的需求为我们的行动,实现不动产登记多点办理。自“流动窗口”运转以来,已累计受理查询业务1027件,登记业务972件,占全年产权证书量的8%,得到了群众和企业的一致好评。二是审批权力下放办,让群众和企业办事不出镇。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能放则放”原则,进一步简政放权,将群众需求最大、办事最频繁的农民建房审批、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登记、设施农用地审批下放至乡镇办理。例如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登记,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机制,将农房不动产登记延伸到乡镇,在每个国土所设立宅基地、农房不动产登记窗口,将不动产登记服务于广大农村区域,开展用宅基地证换不动产证发证活动,实现“足不出镇,发证到户”的农村不动产发证新模式,今年以来已发放农村不动产证6670本。
湖州市国土资源局南浔区分局▲▲张亚民▲
6月2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农业厅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召开S211(22省道)东阳怀鲁至山口段改建工程土地利用及耕地保护暨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论证会。金华市国土资源局、金华市农业局、东阳市国土资源局、东阳市农业局、东阳市交通运输局、义乌市交通设计有限公司、杭州博睿土地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及相关专家参加会议。业主及作业单位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S211(22省道)东阳怀鲁至山口段改建工程属于浙江省重点交通建设项目,项目已经省发改委批复立项(浙发改办交通受理〔2015〕37号)。项目位于东阳市巍山镇、六石街道、江北街道,路线起点定在东阳市怀鲁与S211省道相接处,终点定在东阳市与义乌市交界处;主线与义乌S310省道复线顺接,连接线与八华路顺接。项目主线建设标准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路基宽度40米,主线长18.025公里;连接线建设标准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路基宽度24.5米,连接线长0.814千米。总建设里程18.839千米。项目建设总用地面积162.8503公顷,其中占用耕地96.5274公顷(水田80.5046公顷),永久基本农田16.3450公顷(其中示范区3.3023公顷)。 项目的建设对完善区域公路网,减少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服务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重大作用。该项目为线性工程,具有区域分布连续性和不可分割性,并受地形、地质和城市规划等条件限制,选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难以避免占用部分永久基本农田。该项目已进行多方案比选,基本达到了尽量少占永久基本农田的要求,选址方案基本合理。报告提出的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基本可行。为实现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履行补充耕地的法定义务,实在无法落实的,可采取缴纳耕地开垦费、补充耕地和耕地质量提升等费用委托当地政府落实,做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与会代表、专家听取了编制单位对项目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暨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论证报告的介绍,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耕作层表土剥离和再利用方案,涉及的投资应纳入工程建设费用,下阶段进一步做好细化和落实工作。二是下阶段进一步优化工程方案,尽可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占用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尽量减少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及示范区。三是项目涉及占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及示范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及标准农田等,在建设项目用地农转用报批前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四是合理选择临时用地场地,并做好复垦方案。五是根据专家组意见对报告进一步修改完善。最后,专家通过讨论论证,形成如下意见:方案基本合理,原则通过本次论证方案,但仍需优化工程方案。会议一次性获得通过,为东阳首次召开此类论证会划上圆满句号。
东阳市国土资源局▲▲王智力
3 月1 日全省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电视电话会议后,临安市围绕坚决打赢“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防御战、歼灭战、攻坚战”三大战役的要求,提出“三年行动计划,一年基本完成”的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全市53 个综合治理项目已全面启动,其中,21 个搬迁避让项目的105 户368 人已经全部搬离;32个工程治理项目,已完工7 个。一是层层压实责任。全省会议后,临安市迅速成立“除险安居”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骆安全市长担任组长,俞琳波常务副市长、陈立群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镇政府(街道办)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各乡镇(街道)分别成立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压实责任。 二是精准综合施策。临安市在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上提出“三舍得一创新”。舍得花钱。调整地质灾害避让搬迁补助标准,从3 万元/户提高至10 万元/户;在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上坚决不打折扣,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按需支付”,并整合下山移民、土地复垦等政策,全力保障资金的落实。舍得地段。拿出黄金地段用于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安置,增强农户搬迁意愿,实现 “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目标。舍得指标。对于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工作,坚决予以保障。创新安置办法。根据避让搬迁村和农户的不同情况,灵活采用安置办法。创新实施点状安置、货币安置和异地公寓式安置相结合的方法。三是强化督查考核。临安市迅速出台 “除险安居”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办法,加强对部门和乡镇(街道)落实年度目标和任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镇街及相关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评价的依据。实行十日专报、进度月报、季度通报、年度考核制定,按进度进行通报,对工作落实不力的镇街和部门,酌情采取约谈、通报批评等形式进行督促,限期整改,确保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的高效有序推进。
临安市国土资源局▲▲童锦
6月2日上午,南湖区2017年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在区行政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南湖区政府蔡立新副区长主持,区委常委、区长徐军、区人大副主任孔俭、区政协副主席孙卫斌出席会议,嘉兴科技城管委会、湘家荡管委会、南湖新区管委会,各镇、街道政府主要负责人、区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全区各行政村(有耕地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了会议。会上,首先由蔡立新副区长宣读了表彰文件,通报表彰2016年度南湖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补偿资金获奖单位并颁发了奖金,资金总额2132.38万元,获得耕地补偿资金最高的行政村达到150.16万元。自南湖区推行“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以来,逐年调整增加补偿标准,累计发放补偿资金3819.05万元,通过补偿激励机制,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违法用地耕占比例逐年下降,2015年降至3.43%,2016年度这一比例更下降至1.95%。创历史新低。随后,嘉兴市国土资源局南湖区分局局长张卫东作了“牢记使命担当,扎实推进工作,努力推动南湖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的讲话,就2016年国土资源工作做了简要回顾,并就今年的工作任务做了全面的具体部署。为进一步明确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目标,增强耕地保护意识和自觉性,南湖区区长徐军与各责任主体单位签订了《2017年度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最后,南湖区区长徐军特别就耕地保护占补平衡要求升级、土地要素保障方式多样化升级、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措施升级等新形势新要求下,如何结合各自实际扎实做好今年各项重点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提高认识,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形势。转变观念、创新思维,认真研究,严控建设用地总规模,把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努力以更小的土地资源消耗,支撑全区更高层次、更有质量的发展。二是助力发展,扎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全区国土资源系统要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四年”活动和“四区”建设,不断深化生产要素配置化改革,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统筹用好总量、积极争取增量、创新盘活存量,全面完成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努力为全区现代田园城区建设作出贡献。三是强化保障,优化服务,全力推动国土资源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区国土资源系统要自觉强化责任意识、优化服务意识、强调配合意识,进一步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等,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国土资源工作中,千万百计缓解土地资源要素紧张状况,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嘉兴市国土资源局南湖区分局
5月31日,笔者在江山市双塔街道路垄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施工现场看到,原本大小不一,高低不平,沟渠弯弯曲曲的山垄田被改造成一片平整的高标准方格田,一个占地60多亩的“八卦”图景观田已初现雏形,在公路高架桥下特别引人注目。近年来,江山市国土资源局紧扣市委、市政府发展全域旅游的战略方针,在江山市国土资源局的大力支持下,把土地整治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积极争取(筹措)项目资金,整田融景,助力发展农村乡村休闲旅游业。双塔街道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项目位于该市城乡结合部——路垄村、京台高速公路两侧,项目实施总面积485亩。根据当地干部群众的迫切要求,结合“美丽乡村”“美丽田园”“清塘美河”等进行小山溪取直改造,还在京台高速下面项目区中心田畈内规划设计了一个面积60多亩的“八卦”图新型景观田园。按照规划设计方案,该项目区将建造灌排渠道64条总长7932米,新建机耕路40条总长5667米,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439亩,项目概算总投资438.67万元。该项目于去年4月动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施工建设,已完成形象进度80%以上,目前,施工单位正组织机械和民工加紧建设机耕路和排灌渠等基础配套工程,预计8月底全部完工。据了解,将农田改造成“八卦”图新型景观田,这在全市尚属首次,其范围面积也是全省之最,项目建成后将配套种植各色农作物,勾勒出一个色彩艳丽的巨型八卦图案,成为江山市城郊乡村旅游的一大景观。
江山市国土资源局▲▲陈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