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文 黄 萍 王益群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新常态下“标准化+”战略助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与建议1)
周 文 黄 萍 王益群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编者按:2016年,中国标准化协会以“标准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为主题,组织了第13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征集评选工作,最终在参评的430余篇论文中评出特等奖论文10篇、优秀奖论文30篇。本刊将选登其中部分获奖论文,旨在启迪创新思维、激发创新观点、研讨理论方法、分享实践经验,供从事标准化科学技术研究、教学、管理和企业生产制作和经营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目前我国供给侧面临诸多问题:产品供给量过多且质量不高,多种生产要素的成本上升,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匹配。2015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标准化+”战略是标准化与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互联网、金融服务、现代农业等各个领域的融合,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论文抓住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举措的这一契机,分析我国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要点,探究“标准化+”战略支撑和服务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举措,最后提出了“标准化+”战略助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建议,对我国标准化工作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标准化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结构调整阵痛、增长速度换挡、刺激政策消化的叠加效应对我国经济带来了明显的影响。尽管我国实施了一些扩大总需求的财政货币政策,但仍收效甚微。从 2012 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速连续 3 年以7.7%、7.7%、7.4% 开始回落。与此同时,作为拉动增长“三驾马车”的需求侧出现了一些阶段性变化。国际经济疲软乏力,外部性需求常态萎缩,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贸易出口值增速从 2011 年开始总体趋势下滑,2015 年出口值负增长;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增速下滑,由 2010 年第4 季度的 19.1% 下滑至 2015 年第 4 季度的 11.1%;投资增速持续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 2010 年第 4 季度的 24.5% 下滑至 2015 年第 4 季度的 10.2%。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性下滑,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2015 年 8 月开始一直低于 50%。我国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自 2011 年来持续性下滑,工业形势比较严峻。通过数据研判,我国需求侧对经济的拉动力明显不足,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因此,依靠刺激总需求拉动经济的空间有限。2015 年 11 月,中央层面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是国家对当前经济社会形势的基本分析与准确研判,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重大改革举措。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又多次在国内外各种重要场合作了进一步阐发。一段时间以来,这一新的概念迅速成为热词,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的风向标,引发了经济学界、企业界等各方面高度关注。
2.1 我国的供给侧
供给和需求均属经济学范畴。传统意义上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主要从需求拉动角度来看问题,强调要素投入,短期效应比较明显。与之对应的“供给侧”问题,则是从供给角度出发,通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这“三大发动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有效供给。我国经济学中供给包括产品的供给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通常认为供给侧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要素。我国供给侧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2.1.1 产品供给量过多质不足
目前我国一些技术含量较低,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产品产能过剩情况普遍存在,如:造纸、水泥、煤炭、电解铝、平板玻璃、钢铁、造船、石化、光伏和风电等产能过剩明显。房地产总量过剩,2008 年房地产非意愿库存加速上升,中国社科院2015 年 12 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商品住房过剩总库存高达 21 亿m2。此外,我国高技术产品生产方式多为加工贸易,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利润薄弱,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众多企业生产盲目跟风,无暇自主研发,过度依赖国外技术,整体产品质量不高。本土企业引进技术成本高,且面临引进即落后、很快被淘汰的高风险。
2.1.2 多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
我国劳动生产率不高,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表现更为明显。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制造业全国城镇人均工资 2005年 15934 元,2014 年 51369 元, 增长了 222.4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9.6%;2015 年 11 月PMI 为49.6%,又创新低,12 月 PMI 为49.7%,仍在荣枯线以下。我国在全球产业链条中加工制造环节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不再,不少高端制造业回流本土,低端制造业流向印度和东南亚。土地等自然资源成本上涨,房价和房租不断上升。因制度环境待优化,人力资本才能发挥作用有限,不少人才流入欧美等发达国家。
2.1.3 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匹配
国内不少低附加值或低品质产品供给大于需求,利润高、品质高的产品供给不足,即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在新常态下,我国市场需求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居民消费呈现出从量的满足向质的提升、从有形产品向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等一系列转变,产品供给的质量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质要求,且我国还存在大量高品质的需求,有效供给仍存在很大的缺口。房地产一线城市供小于求,三四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供大于求。同一城市不同位置房子供需也不平衡。生产要素市场同样有供需错配的问题,尤以春节期间最为明显,“普工荒”和“技工荒”反映出“荒”的特征均为结构性短缺。
2.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以供给侧为改革突破口,在制度、机制和技术三个层面推进结构性改革:在制度层面,构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的现代金融、产业、财税等制度体系,放松各种管制,打破行业垄断,释放民间资本的活力;在机制层面,通过教育制度改革,实现人力资本的跨越,提升社保水平和改革收入分配,实现共享发展;在技术层面,通过营造激励创新的生态,实现创新驱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资源要素实现最优配置,使经济增长提质增效,最终必须落到结构改革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着重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通过减免税收,鼓励生产者推动技术创新,来提高供给方资源的配置效率,以达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总体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有一定的破坏性意义,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需要“创造性破坏”才能达到“破旧立新”的效果。其实这种创造性破坏在经济领域常常发生。每次发生的时候,总会有人从旧的产业转向新的产业。实际上,创新的同时就是淘汰。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供给侧在淘汰落后产业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一定的社会矛盾,这就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干预。但是,如果政府干预过多、过深、过激,就有可能产生权力腐败,导致市场失灵、制度创新不能到位、破坏社会公正、透支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激化社会动荡,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为此,要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正确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规范公权力,保护私权利,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标准化 +”,是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提出的重要理念,就是把标准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制度和重要方法,“化”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层级,主动靠上去、融进去,引领新发展,催生新效益,达到“1+1>2”的效果。这符合标准化工作涉及多领域、多行业的特点,也符合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新常态下,我国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标准需求与标准有效供给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国务委员王勇指出,当前我国标准化工作的紧要任务就是要加快推进标准化的结构性改革。其核心就是要大力提高标准供给质量和水平,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以标准化结构性改革支撑和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提出:推动标准体系向二元结构转变;推动标准水平向中高端迈进;推动标准化工作布局向国际拓展。
2016 年 1 月 22 日,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大力提高标准供给质量和水平,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要充分发挥“标准化 +”效应,以标准化结构性改革支撑和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1 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催化效应,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加快发展标准化服务业,建设一批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积极发展标准事务所等新业态,为“双创”和“四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标准化服务,让创业者少走弯路,为创新者铺路搭桥。要加快建立并推行“标准领跑者”制度,让更多的创业创新者追求高标准、争做“风向标”,以先进适用标准引领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要加大行政审批、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力度,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能,营造更为宽松的创业创新政务环境。特别要加强标准化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推进标准大众化、通俗化,在全社会树立“人人懂点标准化”的新时尚,让标准化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动力、新支点。
3.2 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引领效应,服务质量安全水平提升
事实证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是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和服务跟不上,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导致大量的“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全国质检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质量为本,狠抓供给质量提升,提升消费品质量,提升出口商品质量,提升服务质量,提升品牌竞争力,这就需要着力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通过标准引领,倒逼企业技术进步,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增加高质量、高水平有效供给。
3.3 充分发挥“标准化+”的门槛效应,服务“三去一降一补”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标准化工作要紧扣供给侧改革,找准主战场,打好攻坚战,发挥好技术支撑作用。要加快急需标准的供给速度,严格市场准入标准,加强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只有让标准“严起来”“动起来”,才能促动企业“活起来”。
3.4 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倍增效应,服务优进优出和互联互通
标准是国际通行的“技术语言”,是促进互联互通的桥梁纽带。我们要更加注重标准国际化工作,以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中国产品、装备、服务“走出去”。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国标准的海外推广应用。要鼓励、支持我国专家担任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领导职务,扩大我国标准化国际影响力和贡献力。要全面谋划和参与国际标准化战略、政策和规则的制定,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2016年,第 39 届 ISO 大会在我国举行,这是国际标准化的盛会。我们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好了这次大会,突出中国主题,体现了中国特色,产生了中国效应,留下了中国印象。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标准化+”战略是实现标准化与装备制造、技术创新、现代农业、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可有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优化政务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实施“标准化+”战略助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按照标准化客观规律和实践经验,并借鉴目前我国的“互联网+”“中国制造 2025”以及德国的“工业 4.0”和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的成功模式来运行,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4.1 要注重政府推动
目前,在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2 要强化主体示范
企业是市场主体,也是实施“标准化+”战略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拓宽标准覆盖使用领域,催化“标准化+”的马太效应,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引领企业严格执行标准,使标准化管理中的每一个决策都要有法可依、每一个环节都要有章可循、每一项考核都有依据、每一项工作都有标准,真正做到管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引导各行业、各企业积极采用高水平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缩短技术差距。要强化标准创新,引导和鼓励科研单位主动参与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的研制和修订工作,加快实现由被动执行标准向主动参与制定标准转变,增强市场“话语权”,打造知名品牌。
4.3 要加强执法监督
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强制性国家标准执法的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在推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加强标准实施的社会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和消费者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作用,让大众监督倒逼标准化工作水平的提升。
4.4 要广泛发动群众
实施“标准化+”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生态文明、消费升级和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必须要动员群众、发动群众,让更多的创业创新者追求高标准、打造高质量,提高“标准化+”在生产经营和消费者中的认知度和普及率,使标准化走进社会、走进企业、走进千家万户,形成政府重视标准、部门推广标准、企业提高标准、社会关注标准的良好氛围。
1)第13届中国标准化论坛特等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