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然
中共十八大以来关于党内政治生态研究综述
刘梦然
中共十八大以来,学界对党内政治生态问题的关注度日趋增加,主要集中在党内政治生态的理论构建、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的路径选择等方面。通过梳理相关成果可以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存在着四个方面的不足:对党内政治生态概念的界定相对模糊,对党内政治生态问题的定位不够精确,对党内外政治生态关系的探讨相对较少,提出解决党内政治生态问题的措施缺乏可操作性。
党内政治生态;研究综述;研究方向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构建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由此,学界对党内政治生态的关注持续升温,涌现出了一批研究成果。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今后应该着力的研究方向,以求对深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研究有所裨益。
当前,学者们对“党内政治生态”概念做出明确界定的研究较少,主要探讨在党内政治生态的性质及特点方面。
关于党内政治生态的概念问题,邓联繁认为,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总体面貌的集中体现,对官员的观念与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关系到全党与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1]李贤利将政治生态与执政党直接挂钩,认为政治生态是专属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执政党的一种属性,是党内组织架构、政治理念、政治权力、政治行为、政治管理等各种政治活动和政治现象的集中反映。[2]文斌则明确区分开了政治生态与党内政治生态,[3]在此基础上,李贤利认为政治权力是政治关系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是政治生态运行的物质载体和外在表现。[4]
学者们普遍对党内政治生态的性质、构成要素,以及形成党内政治生态的必要条件做了一定的探讨。李芳云认为党内选举科学化发展需要建构与之相适宜的政治生态环境。[5]陈朋亲指出,优化党内政治生态需要协商民主。[6]褚尔康、赵宇霞着重强调党内监督与政治生态之间的大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从“系统”层面阐释党内政治生态。[7]鲁洋认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以端正文风为切入点。[8]陈松友、刘帅则关注到了制度治党在优化党内政治生态中的作用。[9]
曹峰旗指出必须考虑到党内与党外,政治体制内与政治体制外的互动因素。[10]周静青认为党的政治生态是内部政治生活现状和外部政治发展环境各要素的综合体,还涉及到与国家、社会之间的互动。[11]谢峰认为,党内民主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政党对内外环境的认知与反应。[1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构建党内“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显示出中共要下大气力解决好当前党内政治生态所存在问题的决心和气魄。学者们没有回避当前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试图深入剖析其存在的根源。
李贤利认为,一些党员主体作用没能正常发挥,部分党组织的权力运行不规范,党内的选贤举能机制不健全;各种“山头文化”和“圈子文化”严重腐蚀党的肌体,进一步恶化党内生活的严肃性。[13]曹峰旗指出,当前政治生态结构存在的缺陷进一步将党内民主推进的动力一点点消解。[14]陈朋亲认为,当前政治能量传递不畅、生态功能失衡、受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较大。[15]赵淼认为,当前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政治结构矛盾和政治文化冲突,导致了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受困,[16]赵宬斐、彭帆也指出,党内差额选举缺乏充分存在不完善之处,影响了良性政治生态的建构。[17]
褚尔康、赵宇霞认为,党内监督运转急需提高,特别是当前存在着党内监督意识缺位、监督纪律失位、监督执行错位的问题。[18]陈松有、刘帅也指出,当前党内制度缺位、党内制度虚置、“潜规则”对党内制度约束力的消解等问题,导致了政治生态的建设进程受的冲击。[19]
李芳云认为,当前存在的“组织本位论”意识根深蒂固,极大阻碍了党员主体意识的形成,部分“一把手”对党委具有接近于不受限制的权力的情况,直接对政治生态产生负向影响。[20]龚晨指出当前党内政治生活缺乏系统化的保障,导致党员主体意识的缺位。[21]
王法硕指出,网络的普及也使得人们的思想日趋多元,导致中国既有的政治文化生态受到了极大的冲击。[22]
周平认为地方政治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具体性、差异性、变异性,往往呈现出传统与现代性因素的相互纠结,文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导致政治运行的机制与整体与主流观念有差异。[23]
不少学者都相应地提出了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路径。学者们的研究集中在强化制度建设、党内监督、党内民主、党员权利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观点。
文斌认为,优化政治生态需要自我调节和外在力量的培育和调试双管齐下,需要从纯洁政治文化切入,通过从严治吏和运用法治方式。[24]俞可平认为,推进民主法治是消除官本位观念,净化政治生态的根本途径。[25]王习贤、卢岳华则认为,需要将党内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同时重视基层政治生态的建设,努力创新构建基层党组织体系,健全多元治理主体的社会参与机制。[26]鲁洋认为应该改进文风,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思想作风、思想认识、行为作风等,从文化层面净化政治生态。[27]
褚尔康、赵宇霞认为,需要通过完善党内监督来优化政治生态。[28]龚晨则从政治生活质量、政治生活载体、政治生活机制、监管的全严、真严、作风的防控、考核、教育引导、机制构建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29]
李芳云等人认为,要推进党内选举文化创新。[30]赵宬斐、彭帆认为要将差额选举常态化,制度化,竞争性化,还要发挥好党内差额选举功能的有效性,强化党内干部和党员的权力授受观念,并提高党内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31]陈朋亲、陈松友等提出需要注重顶层设计,防止党内基层民主改革的碎片化,主抓制度执行力,提升制度治党体系的效力,破除党内政治生态圈的潜规则。[32]
曹峰旗认为,应该消除组织权力与党员权利互动的封闭性,切实落实党员的党内监督权和罢免权。[33]周静青认为,需要切断党内潜规则产生的利益链条,铲除滋生党内潜规则的社会政治文化土壤。[34]
张翔指出政治生态系统需要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进行分析与考察,从中探讨影响政治生态的各种要素,[35]以最大的努力将改革中的失衡及时补位。
目前关于党内政治生态的各项研究都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从上面的梳理来看,在以下几个问题上的探讨仍需深入:
党内政治生态系统纷繁复杂,政治生态系统也是执政党的组织、机构、人员、管理、党间关系、党群关系、党员间关系、执政理念等等的综合反映,是在各个因素之间的复杂联动作用中综合形成的,而政治生活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虽然很多学者都指出通过解决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净化政治生态,但学者们普遍缺乏对整个政治生态系统宏观的把握。
执政者需要找到解决党内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的关键路径,通过一个切实有效的方式在新形势下铺开反腐的大网,将“苍蝇”、“老虎”一网打尽。可见,当前对党内政治生态的运行机制、运行机理,以及党内政治生态特质的研究还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空间。
在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态对党、政的生态影响越发显著,三者的互动关系逐渐成为一个急需加强研究的课题。
在当前各种新事物、新思潮竞相涌现的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态已经不再是单独成体系的,它不可避免地也与党外的政治生态相互纠缠。作为执政党,中共的党内政治生态对其他参政党、国家、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这也是当前我们需要净化政治生态的原动力。但目前关于党内政治生态如何影响党外生态的具体研究基本没有,所以这一方面尚有较大的挖掘空间。
各种对策在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方面的研究也要有所提升。诸如向基层群众进行廉洁文化的宣传,通过公共资金的管控净化政治生态等做法的可行性和实效的研究亟待增强,还要考虑到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理论构想与实际状况可能会存在落差。
[1]邓联繁.给制度治治病 廉政法学视角下的制度廉洁性评估[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4.162.
[2][13]李贤利.充分认识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性[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6(8):22-26.
[3][24]文斌.党内政治生态的建构动因与优化路径[J].理论研究,2016(1):43-47.
[4]李贤利.浅谈新常态下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性[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6(5):17-21.
[5][20][30]李芳云.党内选举科学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建构[J].理论探索,2013(6):33-36.
[6][15][32]陈朋亲.优化党内政治生态需要协商民主[J].理论观察,2015(9):22-24.
[7][18][28]褚尔康,赵宇霞.党内监督与政治生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1).
[8][27]鲁洋.习近平文风建设思想对构建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启示[J].中共宁夏自治区区委党校学报,2016(6):14-17.
[9][19]陈松友,刘帅.制度治党: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现实性及路径选择[J]. 河南社会科学,2016(5):32-36.
[10][14][33]曹峰旗.困境与路径:党内民主动力的政治生态学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3(4):63-66.
[11][34]周敬青.破除党内潜规则 重构政治生态——基于执政党建设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5(8):82-86.
[12]谢峰.西方政党的党内民主差异探源——政治生态环境的视角[J].政治学研究,2013(1):77-84.
[16]赵淼.政治生态视阈下党内基层民主问题研究[J].长白学刊,2013(4):53-58.
[17][31]赵宬斐,彭帆.党内选举制度变迁的政治生态分析[J].党政研究,2016(6):64-69.
[21][29]龚晨.党内政治生态视角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多维进路探析——基于广西贺州样本的调查[J].行政与法,2016(7):1-8.
[22]王法硕.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81-84.
[23]周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41-81.
[25]俞可平.破除官本位观念,净化政治生态[A].国家命运 反腐攻坚战[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237-239.
[26]王习贤.浅析新型党内政治生态的构建与优化[J].湖湘论坛,2015(6):11-15.
[35]张翔.改革进程中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77-89.
(责任编辑 马树颜)
刘梦然,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工作处实习研究员(邮政编码 100875)
D261.4
A
1672-6359(2017)04-0051-03
国家社科基金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专项工程项目“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政治生态思想研究”(16ZZD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