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秉文(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重要体现

2017-01-25 07:52郑秉文
中国民政 2017年3期
关键词:服务质量居家养老

郑秉文(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重要体现

首先,放开外资准入条件能优化市场环境。全面放开外资准入条件,这是《意见》中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它可以引入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带来行业标准和经营理念,这些都是软实力,是我们最缺的;第二个亮点是加快促进“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改革,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也就是说,公办养老机构改制试点的步伐更大了,条件更好了,市场环境更好了。公建民营的关键在于要加快改制试点的进程,并且要做好评估检查工作,2013年颁布的第35号文都三年半了,可以适时做个评估了。

第二,多样化的行业能真正降低市场门槛。吸引个人进入养老行业,鼓励个人举办家庭化、小型化、个人化的养老机构。吸引民企进入,提倡要连锁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经营。连锁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便于这个行业有更好的标准可以执行。实行多样化的行业管理模式主要是为了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适合不同人群的产品和服务方式。这是养老产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提升民资的市场份额,提高其竞争力,真正降低养老服务市场的门槛。

第三,重视社会信用,引导市场良性发展。关于信用体系建设,一要重视道德说教,更重要的要重视退出机制,如果养老机构有不良的信用记录必须得退出。对于养老院的生存问题,我觉得首先要瞄准服务对象,其次要选好养老院的地理位置。文件的一个亮点是降低外资的准入条件,这对中国养老产品多样化的设计、体制机制的创新都会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对行业的征信体系建设都非常有好处,能产生一种新的竞争机制,会引导市场向良性的方向去发展。

第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升了养老的服务质量。我们以前提养老是三种模式,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大家都非常清楚,那么,位居中间的社区养老的外延和内涵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也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我理解,它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模式,在社区里,离家很近,同时又是一个养老院,承担着社区养老的功能,为社区的居家养老能够提供一定的登门服务项目,具有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双重功能。从而呼应了文件标题的后半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这次文件里正式提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概念,以前是把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分开的,将这两个概念合在一起,具有现实指导性意义。其概念主体模式还是居家养老,但社区要提供一些登门养老服务项目,这样既降低了老年消费者的成本支出水平,同时又提高了养老生活质量,文件甚至对登门服务项目都提了出来,比如,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等,那么,提供社区服务的依托就可以是建立在社区里的中小型养老机构,所以,这是一个重大亮点。

第五,“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涵义十分深远。“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这个概念提出之后,我觉得应该对居家养老的内涵和外延重新定位。91号文提出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丰富了居家养老的内涵,解决了居家养老的许多难题,降低了居家养老进行有偿服务的成本,它使居家养老这个概念“增值”了,植入了便捷化的内容,这为高龄化群体、失能和半失能群体的居家养老打开了一把锁,是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和制度创新,为此,91号文提出了“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的战略目标。我在很多场合都说过,居家养老是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战场”,即便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再高,社会化服务再发达,也是以居家养老为主,就是说居家养老在一个国家占90%以上,是基础和根本。我们不能吊起全社会的胃口,提出不切合实际的口号。因此,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根本。提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这个崭新的概念,就等于把居家养老给做实了做稳了。

第六,全力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91号文提出要“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那么,如何实现全覆盖?这是关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一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还要

猜你喜欢
服务质量居家养老
门诊服务质量管理的实践研究
养老生活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的提高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基于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快递服务质量分析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