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现实关照与理论维度

2017-01-25 07:21刘德林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政党建设发展

刘德林

(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现实关照与理论维度

刘德林

(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同志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执政理念,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反腐倡廉为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依归”的党建活动。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立足现实的党情、国情和世情,顺势而为,乘势而发,巩固了党在新时期的执政合法性,顺应了国家在新阶段的需求,破解了世界局势变化带来的冲击;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前承传统,关照现实,着眼未来,内容全面、思维缜密、理论深刻,从政治发展到国家发展再到世界发展。政治发展、民族复兴、世界和平成为习近平党的建设的诉求,突出了习近平党的建设思想的立意深厚与境界高远。

习近平;党的建设;治国理政;理论维度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自身建设,努力把党建设成为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对得起人民托付、配得起光荣称号的政党。毛泽东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1]习近平严肃地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在建党95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初心”,意在劝勉广大党员干部在变幻多端的时局下永葆本色和承担使命,就要重视党的自身建设;“继续前进”,意在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在风险多变的时代下前进才有出路,必须加强理论指导。

一、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现实关照

新时期党建工作的现实背景,第一,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处于和平时期,同时又处于全球化大发展时期,广大党员尤其一些党的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掉以轻心,工作上无所用心,组织上不安好心,致使党的执政形象和执政能力受到群众的质疑。第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一些隐含的结构性问题和矛盾逐渐暴露。第三,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强欲望膨胀,民族情绪不断提高。第四,世界格局在动荡中不断重组,美国一国独大的格局面临冲击,世界进入大国时代,多元格局正逐渐形塑。面临党情、国情、世情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的高度,着眼于党的建设,凸显了党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本色和宗旨。

(一)立足党情,不忘初心——习近平党建思想的出发点

历史方位的转变直接导致了基本党情的变化,党从筚路蓝缕的革命党发展到身经百战的执政党,革命时期的艰苦环境与简单工作方式已经与执政时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不可同日而语,这就造成了党员在思想上的松懈与麻痹;长时间的和平与发展,造成了部分党员骄傲自满、享乐腐化;部分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结党营私,搞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破坏党的团结,给国家的发展与安全带来了危害,这是加强党建工作的现实背景。

1.理想信念教育。没有伟大的理想就没有伟大的动力。毛泽东指出,对那些“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2]的同志,要加强教育。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教育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得软骨病。”[3]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梦就是党在新时期带领全国人民努力争取实现的理想。

2.组织制度建设。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习近平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党的各级组织是党的战斗堡垒,是党联系群众、发挥党的积极性、体现党的能力、展现党的形象的窗口。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在组织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承担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力量,“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5]

第一,制度是一种规范,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邓小平尤其重视制度建设,“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6]习近平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7]

第二,制度建设确保权力运行的公正与透明,避免权力使用的随意和任性,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习近平指出,制度建设不在多而在精,在于务实管用,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避免牛栏关猫,制度不能成为“橡皮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防腐倡廉和作风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条例,成为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紧箍咒”。

3.作风能力建设。党员干部的作风是社会的风向标,具有导向性。第一,党员干部作为党的形象代表,一言一行都事关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与地位,接受群众的监督与评价。习近平语重心长地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走向都具有重要影响。”第二,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是党员综合素质的体现,关系到党的宗旨、路线、方针政策能否有效执行,关系到党的群众路线能否落实,关系到党的生命力。第三,党员干部的能力是党的战斗力的体现,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是党执政能力的体现,是党员干部完成党和国家任务的前提。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

(二)着眼国情,惠及民生——习近平党建思想的落脚点

2014年新年前夕,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强调,将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8]改革为了人民,改革成果人民共享,这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追求。

1.疏浚民意通道。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官员由“人民公仆”变成“官场老爷”,官民之间渐行渐远,群众基础有所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工作能力,开展群众路线学习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两学一做”活动,目的都在于从思想上亲近群众,从组织上靠近群众,从工作上贴近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倾听群众献言献策,排解群众所急所忧。第一,线下疏浚群众信访渠道,线上开通网上信息通道,真正让群众的声音发出来,传出去,听得到,做到民意顺畅,民心稳定。第二,提高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能力,扩大群众献言献策的机会,构建社会监督平台,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国家社会的建设中来。第三,积极扶持社会力量的成长,构建公民社会,使政府与人民之间有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力量的支撑和平衡,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

2.解决民生难题。“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民本理念和民生为重的思想精髓。“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10]

3.满足国民期望。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升,民众期望也更加高涨,民族情绪有所增加。习近平指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人民的期待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1]第一,随着经济生活的提高,社会大众的见识和视野在开阔,对政治的期望,对政府的工作与服务具有更加合理的监督和要求。第二,社会大众对政治权利和权益的重视,要求党和政府在政治领导、社会治理、民生服务方面科学化、制度化、透明化。第三,整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上升,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高涨,民族情绪的膨胀,对内表现为强烈的民族崛起的呼声,再现历史上中华民族太平盛世的局面,期冀万国来朝的景象;国际舞台上表现为弘扬国威,用武力对付“一切来犯之敌”的简单思维。这一切都对国内政治建设形成极大的压力,促使党的建设尤其思想理论建设在满足和化解民族情绪及民族心理上有所提高。

(三)环顾世界,和平发展——习近平党建思想的至高点

1.谋求亚太地区稳定,睦邻友好。亚太地区由于历史原因、现实利益、领土边界、文化宗教、外部干涉等方面的原因,很难达成一致,纠纷和分歧导致亚太局势始终紧张,影响各国自身以及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往,给亚太地区建设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2013年10月7日,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习近平指出,亚太地区谋和平、求稳定、促发展的共同愿望没有改变,在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上升的历史趋势没有改变,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和潜力没有改变。就此提出三点建议,携手推动亚太共同发展,沉着应对挑战,着眼长远为亚太持久发展注入更大动力。[12]中国作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大国,在平衡和稳定亚太地区安全与稳定,发展与交往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一直奉行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奉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不当头、不称霸,这为亚太地区各民族各国人民经济发展、稳定、幸福创造了有利环境。中国尊重亚太各国的历史、国情、宗教文化,中国作为战争的受害国,充分理解和尊重各国人民的感情,本着“尊重历史,面向未来”的原则,与各国和平相处,致力于经济建设,共同建设稳定繁荣的亚太地区。

2.致力推动经济发展,互惠共赢。2015年11月20日,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题为《深化伙伴关系,共促亚太繁荣》的重要讲话,倡导与会各国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推进合作共赢,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时强调:“中国始终将周边国家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愿把自身发展同周边国家发展更紧密结合起来,同周边国家一道,携手开创全方位合作新局面,共建亚洲美好家园。”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便车”,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13]中国市场庞大,致力于经济发展,需求量大,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也给世界各国提供支持。中国的发展对亚太地区是极大的福利,为亚太各国创造了机会和利润。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疲软,中国以巨大的国内需求,为世界经济做出了较大贡献。为了提振经济发展和促进亚太地区共同进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规划,将会带动沿线各国经济发展,给各国人民创造就业和创业的机会。

3.推动世界和平发展,造福人类。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当今世界却不太平。地区争端时有发生,恐怖主义仍在肆虐,霸权思想还有市场,国家纠纷不时爆发,疾病与自然灾害多有蔓延,这些都干扰了世界经济发展和交流,给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生活带来沉重的灾难。

第一,中国一直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无论在何种条件下都不忘记世界人民给中国的帮助,也对世界各国给予极大的帮助,支持非洲地区的开发,对于非洲地区的医疗援助、贫困援助,向动乱地区派遣维和部队等。

第二,中国奉行发展合作的理念。2013年3月19日,在会见美国总统特别代表、财政部长雅各布·卢时,习近平提出:“中美联系紧密,利益交融。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时,习近平指出:“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共同发展。”展现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坚持和平发展,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

第三,中国不谋求地区霸权和一国私利。2013年3月19日,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

第四,中国积极承担国际义务和世界责任。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14]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和平发展建设事业,为世界和平发展献计献策。

二、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理论维度

习近平党建思想基于党的使命和基本国情,围绕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关注国内国际环境变化,充分展现习近平党建思想的现实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创新性、实践性与理论性。“展示了厚重的民族情怀与宽广的世界视野的跨界交汇,体现了形象的话语表达与深邃的理性思维的情理合一,凸显了鲜明的时代气息与沧桑的历史意识的时空切换。”[15]习近平党建思想继承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设思想,又从三个理论维度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党的建设思想。习近平曾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16]

(一)政党发展理论

1.政党发展的概念。政党作为一个组织,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生存、发展的纲领,提高成员素质,壮大组织力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政党发展是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政党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体现。“政党发展意味着一定政党体系的正向变迁,是一定政党体系适应社会、政治体系的变化而进行的自我变革,从而使自己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7]任何一个政党,无论性质如何,执政或者在野,都要回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革和发展。通过调整政党纲领、组织结构、规章制度、运行策略等来巩固党的基础,增强党的凝聚力。作为执政党,必须具备创新意识,才能有效应对社会变化。只有通过创新,不断实现向现代政党转型,才能使政党具有现代性而不至于僵化老化。[18]

2.政党发展的内容。政党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思想理论建设,组织成员建设和作风制度建设。第一,思想理论建设是政党的灵魂,是政党认同的基础;进步的思想理论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生命力。哈贝马斯指出,一种被正确理解的权利理论,要求有一种承认的政治;这种承认的政治,能够保护个体在他或她的身份认同得以形成的生活背景中的完整性。[19]思想理论的进步性是政党在政治竞争中获胜的先决条件,是扩大群众基础和增强群众归属感的前提。第二,组织成员建设。组织框架与成员构成是政党生存运行的肌体,科学的组织与高素质的成员,有利于发挥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和政党的战斗性。美国学者弗格森在其《组织与国民权力》一书中指出:“一切权力产生于组织,一切组织的目的,乃在谋求其权力。”[20]党员作为政党的基本组成要素,只有通过组织,才能发挥集体效应,形成一股强大力量。凡是加入政党以后,服从组织的制度规范和要求是必要的。“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21]“只有研究政党的组织,才抓住了政党问题的核心。”[22]党的各级组织是党的战斗堡垒,“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都变成工人协会的中心和核心。”[23]第三,政党一旦形成,就要有制度规范去约束成员。社会学制度主义认为,制度不仅具有对个体行为的制约作用,而且还具有教化与塑造作用。个体遵守制度规范,是这些规范已经通过各种社会化途径内化到每个个体的内心世界。[24]此外,制度还具有引导、激励作用。制度是政党的软实力,作风是政党的硬口碑,好的制度带来好的作风。“如果我们党没有极严格的真正铁的纪律,如果我们党没有得到整个工人阶级全心全意的拥护,那么布尔什维克别说把政权保持两年半,就是两个月也保持不住。”[25]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初就重视自身建设,从思想、组织、理论等方面不断丰富和提高党的管理水平和领导水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主要任务由领导全国人民革命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自身建设也不断调整,党的力量不断壮大,领导水平不断提高。“一个强大的政党能使群众的支持制度化。政党的力量反映了大众支持的范围和制度化的水平。凡达到目前和预料到的高水平政治安定的发展中国家,莫不是拥有一个强大的政党。”[26]

(二)国家发展理论

1.国家发展理论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人类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必须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必要的需要就是本身归结为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的需要。”[27]这种个人的需要是人类一切社会形式存在的前提条件,也是存在于所有社会的普遍性需求。人的需求随着基本生存状况的改变而改变,是多样的,而且是逐级发展的。“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28]

新中国成立初期,致力于解决一穷二白的问题。党的建设侧重于党员能力建设,增强经世治国的能力。这一时期的重点,寻找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初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有了初步的改善。随着社会财富的积聚,享乐之风开始出现,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超越了温饱阶段。人类的生产在一定的阶段上会达到这样的高度;能够不仅生产生活必需品,而且生产奢侈品,即使最初只是为少数人生产。[29]但是,许多社会问题随之出现,人民的幸福指数并不高。这一时期,党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和约束部分党员干部的权力寻租行为。

2.国家发展理论的目标。马克思认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30]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人们开始追求自我实现的人生目标。马克思鲜明指出,人类都有追求自身完美的天性,人本身永远是人类活动的最终目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地位的理想状态。“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31]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求,也是国家发展的最高阶段,为此,就需要现代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系列制度建设和思想建设作为保障。

3.国家发展理论的中国模式。近代中国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党带领中国人民一步步完成了两大任务,并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第一个目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第二个目标。在这两个目标基础上,按照“四个全面”的治国理念,争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近代以来的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和追求,这是国家不断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五个发展理念,这一切都贯穿在——中国梦这一伟大理想之中,是党的初心对国家需求的回应。

(三)国际角色理论

1.国际角色的概念。国家在国际交往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取决于该国的综合实力,也受到国际政治格局和政治秩序的影响。国际角色“提供一种潜在的力量去调和不同的分析层次并提供考量国际和国内变量相互作用的分析手段。”[32]国际角色也是国内政治的外在反应,是一个国家内在政策和纲领的国际表现。国际角色的确定,既取决于客观条件,也与主观选择紧密相关。[33]角色被认为是与特定的社会地位相联系,并在一定规范基础上产生的期望。[34]国际角色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根据自己实力和能力扮演的地位和希望获得的期望。由于国家的能力和地位主要取决于国内的经济、军事、政治及身份认同、民族主义和意识形态;期望则受到国际舞台上各国的接受和认可程度的影响。因此,一个国家的国际角色常常会出现内部角色定位与外国角色认可之间的差异。

2.中国的国际角色定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经济体量越来越大,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加速现代化建设,国内市场庞大,成为世界各国企业眼中的“大蛋糕”。在当前国际经济低迷的情形下,中国似乎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牵引,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国人民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全国人民热情高涨,信心满满,在应对周边国家的挑衅、西方国家的干涉、天灾人祸的袭击等复杂局势时,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坚强勇敢,突显了中国世界强国的地位。习近平在多个重要的国际场合不断阐述“合作”、“共赢”的理念,“世界”、“全球”的词汇屡屡被提及,中国已经全面走向世界,倡导“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并一再重申,“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35]三个“永远”,给世界各国人民吃了“定心丸”,中国人民不会因为从“强国”成为“霸国”。2015年9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再次发表演讲,向世界再次坚定表明:“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36]三个“永不”,打消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担忧,向世界宣示中国不会由“强国”变成“帝国”。总之,习近平在世界多个重要场合一再表明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世界共同体的构想,世界各国在潜意识里已经把中国当成“压仓石”。

3.中国大国角色的作用。从“大国”到“强国”再到“压仓石”,中国的国际角色不断升级变换,如何正确引领国内民意和正视中国国情,准确把握国际局势,科学贯彻党的路线纲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的制高点。中国的发展不会因为强大而改变党的既定路线方针,中国的发展也不会因为国际角色的变化而转变方向和方法。同时,中国的发展,既不能裹足不前,一劳永逸,要胸怀天下,放眼世界;也不能自得其乐,独善其身,要兼济天下,共享共荣。“将继续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坚定支持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一票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37]

“中国梦同亚非人民及其他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38]体现了习近平党建思想的世界情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高屋建瓴。面对国内外复杂局势,从党的自身建设出发,“中国继续推进反腐败斗争。我说过,打铁还需自身硬。这里说的打铁的人,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愿同国际社会积极开展反腐追逃合作。中国人民希望在这方面得到美国支持和配合,让腐败分子在海外永无‘避罪天堂’。”[39]中国梦就是世界梦,中国的发展建设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全面从严治党之全面,既是全方位、全领域。涉及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各级组织,更是全过程、全周期,开创了党的建设新常态。”[40]习近平党建思想基于中国国际角色的变化,是对世界局势和中国国情变化的通盘考虑和战略定位,彰显了习近平党建思想的高瞻远瞩和运筹帷幄的亮点。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57.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5.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

[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159.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6.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7]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3-01-23.

[8]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零一四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4-01-01.

[9][1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

[10]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N].人民日报,2013-04-11.

[12]倡导发挥亚太引领作用,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N].人民日报,2013-10-08.

[13]携手开创全方位合作新局面,共建亚洲美好家园[N].人民日报,2015-11-08.

[14]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N].人民日报,2013-03-20.

[15]高振岗.习近平党建思想的逻辑脉络与伦理特质[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02).

[16]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05.

[17]龚少情,孔凡河.政党发展:意蕴及其价值[J].社会主义研究,2008(05).

[18]夏行.改革创新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鲜明特征[J].学习论坛,2014(05).

[19][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74.

[20]Diamond Laryand RichardGunther,Political Partiesand Democracy,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Press,2001:25.

[21]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6.

[22]孔凡义.政党组织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J].浙江社会科学,2007(04).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9.

[24]余宜斌.从旧制度主义到新制度主义[J].兰州学刊,2007(07).

[2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4.

[26][美]S·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396.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5.

[28][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330.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3.

[30]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342.

[32]PhilippeG.LePrester,”Author!Author!Defining ForeignPolicyRolesAftertheColdWar,inPhilippeG.LlePrester,eds.,Role QuestsinthePost-CostWarEra,Mcgill-Queen;sUniversityPress,1997:6.

[33]胡键.中国国际角色的转换与国际社会的认知[J].现代国际关系,2006(08).

[34]LewisYablonsky,”AnOperationalTheoryofRoles”,Sociometry,vol.16.no.4.1953:350.

[35]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04.

[36][37]习近平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2015年后发展议程为新起点,努力实现各国共同发展[N].人民日报,2015-09-27.

[38]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07-10.

[39]习近平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N].人民日报,2015-09-24.

[40]王政堂.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时代要义[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5(06).

责任编辑:马树勋

D 261

A

1671-2994(2017)01-0057-06

2016-09-11

刘德林(1980-),男,安徽宿州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政治思想史。

猜你喜欢
政党建设发展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