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雅(陕西省西安市司法局副局长)
聚焦“七五”普法打造法治宣传教育“西安品牌”
刘伯雅(陕西省西安市司法局副局长)
随着“六五”普法的征鼓告罄,“七五”普法的宏图帷幕拉开,陕西省西安市在深入贯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努力建设法治西安的号角声中,以恪守法治西安建设为己任,在“七五”普法新征程中砥砺前行。
2016年10月《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全市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通过;11月《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转发〈市委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印发,《决议》和《规划》的正式出台,为西安市“七五”普法注入“强心剂”,明确了今后5年西安市法治宣传教育的总体任务及主要举措。西安市“七五”普法工作将着重打造法治文化西安品牌,推进双媒体覆盖实现“融媒体”普法立体构架,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四项举措,强化重点普法对象四位一体,形成点面结合多部门参与、上下贯通群众广泛支持的大普法格局,实现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依法治理进一步深化,全民法治观念和全体党员党章党规意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浓厚的目标,为全市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加快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过程中,西安市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紧紧围绕着古城文化特色主旋律,寓普法宣传于文化活动之中,把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融入历史、融入乡土、融入生活,打造具有西安地域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
根植古城,打造西安特色法治文化墙。西安市着力打造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深受群众喜爱的法治文化精品。推动基层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法治文化街墙(廊亭)等法治文化阵地升级。农民画是户县的一大特色,户县县委依法治县办、户县司法局依托户县农民画和浮雕,筹划设计了法治农民画和法治浮雕。农民画共24幅,总面积达300平方米。法治农民画的设计利用农民画夸张的手法,不断放大法治文化效应,使法治农民画成为户县群众接受法治宣传教育的常规平台。法治浮雕共11幅,总面积达150平方米,将国徽、法律条文等元素融入画面之中,增添了浓烈的法治氛围。
深挖底蕴,打造西安特色文化小镇。西安市依托图书馆、展览馆、纪念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推动法治文化与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乡村(街区)文化融合发展。阎良区武屯镇是商鞅的故乡,阎良区司法局在武屯镇建设商鞅法治文化广场,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法治小故事,展示商鞅变法的全过程,并在法治小故事中注入大量现代法治文化元素。阎良区正在把武屯镇打造成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法治元素与文化元素融为一体的具有西安特色的法治文化小镇。除了阎良区,西安市13个区(县)也正在根据自己的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小镇。
创新形式,打造西安特色法治文艺精品。西安市积极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法治电影巡演、法治书画展览等活动,积极创作推广法治动漫、短剧、栏目剧、微电影等法治文化作品,积极构建网上法治图书馆、视频站,实现法治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法治文艺精品。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西安市把法治元素融入具有陕西地域文化特色的秦腔之中,使人们在观赏秦腔表演时耳濡目染地接受法治的熏陶。
西安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优势的同时,将创新应用传统媒体和提升新媒体新技术运用相结合,综合提升法治宣传实效。“七五”普法期间,西安市将创新形式,在依托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依托“融媒体”平台实现法治宣传教育空间到空间的对接,空间到时间的飞跃,构建起系统化、立体式普法网格。
倾力拓展法治宣传广度。通过加强普法网站和普法网络集群建设,打造法治宣传教育云平台,形成法治宣传教育多种传播形式结合、多个普法对象统一、多项宣传内容并重的立体模式。通过运用微信、微博、手机普法APP、手机法治报、移动数字屏等平台,结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普法对象法律需求“因人而异”以及“因材施教”,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广泛宣传《宪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突出宣传党内法规和法治建设实践,实现法治宣传教育横向扩宽、纵向延伸。
努力提升法治传播速度。在扩宽法治宣传教育广度的同时,利用迅捷的网络传播途径,结合社会时事热点、突发性事件热评,宣传群众当前关心的法律知识,传播解决问题的合法途径,及时引导社会正面舆论导向。长期推送法治文化精品,通过互联网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能闻法治之声、时时能见法治之影,有效保证法治宣传教育不“一堂课”结束、“一阵风”吹过。
强力铸造普法实效高度。充分重视法治宣传的实效,通过“融媒体”平台把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成形象、通俗的图像、视频语言,让群众肯学、爱学、乐学法律知识,忠实崇尚、自觉遵守、坚定捍卫社会主义法治。同时,通过落实大众传媒的普法责任,指导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和手机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制作刊播普法公益广告,推出普法专栏和节目,传播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协调都市类媒体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法治宣传在公共场所的延伸覆盖,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真正让法治宣传教育接地气、有人气、成大气。
“七五”普法期间,西安市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强化五项法治宣传教育举措,更好地服务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主要服务抓好五项重点工作、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实现追赶超越发展,服务打造品质西安、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服务推进平安西安建设、加快城市治理法治化进程,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夯实基础,建立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全面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主体责任,健全以案释法制度。增加法治宣传教育在巩固和提升文明城市成果中的比重。坚持集中宣传和常态宣传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家宪法日、法律法规颁布纪念日和宣传月、宣传周等特殊时段和时间节点,多形式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和“三下乡”等时机,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
创新载体,强化实体阵地建设。在“七五”普法过程中不断丰富法治宣传教育理念,强化实体阵地载体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作用。推动基层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文化街和法治文化橱窗等公共场所法治宣传教育载体建设。充分利用公共场所LED电子显示屏、服务窗口触摸屏、公交移动电视屏,政府机关、社会服务机构服务大厅和服务窗口等推送法治宣传教育内容。
德法并重,坚持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相结合。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用法律的权威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以法治的力量推进道德建设水平提升,为法治西安建设创造良好人文环境。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建立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加强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建设,促进“尚德西安”和“诚信西安”建设。
普治结合,推进多层次多领域法治创建。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落实,深化“三官一律”进社区(村)活动,深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村(居)务公开、财务公开,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工作。到2018年实现创建工作全覆盖,2020年创建全国、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村)”20个。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七五”期间创建省级依法行政先进单位10个、依法经营模范企业10个、省级依法行政示范窗口10个。贯彻落实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法治创建要求,形成城乡、行业、区域联创共建机制,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全面提升整体法治创建工作水平,2018年创建省级法治区县8个,2020年完成全部创建。
西安市结合近年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增加了普通国家工作人员和城镇居民两类重点普法对象,同时把高等院校学生纳入青少年法治教育对象范畴,形成以增强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城镇居民四个重点普法对象法治观念为中心,以提升全民法治观念为目标的四位一体普法大格局。
突出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意识。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各级党委(党组)专题学习法律每年不少于1次,各级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习法律每年不少于4次,各级行政机关每年组织领导干部集体学法不少于3次。持续推进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学法考勤、学法档案、学法情况通报等制度。健全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党章和党内法规学习教育,有效提升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紧抓落实普通公务员学法用法。继续深化“法律进机关”活动,定期组织法治讲座、法治研讨会等。利用“12·4”国家宪法日、4月27日陕西省公务员学法日、法律颁布实施纪念日,围绕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来组织开展学法活动,推动经常性学法深入持续发展。在“西安市干部教育在线”、干部选学和“送教下基层”中加入有关法治内容,定期在市委党校举办示范培训班。广泛开展行政执法部门旁听行政案件庭审活动。严密组织各级国家工作人员“无纸化”学法用法考试,不断提高国家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全面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认真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实现从一般普法活动到规范法治教育的转变,从传授法律知识到培育法治观念、法律意识的转变。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开设专门课程、改进教学方式、开展多学科协同等方法提升课堂法治教育质量,充分利用主题教育、党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学生实践活动等来开展法治教育。深化“大学区校园普法”工作模式,完善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制度,持续开展秋季开学“法治教育第一课”“法律进学校宣传周”等活动,积极探索开展高等院校学生的法治教育。在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中不断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扎实提升城镇居民法治观念。大力加强对社区“两委会”成员、党员、居民代表、业主代表等对象的法治培训,不断提高他们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事务的能力。推广社区“法治课堂”普法模式,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广泛开展与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社区图书室丰富社区法治文化。坚持法治宣传与法律服务相结合,把常态化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作为弘扬法治理念、惠及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着力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吸引力和渗透力。深化“三官一律”进社区活动,提升广大城镇居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意识。
西安市“七五”普法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起点上,在坚持不懈的探索和耕耘中,书写全面建设法治西安的新篇章。
(见习编辑:贺 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