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胜三
关于地名文化的几点思考
◎ 王胜三
地名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目前,我国地名文化建设和保护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地名文化的发展现状与社会需求尚有较大差距,地名文化建设的系统性不强,地区发展不平衡,整体作用发挥不够,地名文化理论研究需要深化,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尚待全面推开,几个重要的问题亟需明确。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再回头审视地名文化的概念等理论问题十分必要。地名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含物质文化又包括非物质文化,是广义的文化概念。地名语词承载着本身形成的文化内涵,实体承载着不断积淀的文化内涵,两者构成了地名文化的全貌。地名语词的基本文化要素包括其读音、文字书写、由来含义和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的位置与范围等,涵盖了语言、地理、历史等文化知识,此外,还包括地名语词演变的历史沿革涉及的相关知识等。
地名实体文化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地名实体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包括地域开发和先民繁衍生息的历史渊源,地名文化积淀深厚的文物古迹,历史文化演进的历史人物与重大事件等。二是地名实体承载的地理文化内涵,包括地名指代的地理实体的地质与地貌特征、自然景观、人造景观、自然资源及经济特征等。三是地名实体承载的乡土文化内涵,包括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传统文艺、传统工艺与技能和传统饮食、服饰、民居等。地名语词文化属于语言文化范畴,是地名实体文化的标识,对于研究地名实体文化可以起到抓纲带目的作用,是地名文化的基本内涵;地名实体文化属于地域文化范畴,是地名语词文化形成、生存的环境,对于研究地名语词文化可以起到基础和深化的作用,是地名文化的外延。
地名与文化有着不能分割的关系,两者息息相关,共生同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情感、思想与道德、智慧与价值,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层面,地名正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层面。可以说,传统文化是地名文化的土壤,地名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折射,同时又反作用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
第一,传统文化是地名文化的土壤。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文化的差异会影响地名的命名。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成分不同,就会产生反映不同自然特征和民族特征的地名,不同的民族聚居区,又会产生反映不同语言、宗教、风俗特征的地名。博大精深的地名文化,特别是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命名原则和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中国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中国的老百姓始终都渴望能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因而在地名命名或译写其他民族地名时,常常选取兴、安、康、泰等吉祥的字眼,例如人们比较熟悉的兴安岭(黑)、兴平(陕)、安吉(浙)、泰安(鲁)等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思想等在地名中也有体现。儒家思想中有关孝悌忠信、福寿康宁等寓意的字,被广泛用作名首,如忠信(闽)、孝义(晋)、仁怀(黔)、义乌(浙)、信阳(豫)、礼泉(陕)等。古代阴阳理论中“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观点,也常用于地名命名,如衡山之南为衡阳,淮河以南为淮阴。
第二,地名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折射。地名是文化的镜像与载体,作为表征地理实体的文化符号,地名之中包含着重要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内涵,而这些往往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甚至是精神内核。透过一个独特的老地名,我们往往可以窥探到人们对特定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独到认识,甚至从中发现社会历史演变的踪迹。如果说城市是一座开放的博物馆,地名就是各种“陈列品”的说明书。以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为例,以淀、沟、渠、泉、洼、池、坑等为通名的地名,如海淀、苇子坑、泥洼等,反映了古代北京的水文地形特征;正白旗、正蓝旗、厢白旗、厢黄旗等以“旗”作通名的地名,留下了清军八旗制度的遗迹;板章胡同(昂帮章京胡同)、牛录坟等满语中与官职有关的地名,反映了民族接触的史实,体现出北京文化多元共存、兼包并容的特点。
第三,地名文化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具有反作用。地名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糅合着独有的属地特征与情感认同,更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地名文化在传播中具有很强的扩展和渗透功效,挖掘并传播地名所涵盖的历史与文化资源,有利于凝聚一定区域内人们的文化向心力,增强文化认同,传播地域文化。地名具有地理标识作用,它的变化相对缓慢,作为民族精神文化的结晶,地名文化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地名文化的意义在很多时候都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比如浙江省有个嘉善县,“嘉善”二字便与“地嘉人善”的乡风民俗有关。而当地更是充分利用了地名所传递出的乡风民俗,把这种历史与文化基因继承下来,想方设法弘扬地名文化中的“嘉”与“善”元素,对劝导当地人向美向善,对建设和谐社会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做好普查收尾阶段的地名文化收集。地名文化是地名普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地名普查不仅仅是要弄清楚地名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行政区域,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地名的历史文化。地名文化是地名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普查是肤浅的普查。在普查中深入挖掘地名语词文化和地名实体文化的内涵,全面掌握地名文化的性质、特征,单个地名和群体地名的文化价值,对深化地名理论、扩展保护种类和筛选地名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抓住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之机,认真开展地名文化资源调查、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是地名文化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在地名普查过程中,要注重地名文化信息的调查,全面、系统地普查各类地名及其属性信息,既要调查现有地名,也要调查已消失不用的地名。查清地名的拼写、读音、位置等基本信息,详细收集地名的渊源、沿革、含义等文化信息。对于已经消失且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名,要抓紧收集整理其地名属性信息、文化内涵和相关影像音视频资料,建立完备的历史地名档案资料。深入挖掘、系统整理、综合利用普查形成的地名文化资料,建立地名文化资源库和网络查询系统。编纂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地名图、录、典、志等普查成果。
第二,对地名用字、读音进行审定,保护地名文化。地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要以规范为基础。地名的读音书写涉及民族、语言、地理等众多因素,错译、讹传等地名读音书写方面的问题,会造成地名文化的丢失。为了确保地名文化传承与保护对象的准确性,要从源头上规范地名读音书写。
做好地名审音定字工作,应重点抓好以下四个环节:一是收集汇总环节。通过地名普查,对各类地名进行汇总,尤其是方言地名,在实地调查中做好标记,弄清其沿革溯源。二是制定名录环节。将普遍存在的方言地名与特殊的、个案的方言地名进行区分,编写、增补、完善方言地名录。三是专家论证环节。在对地名录仔细考证的基础上,通过召开审音定字和地名文化挖掘座谈会议等形式,由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四是官方审定环节。政府主管部门依据权限依法对地名读音用字进行审定,并及时公布。
第三,进一步加强地名文化宣传工作。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也是重要的文化形态,一个耳熟能详的地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历史掌故脉脉相承。地名文化建设离不开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全社会的共同支持。要使全社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地名文化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地名文化保护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就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地名文化进行宣传。
除了举办展示、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和在网络上开设论坛等常见方式外,有效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和渠道,特别是中央主流媒体,是宣传地名文化的重要途径。今年,民政部地名研究所与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电视台签署战略协议,合作拍摄《地名中国》大型纪录片,系列展现中国市、县、镇的地名价值、厚重历史和文化传承。这是国内首次以电影艺术的形式拍摄地名纪录片,宣传效果值得期待。
(作者系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