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亮 莫 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和基本方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与全球发展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实践的重大时代创新,为人类实现互利共赢发展又一次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时代完善新型国际关系建构、抒写人类共同发展新篇章,必须长期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践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践新特征要求。伴随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新征程迈进,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实现了从“和世界”(and the world)、“在世界”(in the world)向“与世界”(with the world)的关系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就是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与世界”时代。与此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也实现了和世界关系的紧密融合。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作为世界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密切与世界的有机融合,倡导国与国在国际上应该是和平的、平等的交往,世界上的事情要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着办,反对冷战思维、单极思维,即追求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成为新时代世界发展的主导潮流和必然趋势。
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这些历史性变革和历时性成就的最重大意义是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时代则赋予党和国家新的历史使命——完成“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的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也是世界人民的梦——中国的持续发展,“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2]世界的有力支持、配合也是寓于世界发展潮流中的中国梦实现的必要条件。“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3]坚定维护和持续促进中国梦与世界梦的良性交汇和不断发展,需要民主化的国际关系做媒介,而不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做导引。简言之,无论是新时代的新实践要求,还是历史的新使命新任务,都对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出了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响应这一要求的科学应答。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国际关系民主化实践的创新突出表现在,倡议“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4]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相互尊重为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基本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既是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新时代,也是世界各国紧密联系、日益生成为同一“地球村”有机总体中组成部分的新时代。在这样的新时代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坚持世界各国,不论其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同一“地球村”有机总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保持同一“地球村”有机总体的多样性、实现人类整体文明繁荣进步的重要主体。各国在国际政治关系、国际经济关系、国际文化关系等国际关系中,应相互尊重各自无论在发展道路、社会制度、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和具有的特性,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反对干涉他国内政。
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公平正义为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崇高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公平,即世界各国都有按照国际公认的基本原则、基本法律、基本体制,平等地实现自身发展的权利,平等地参与国际性或地区性的事务权利,也都有维护国际性和地区性的事务责任。没有国际公认的基本原则、基本法律、基本体制,只适用于一国,而不适用于其他国家。正义,即国际性或地区性组织、各个国家应讲公道话,办公道事,譬如在民族国家的主权独立上,反对一切干涉他国内政的侵略、殖民活动;在地区性或国际性危机中,力所能及地施以各种形式的援助;和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合作共赢为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同时是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议,面对新时代全球性的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5]世界各国需要同舟共济、共享机遇、共迎挑战,走对话取代对立、合作取代对抗、共赢取代单飞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才能“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6]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全球化时代密切联系的世界各国对变革不平等发展道路的要求。近代以前,人类虽然同样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中,但由于世界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对低下,各大洲、各地区实际上处于彼此孤立、隔绝发展的境地。近代以来,随着现代生产方式,尤其现代交通、科技的发展,既加速了各大洲、各地区之间的真正世界性交往,也形成了西方国家殖民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损人利己式发展观念。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伴随民族国家纷纷独立、新科技革命兴起、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世界已成为了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扬弃殖民发展、谋求共同发展,成为时代赋予世界前进的根本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坚持,各国、各地区同是一个地球村的重要成员,必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而不是把自身的发展建立在损害甚至压制他国的发展上。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发展道路创新的表现。第一,探索了国际合作新平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坚持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适合新发展理念的国际合作新平台构建,譬如2017丝博会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搭建增进合作交流的平台,“中国—欧洲中心”是对欧综合合作交往平台,面向特定国家精准引入本地产业转型迫切需要产业的浙江国际合作产业园平台等,实现了共同发展的新动力不断增添。
第二,推动了国际合作新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第三,探索了国际多边贸易体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通过支持以公平合理透明的规则为基础而非以权利控制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推动国际贸易的合法、良性、持续发展。
第四,重视推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注重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力度,致力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差距。
第五,提出了开放型世界经济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议积极探索自由贸易区建设,努力维护增长联动和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新体系要求。当代世界的全球治理体系是二战后发达国家基于强大实力、由其主导构建和维护它们利益的国际治理体系。这是一种不公正、不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21世纪以来,伴随新兴市场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尤其中国的和平崛起,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更加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成为新时代世界治理的发展大势。然而,西方发达国家处于治理中心、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处于被治理地位的国际格局却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既然“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7]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全球治理的体系构建,就必须适时地反映两者之间的力量变化,即全球经济、政治治理体系必须要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积极推动更加公正高效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全球治理的观念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反映这一观念要求的指导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全球治理体系的观念创新突出地表现为确立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第一,共商强调世界各民族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有资格和权利参与国际存在的政治纷争或经济矛盾。世界各国在国际合作上机会平等、权利平等和规则平等。反对或祛除霸权主义、利己主义等无视别国安全和利益的做法。主张国际社会通过共同协商形成全球治理的基本原则、领域、机制、前进方向。
第二,共建坚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共同实现互利共赢发展。反对搞“孤立主义”、“保护主义”,独善其身的开历史倒车行为。因为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展利益和面临风险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第三,共享推崇全球治理的规则要由各国共同制定,全球治理事务要由各国共同参与,全球发展成果要由各国共同分享。譬如全球经济治理上,共享坚持各国通过经济合作契合点的互联互通,实现互惠互利、双赢多赢;全球文化治理上,共享主张各国通过文明的交流、互鉴、共存,推进其文明的繁荣,实现世界文明的多样并存、多元发展。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秉持中国与世界密切互动的外交战略新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时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的时刻。这样的时刻,我们要如期实现目标,在对外战略制定上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第一,不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进行对外战略交往,必须继续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继续一往无前的奋斗,而不是忘却或背弃这个初心,出现精神懈怠。
第二,必须根据国内时代背景和国际复杂背景,相机制定对外战略。一方面,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内背景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新时代的中国发展已和当代世界高度融合为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另一方面,当今的国际背景是,“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10]因而,中国在新时代制定对外交往战略,既要顾及中国的新发展实际,也必须把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高度对接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诞生,既遵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使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实现了有机对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外交战略的创新表现。第一,更新了中国的国际定位。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另一方面,同时强调“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2]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3]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国际新定位,为我们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基本的国家背景。
第二,明确了中国外交的新目标。因为中国和世界在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已经高度融合为了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因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命运的同呼吸、共命运,是我国对外交往的新目标。进一步而言,就是要“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14]
第三,推进了中国的世界担当。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国内的侧重内向建设,中国的对外交往主要是和第三世界国家打成一片。改革开放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前,中国打开国门,设立了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但对外交往主要是参与世界。新时代下,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日益成为更加负责任的大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设想,因而创造性的彰明了中国的世界担当。
[1][2][4][6][8][9][10][11][12][1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
[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6.16.
[5]习近平.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N].人民日报,2015-10-08(1).
[7][14]习近平.加强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N].人民日报,2016-0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