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文化要担当起引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历史使命

2017-01-25 01:38孙兴杰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党史文化

孙兴杰

党史文化要担当起引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历史使命

孙兴杰

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党史文化以党的光辉历史为基础,既是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担负着引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历史使命。党史文化要担当起引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历史使命,必须大力加强党史研究,大力弘扬革命精神,大力宣传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紧跟时代发展,创新形式。

主流文化; 党史文化; 引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全党明确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对新形势下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了全面部署。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一、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发展状况

所谓主流文化,一般是指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所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是对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的文化形态,理当对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我们乐观。“主流文化”调查结果显示,在“人们对于主流文化的态度如何”这个问题上,只有35.3%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喜欢,心向往之”,却有45.6%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厌恶,有意规避”;[1]对“您认为主流文化边缘化现象是否严重”这一问题,55.7%的受调查者表示“严重”或“比较严重”。[2]这一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主流文化的某种缺失,处于被边缘化的危险。主流文化边缘化,必然导致社会低俗文化泛滥,其承载的错误价值观导致了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混乱、价值错位、文化迷失。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主流文化边缘化的状况呢?有73.6%的受调查者认为主流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主流文化缺乏现实关怀”;54.3%的受调查者认为“宣传得多,说教得多,难以打动人心”。[3]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主流文化不管是在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脱离了群众,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主流文化的重塑与回归,必须对症下药,从内容、形式上入手。在这些方面,党史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主流文化的重塑与回归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引领的作用。

二、党史文化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发展中的使命

广义的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创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党在各个发展阶段在领导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宗教、教科文卫以及自身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经验、教训等等,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结晶。狭义的党史文化主要是对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进行的伟大实践的记述、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创作的文化艺术作品,包括党史基本著作、党史研究的理论成果,以及党史题材的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曲艺、诗歌、舞蹈、美术、摄影等等。

2010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了党史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即党史研究、党史知识学习、党史宣传、组织党史纪念活动、党史资料征编、党史遗址保护。这六项任务,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因此,不管从党史文化的内容还是从党史工作的任务来看,党史文化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必然体现执政者、执政党的理论、理想和理念。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党史文化以党的光辉历史为基础,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理当大力弘扬党史文化,以增进人们的爱国情怀、培育人们的高尚情操、铸就人们的创新精神,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源泉,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都十分注重总结历史经验,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成长壮大,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早在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指出:“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4]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学习必须联系中国革命的历史,这样就能了解党是怎样领导革命的,了解毛泽东同志有哪些功绩,使大家知道中国革命是怎样成功的。”[5]邓小平认为,对我们党来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6]江泽民同志多次号召全党要学习党史,他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7]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10月22日写给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信中指出:“我希望各级党委重视党史工作,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后,胡锦涛亲自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重温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他强调,“发展新的事业、开创新的局面,更需要总结、研究历史经验,做好以史鉴今、以史育人的工作。”[8]

早在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中央就号召参加长征的同志写回忆录,编印了《红一方面军长征记》。1937年5月,中央军委成立了“红军历史征编委员会”。在延安整风期间,为了使党的高级干部学习和研究党史,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1941年编印了《六大以来》,1942年又编印了《六大以前》,两书共收录党的文献700余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等根据地编辑出版了多种《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选》。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史的研究和编纂出版一直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程,编辑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党史著作,既有权威性的党史基本著作《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二卷,也有纪实性的《红旗飘飘》《苦难辉煌》等等。

在党史研究的基础上,以党史为题材和背景的文学艺术作品、影视剧作品更是层出不穷。1964年创排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就是一部歌颂党的奋斗历程的艺术精品。《白毛女》《长征组歌》《青春之歌》《红岩》《南征北战》《闪闪的红星》《西安事变》《开天辟地》《南昌起义》《周恩来》《焦裕禄》《八路军》《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开国大典》《人间正道是沧桑》《建党伟业》等一大批文学、戏剧、美术、电影、电视剧作品,以党的历史、党的领袖人物和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先进模范人物为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讴歌党和人民的丰功伟绩,构成了中国文化创作的主旋律,引领着中国的主流文化,成为各个时期广大文学艺术家浓墨重彩进行创作的主要方面。无论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还是从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角度,基于党的光辉历史和党的优良传统的这些精品之作,都是最生动的教材,最宝贵的资源,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对于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党史文化引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使命担当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的主流是积极的和健康的。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给人们的思想带来很多积极因素的同时,也使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乘机而入;我国长期存在的封建残余思想和历史遗留的各种愚昧落后意识也沉渣泛起,诱发了拜金主义、自由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加紧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目前,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明显提高和日益多样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也在不断增强,这些都是主流文化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挑战和考验。在这种形势下,党史文化必须积极应对形势的变化,担当起引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历史使命。

党史引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具有天然的优势,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当前,我国正面临着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巨任务,这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服务的中心。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服务的对象。文化为人民而生,文化作品的内容取材、思想立场、主张观点、文化形式等,都必须以人民利益为宗旨、以人民正义为依据、以人民拥护为标准、以人民幸福为方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史文化的中心和主体就是人民群众。党史文化引领主流文化,就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和主体,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主流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党史文化要担当起引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历史使命,必须大力加强党史研究,用事实揭示真相,用党史的精品之作占领市场。通过党史研究及其成果的编撰、出版,可以使人民群众知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必然性,从而使党和全国人民坚定马列主义信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使人民群众知道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的艰难历程以及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使人民群众知道革命领袖人物的高风亮节和英模人物的优秀品德,使全党和全体人民树立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践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同时,党史研究的成果,不仅仅是党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文学艺术家进行再创作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文化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党史文化要担当起引领主流文化的历史使命,必须大力弘扬革命精神、大力宣传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90多年来,我们党培育和创造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涌现了像李大钊、方志敏、夏明翰、杨靖宇、刘胡兰、赵一曼、董存瑞、江姐、王进喜、雷锋、焦裕禄、钱三强、邓稼先、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宋鱼水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党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这些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所展现出的伟大品格和崇高风范,同当今某些人的拜金主义、自由主义、利己主义特别是腐败现象形成鲜明对照。人们从党的光荣传统中,从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身上,可以学到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这些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也是近年来以党史题材为内容的《复兴之路》《苦难辉煌》《时代先锋》《潜伏》《建党伟业》等展览、党史著作、电视专题片、电视剧、电影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重要原因。只要我们选好内容、把握好切入点,就能创作出既叫好又叫座,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主流文化作品。

党史文化要担当起引领主流文化的历史使命,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创新形式。因此,主流文化要被人民群众接受,必须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文化生产、传播等手段的变革,运用先进技术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不断创新文化的传播方式、表现形式,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党史文化传播体系,提高传播效率,丰富传播手段,增强文化产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党史动起来、亮起来、活起来,使党史文化的传播触动心灵深处。目前,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大部分省、市、县党史部门已经开通了党史网站,一部分还开通了党史微博,吸引了大量的“粉丝”,极大地扩大、深化了党史文化的宣传效果。有的党史部门采用了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动漫、影视形式宣传党史文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此外,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以及宣讲团、报告会、记录片、专刊、专栏等形式,切实做好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和重要党史事件纪念工作,大力开展红色旅游,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党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形成的革命精神和奉献精神,也是拓展党史文化阵地,创新党史文化载体,丰富党史文化内容,提高宣传实效的重要手段。

[1][2][3]谁“绑架”了主流[J].人民论坛,2010(24):14-15.

[4]毛泽东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9.399.

[5][6]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83.381.234-235.

[7]江泽民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6.

[8]卷首语[J].党史博采(理论),2007(5).

(责任编辑 胡爱敏)

孙兴杰,中共济南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处处长(邮政编码 250099)

D23

A

1672-6359(2017)03-0009-04

猜你喜欢
党史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百年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4 月党史上的今天
党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