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庆祥
曾几何时,当开车还是绅士玩意的时候,不限速道路是文明和技术的象征,现在世上的不限速道路越来越少……
从报章上读美国大选的新闻,民主党初选中一直领先的希拉里,在“铁锈带”的州失利,所谓“铁锈带”是把“Rust Belt”直译过来,相信多数人对这个名词没有太大的感觉,如果你和在下一样从事制造业则另作别论。Rust Belt所指的是美国中西部地区几个百年以来以钢铁、采矿等传统工业为主的几个州,20世纪中业以后工业开始往低成本地方转移,这些地区的工业没落,被称为Rust Belt。这是我出差最多的地方之一,早期他们把零件部门关掉转到中国采购,美国只做成品装配,到后来装配线都搬走了,技术高的公司还能剩下研发和物流部门,更多的是关门大吉。Rust Belt这个名称的背后有无限唏嘘,我跟客户聊天从不会提。这几年去这边的次数少了,但每年总有一两次,这些地区地大人少,交通不便,最好的方法是租车自驾。美国公路标志清晰,在还没有GPS的年代,单靠租车公司提供的粗略地图,到目的地附近的油站买一张当地的详细地图,问一下当地人便能找到目的地。现今科技进步,有了GPS过程反而缺少了人情味。德国也是我经常出差的地方,但却从没租过车,因为那边的铁路很多,直至最近一次,由于要走几个地方,又跨周末,于是选择租车。在德国几天下来,开了一千多公里,感觉像重新认识了这个国家,也重新认识驾驶。
德国的无限速Autobahn闻名已久,我一直以为是笔直宽阔多行车线的超级公路,但其实除了在大城市附近的公路外,大部分都是只有两线,跟国内的跨省公路差不多。德国境内多山,公路也不见得特别平直,周五下午,我从汉诺威回柏林,下午三点过后下班回家的大军开始涌现,天雨路滑,路上还偶然有意外塞车。这样的路况,跑毕三百公里不用四个小时,比我预计快得多。在德国开车比在国内和香港都愉快得多,原因很简单,第一,那里没有马力不足、超载慢行的货车,他们的货车巴士都很快。第二,除了超车外,其余时间大家都在慢线走。第三,那里的司机不会八卦,遇上塞车,他们不会下车往前看看发生什么事,到车龙蠕动才拼命跑回自己的车;对面撞车他们也不会慢下来观看更不会拍照分享到朋友圈。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文明驾驶,德国人只做不讲。
周六难得休息一天,我去德国北部沿海一个名叫Lubeck的古镇逛,这个地方有点来历,是欧洲北部第一个被列入文化遗产的古镇,从柏林到Lubeck要开三百公里,这段Autobahn驾驶对我来说是很新的体验。离开柏林的环城公路不久便看到一个交通标志,圆型白底黑边中间有一条从右上往左下方的黑色实线,是车速限制终止的标志,即不限车速。这个标志年轻一代的香港司机不会懂的,因为香港几十年前已取消了这个标志,笔试也不会考。国内还有类似的标志,但中间的斜线是虚线,表示一段特别慢车速的路段结束,车速限制回复到之前的较高车速。目前世界上不限车速道路,就只有德国和澳洲的个别省份。那天交通畅顺,路上大部分的车时速都在140公里到160公里之间,快线偶尔会有一些时速两百多的车飙过。听起来好像很刺激,其实不然,驾驶时不用分心看速度表,不用担心摄像头,把精神集中在路况和避让,感觉反而更从容。我开始明白习惯开日本的我,为何坐上德国车一定会顶到头;为何德国车的后视镜总是那么细小;为何德国车操控总是重一点。因为德国的汽车是需要长时间快跑的。我们对马力的认知往往只在于加速感,能推背的、让人脖子痛的才算是力量,这只因为我们很少有机会高速行驶。快跑时发动机的力量是用来应付风阻的,空气阻力是跟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时速160km/h所受的阻力就是时速80km/h四倍,高速度快跑,发动机要倾全力对抗风阻,虽然坐在平稳的车厢内什么都感觉不到,但其实这时候每个轴承、每颗螺丝、每个支架,驱动轮胎的每寸橡胶都在发挥全力,外驰内张达到平衡是一个很美妙的境界。我连续快跑一个小时,心境出奇地地平静,发动机声、风声彷佛越来越微弱,我甚至感觉到自己的心跳越来越平缓。
曾几何时,当开车还是绅士玩意的时候,不限速道路是文明和技术的象征,现在世上的不限速道路越来越少,文明的事情总是没落后才会被称为文化遗产,衷心希望这个不限速度交通标志不会成为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