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开睿+姚君
摘要:文章按照理论视角、变量估计、影响机理与实证结果三个部分对文献进行梳理,一是按照竞争—脆弱和竞争—稳定两大视角总结了已有研究中的理论文献;二是总结了文献中对于银行竞争度与银行稳定性的计量指标选取;三是总结了实证研究中出现的房价波动渠道、多元化业务渠道、效率绩效渠道以及决策行为渠道等四个银行竞争度对稳定性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并对相关实证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最后,文章就当前已有研究普遍存在的不足,并且结合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银行竞争;影响机理;银行稳定性;系统性风险
一、 引言
关于银行竞争是否有利于银行以及整个金融系统稳定性的讨论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这一问题也因其与金融系统性安全紧密相关而为金融监管机构所关心。回顾相关文献的历史脉络,长期以来在许多国家,银行竞争一直被视作银行不稳定和经营失败的诱发因素之一。不过也有反对的观点认为银行不稳定性更多反映的是监管失败和市场纪律的无效,而非银行竞争的过错。Padoa(2001)认为如果银行能经受住市场竞争带来的考验,那么它们在面对危机的冲击时会更加灵活、从容。时至今日,学术界仍旧无法在银行竞争与稳定性关系的问题上形成共识,但相关理论与实证文献关于银行竞争对银行稳定性影响机制的不同角度的分析研究依然能为我们研究问题带来启示,为此本文对国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望能为国内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二、 理论视角
1. 银行竞争—脆弱视角。银行竞争—脆弱视角也被称作银行集中—稳定视角,基于本视角最为传统的理论是“特许价值假说”,竞争程度较低市场中的银行拥有高市场势力,并且依靠制度保护下的“特许价值”获得租金,该假说认为由于银行破产的机会成本是特许价值的递增函数,所以特许价值的增大抑制了银行追逐风险资产的动机。同时也有从其他角度支持该视角的理论文献,Hellman 等(2000)认为集中度更高的银行市场是一个共谋市场(Collusive Markets),银行从市场中获得的超额利润收入可以减轻银行受到危机的冲击,同时也抑制了银行业务人员承担过高风险的动机。Keeley(1990)提出在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银行业市场,银行业务人员及其所代理的股东的收入均会被竞争削弱,而这更鼓励业务人员去承担高风险。Allen等(2004)则认为在竞争程度更高的市场下,银行的风险暴露于更为紧密的同业联系之间,一旦发生负面冲击,多米诺骨牌式的系统性危机会降低银行稳定性,Allen等(2004)的研究假设市场是完美的,所有银行均为价格接受者,因此个体银行的体量与整个市场相比较小,此时没有银行有动力为陷入困境中的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这导致系统性流动性危机继续扩散。Broecker(1987)、Nakamura(1993)、和 Shaffer(1998)也提出支持竞争—脆弱视角的观点,他们的研究把重点放在银行信贷筛选机制上,银行之间的竞争削弱了各家银行的信息筛选机制,认为竞争的银行市场恶化了逆向选择的问题,而低质借贷者获得信贷的概率是银行数量的递增函数,因此竞争程度上升导致银行市场整体的信贷质量下降。
2. 银行竞争—稳定视角。与前文的竞争—脆弱视角相对立,许多学者也支持银行竞争促进了银行稳定的观点,并提出了相对应的理论。Boyd 等(2005)提出在竞争不够激烈的信贷市场,借贷利率越高,借款人的风险承担越高,这会导致更高的违约率,进而发展为系统性危机,该研究认为由于大型银行会认为发生危机时,政府机构会考虑其系统重要性而提供帮助,所以高度集中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导致更多的追求风险行为。Caminal等(2002)提出银行竞争与银行稳定之间存在着不确定的关系,并通过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模型推演得出高度集中银行市场并非危机发生的概率更小,该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完全垄断市场中银行比在竞争市场中更容易发生破产危机。Perotti等(2002)的研究提出另外一种解释,将市场势力作为银行之间动态策略交易机制下的一个内生变量,而由于银行对存在自身市场势力下降的预期(即可能发生制度改革或者银行准入门槛下降),短期内通过投机性的借贷最大化自身利益,进而损害银行整体的稳定性。Martinezmiera等(2008)在Boyd等(2005)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理论分析,该研究认为Boyd的研究关注了竞争产生的“风险转移”效应(Risk-shifting Effect),即竞争降低了借贷利率,进而降低了贷款违约概率,而Martinezmiera的模型中考虑边际效应(margin effect),即竞争降低了借贷利率,同时降低了银行的贷款利息收入,进而银行由于缺少覆盖风险的收益,整体风险增大,该研究综合了两个效应,得出银行竞争度与银行稳定性的相关性呈U型曲线状。
三、 变量估计
1. 竞争程度变量的估计。国外学者已使用了多种计量方法来表征银行竞争程度,其中包含市场整体竞争度和个体银行市场势力两个层面。Keeley (1990)使用托宾Q比值来间接地表示银行竞争度,之后学者们的重点转移到研究直接表示银行竞争度的变量。Gan (2004)使用银行业内包含的银行个数作为竞争度的计量变量,Beck等(2006)使用了银行集中度比例,而Boyd等(2010)选用在产业经济学研究中较多使用的赫芬达尔指数来表示竞争程度。在监管机构方面,由美国司法部制定供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和美国财政部货币监理局(OCC)参考的横向并购指引(Horizontal Merger Guidelines)中使用赫芬达尔指数和集中度比例来衡量金融机构的竞争程度,并且在该指引中特别指出,监管机构在对并购交易进行反垄断初步判定的时候,应当依照赫芬达尔指数做出相应决定。以上几个指标均为从市场层面描述竞争程度的指标,Fernandez de Guevara(2005)使用勒纳指数来研究欧洲银行业的市场结构,Berger等(2011)建立勒纳指数来描述银行个体层面的市场势力大小,表示产出价格对于边际成本的偏离,勒纳指数在0到1之间变动,依据该变量来研究银行竞争程度对于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2. 银行稳定性变量的估计。从各类实证文献看,对银行稳定性的计量主要是运用银行风险指标来反向表示。Berger等(2011)提出三类衡量银行稳定性的变量,分别为不良贷款总额占总资产比例,还有表征银行整体风险的Z-score,以及权益资产比。其中Z-score是研究者使用最多的变量,由(Roy,1952)提出,可以表示个体离破产的距离,具体计量方法如等式(1)所示:
等式(1)中ROA为资产回报率,E/A为权益与总资产比,(ROA)表示资产回报率的标准差,Z-score越大,则银行稳定性越强。值得注意的是,Z-score作为一个绝对度量指标,无法体现个体银行的风险配置能力,即拥有相同Z-score的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资产比例可能完全不同。
除了计量个体银行风险的指标外,也有学者就系统稳定性衡量指标进行了研究。Segoviano等(2009)对银行系統稳定性的衡量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它把银行稳定性衡量指标定义为能够包含以下三部分的量化指标:(1)整个银行体系内共同面临的系统性压力;(2)个体银行之间的压力情形;(3)个体银行面临的压力与行业系统性压力的联系性。
四、 影响机理与实证结果
1. 影响机理。在银行竞争—稳定和竞争—脆弱两个理论基础上,有文献对银行竞争度影响银行稳定度的影响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不同的影响渠道。
(1)房价波动渠道。Atkins等(2016)以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为研究背景,将房价表现作为银行竞争与金融稳定性的传导中介,对银行竞争在金融危机中通过房价波动影响金融稳定性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该研究以次贷危机的发生作为时间分界点,分别检验了银行竞争在次贷危机前后对于个体银行的违约风险、抵押借贷利率和房屋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银行竞争更为激烈的州,有着更多的被银行拒绝的抵押贷款申请,而这体现了更高的信贷标准。结果也同时表明银行竞争程度较低的州,由于不够严格的信贷审批标准,房价出现了明显的泡沫现象,该研究认为银行更高程度的竞争有效地维持了金融稳定性。
(2)决策行为渠道。Bushman等(2016)首先依据已有文献,确定三个主要的决策行为影响个体银行风险度的渠道,然后通过实证检验得出更高的银行竞争与更低的信贷审批标准、更不及时的预期贷款损失的会计确认和对于非利息营业收入的依赖呈正向相关性,表明通过这三个渠道,更高的银行竞争度恶化了银行稳定性。
(3)效率绩效渠道。Klaus 等(2014)采用了能够反映绩效对于成本变化弹性的银行竞争表征变量-boone指标,而该变量可以捕捉到银行竞争度与银行效率的联系,通过检验boone指标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可以获得银行竞争度通过效率影响银行稳定性的作用机制。为了避免金融危机后政府对银行救助所导致的扭曲,作者采用了金融危机之前欧洲主要经济体的银行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主要实证结果表明银行竞争度显著地通过效率渠道促进了银行稳定性,研究还发现银行资本与盈利能力随着竞争度的提升也同时提高,而不同特质的银行对于竞争度反应也有差别,自身能力较弱的银行从银行竞争度的提高中获益更少。
(4)多元化业务渠道。Amidu(2013)研究了银行竞争度、多元化业务与银行稳定性三个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作者采用了55个发达、发展中国家的978家银行2000年~2007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该文采用勒纳指数来衡量个体银行的竞争度,使用HHI指数(Herfindahl Hirschman Indices)来测量各家银行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的多元化程度,以及Z-score指数来衡量银行稳定性,实证结果表明银行竞争度促进了银行稳定性,其作用机制为银行在更为具有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下,以多元化资产配置作为回应策略,进而促进了银行的稳定性。
2. 实证结果。基于银行竞争—脆弱和银行-稳定两个基础理论视角,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有大量文献的结论支持银行竞争-脆弱视角,Berger(2011)分别采用不良贷款率、Z-score和权益资本比来表示银行的稳定性,用勒纳指数表征个体银行的市场势力,以23个发达国家的银行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市场势力更高的银行有着更小的风险暴露,即银行稳定性更好。Beck等(2006)检验了69个国家的银行的20年数据,结论显示市场结构更为集中的银行系统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更小。Levy-Yeyati等(2003)采用H-statistic作为银行竞争表征变量,对拉丁美洲8个国家的数据分析得出随着银行业竞争度上升,银行业稳定性随之降低。Turk-Ariss (2010)使用勒纳指数衡量银行市场势力,用Z-score表示金融稳定性,数据来自60个国家的821家银行,实证结果显示个体银行市场势力增加有助于金融稳定性。Beck等(2013)发现银行市场势力与银行稳定性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性,并在分析不同国别的异质性时,发现监管体系与制度特征对结论产生影响。
亦有许多文献得出支持银行竞争-稳定视角的结论,Schaeck等(2009)采用非结构化的H-statistic作为银行竞争度的表征变量,基于45个国家于1980年~2005年的银行数据,研究银行竞争度对于危机的发生以及危机发生前的时间长短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银行竞争度提升减少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延长了危机触发的时间,说明银行竞争促进了银行业稳定。
Anginer等(2013)使用银行层面竞争度和关联度的计量指标,发现银行竞争度与银行系统稳定性之间存在着正向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更激烈的银行竞争促使银行去承担更为多元化的风险,从而使得银行系统更能承受系统性危机的冲击,而在监管与制度效应分析中发现,监管能力较弱、政府拥有银行产权高以及对银行实行政策保护的国家的银行系统更为脆弱。
五、 研究展望
本文按照理论视角、变量估计、影响机理与实证结果的结构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从内容来看,既包含了理论推演,也有实证检验分析,总体上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给出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从结论来看,不同学者之间依然无法就本问题达成共识,结论分为竞争—脆弱和竞争-稳定两大视角。综合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以下展望:
第一,目前大多数文献采用的银行稳定性变量为Z-score,但是由Z-score的构建原理看,其捕捉的更多是偿付风险(insolvency risk),而对于表征银行稳定性来说,需要的是能衡量银行所面临的全面风险(aggregate risk)。在未来研究中,特别是针对中国国内的研究,应当充分考虑中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的特殊性,在构建全面风险指标时,应当包含新市场环境下出现的风险如流动性风险。
第二,当前中国银行业的渐进化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对于商业银行“靠垄断赚取超额利润”的说法在媒体屡见不鲜,虽然媒体观点有言过其实之处,但民营银行的设立以及商业银行退出机制的逐步完善等都预示了我国商业银行环境将会变得更加开放、竞争。因此在这样的新环境下,如何将监管政策和制度因素纳入分析,以更有效地对政策实施与制度改革进行后续评估工作,将会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Allen F, Gale D.Competition and Financial S- tability[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 Banking,2004,36(3):453-480.
[2] Allen F, Gale D.Comparing Financial Systems[J].Mit Press Books,2001,1(2):209-215.
[3] Ariss R T.On the implications of market power in banking: 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0, 34(4):765-775.
[4] Anginer D, Demirguc-Kunt A, Zhu M. How does competition affect bank systemic risk?[J].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13,23(1):1-26.
[5] Amidu M, Wolfe S. Does bank competi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lead to greater stability? Evidence from emerging markets[J].Review of Development Finance,2013,3(3):152-166.
[6] Atkins B. Bank Competition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Evidence from the Financial Crisis[J].Journal of Financial & Quantitative Analysis,2016,51(1):1-28.
[7] Broecker T.Credit-worthiness tests and interbank competition[J]. Discussion Paper Serie A,1987,58(2):429-452.
[8] Berger A N, Klapper L F, Turk-Ariss R. Bank competition and financial stability[M]. OECD,2011.
[9] Bushman R M, Hendricks B E, Williams C D. Bank competition: measurement, decision-making and risk-tak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6,54(3):777-826.
[10] Beck T, Demirgü?-Kunt A, Levine R.Bank concentration, competition, and crises: First results[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6,30(5):1581-1603.
[11] Beck T, De Jonghe O, Schepens G, et al. Bank competition and stability: Cross-country heterogeneity[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13,22(2):218-244.
[12] Boyd J H, De Nicoló G. The Theory of Bank Risk Taking and Competition Revisited[J]. Journal of Finance,2005,60(60):1329-1343.
作者简介:殷开睿(1991-),男,汉族,江苏省盐城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金融风险管理;姚君(1980-),女,汉族,江苏省无锡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金融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