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隽
宗庆后承认娃哈哈这些年的创新能力是在退步,除了占据营收近四分之一的营养快线外,缺乏更多“爆款”产品,没有跟上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
谁也想不到,2016年的岁末会诞生一批企业家网红,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就是典型的一个。
2016年12月22日,社交圈一张宗庆后出行坐高铁只买二等座的照片刷屏;12月25日,宗庆后上电视节目,他不客气指出马云的最新观点“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资源、新技术”,“除了新技术以外,其他都是胡说八道!”
显然,旧首富宗庆后VS新首富马云,快速消费品行业代表娃哈哈VS“互联网+”代表阿里,是一个上头条的话题。
不当首富的4年
在中国成为首富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像宗庆后那样靠卖2块钱一瓶纯净水的方式是一般人都不愿意尝试的。
从1987年宗庆后贷款14万元踏上创业路,到现在拥有全世界最快的灌装水生产线,宗庆后和娃哈哈一样创造了奇迹。
但是,从2012年娃哈哈首次出现营收“负增长”开始,宗庆后不但失去了首富的地位,他一手缔造的娃哈哈也陷入了增长焦虑之中:主业的颓唐、多元化试水的失利。
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报告》显示,2015年娃哈哈营业收入494亿元,相较于2014年收入减幅超过200亿元。
2016年娃哈哈的业绩甚至被媒体形容为“断崖式下跌”。
其实,早在2010年时,宗庆后就公开表示要“再造一个娃哈哈”,并且进行了多元化尝试。例如在2012年,斥资17亿元投资娃欧商场,一度成为宗庆后寄托娃哈哈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该商场定位于满足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趋势,销售知名度较低的欧洲品牌,甚至还计划5年内在全国开设100家连锁店。还有试水童装、乳业、酒业,重金砸向商业零售等等。
宗庆后的打法思路是利用过去积攒沉淀的品牌和渠道优势,嫁接到新进入的产业方向上,以快速实现多元化突围。
“没关系。怎么说我都没关系,反正自己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宗庆后很坦率,他说,“业绩确实有点下行,但现在政府把互联网管住以后,我这个业绩又在回升了。”
老江湖不怕野蛮人
显然,老江湖宗庆后还是很淡定的。但是宗庆后承认娃哈哈这些年的创新能力是在退步,除了占据营收近四分之一的营养快线外,缺乏更多“爆款”产品,没有跟上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同时,饮料行业仍然有着创新潜力可挖,该怎么挖潜则正是娃哈哈多元转型要思考的问题。
他认为,互联网上的谣言对娃哈哈产生很大影响,涉及主要产品爽歪歪、营养快线等。“从避孕套说起,一直说到喝了以后会得白血病,这些骇人听闻的谣言,要换了一个企业肯定就倒闭了。”宗庆后说。
2016年,无论是万科还是伊利、格力,都经历了险资举牌,对此,宗庆后表示,娃哈哈不是上市公司,当有野蛮人敲门来收购其股权,他认为也没有关系。
“他没有本事来领导这个企业,下面的员工也不会听他的,我照样干我自己的。哪怕他占了再大的股权,可能也没有话语权,还是要听我的。”宗庆后说。
2017年能否告别负增长
此前,宗庆后关于“当前做实体经济太难、投资成本高,国家应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降低企业的税费”的言论让人再一次对娃哈哈担心不已,这个饮料帝国在新的一年能否重振雄风?
其实不仅仅是娃哈哈,整个快消行业在2016年都在低谷徘徊。许多行业龙头在2016年都放慢了脚步:奶粉新政令配方奶粉品牌都勒紧了腰带,最受欢迎的快餐方便面的销量都在下滑,甚至外企可口可乐也宣布开始减糖迎合消费者,更有恒大卖了整个快消条线,挥挥手说再见。
零售咨询机构凯度发布的《中国快速消费品互联网B2B市场报告》显示,体量过万亿的中国快消品传统通路生意高度分散,尽管目前快消品B2B平台渗透率低,但在平台快速扩张及资本涌入的情况下,截至2016年11月,市场共诞生70多家快消B2B平台,获得了50多亿元的投资,预计整体规模在2018年将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
“电商对零售业有冲击,但我所在的这个行业电商最后是做不了的,因为电商搞了半天,也没有对它有什么太大威胁,有点影响而已,而不是取代。”宗庆后说。
他认为电商还是得跟线下结合,因为送货的成本太高了。“无非现在没有对电商收税,实际上电商的成本比线下的都高,所以现在电商也在萎缩,实体的零售业开始反弹了,经销商信心现在也在增加。”
同时,他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透露,娃哈哈也在探索在制造往智能化装备制造业发展。“当然,我要请内行人,跟内行的企业一起合作去发展,因为隔行如隔山。”宗庆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