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照明
(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一带一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最新发展
王照明
(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
“一带一路”的构想和实践将书写一部服务于整个人类发展和进步事业的恢弘巨著,其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最新发展。 “一带一路”从具体的国内和国际实际出发,遵循世界历史发展规律,沿着文明的路径,立足于人类实践活动合规律和合目的的统一,以实现总体的人为最终价值归宿。在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意义上揭示 “一带一路”的理论内涵,其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顺应世界历史的新规律、建设世界历史的新文明、走向世界历史的新总体性。
“一带一路”;世界历史理论;新规律;新文明;新总体性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充满变化的时代,特别是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世界各国普遍陷入了经济发展减速、停滞、甚至倒退的泥沼,经济危机波及到上层建筑领域,随之而来的是全球范围内的动荡、难民潮、示威游行等局地危机。逆全球化思潮、民粹主义抬头、“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当今世界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成为各国必须面对的棘手课题。习近平同志面对这些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难题,立足于国内国际具体实际和世界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打破传统的旧有模式,用新眼光看待世界历史新发展,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
英国脱欧、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德国反对TTIP、意大利和法国政局动荡,逆全球化趋向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这种违背全球化发展规律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警觉。正如马克思所说,“不一定非要等到这种矛盾在某一国家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才导致这个国家内发生冲突。由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国家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1](P568)。全球化深刻改变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将世界各国紧密地编织进世界历史的版图,因此,每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全球化,种种逆全球化之举虽然能够得到一些眼前利益,但最终将得不偿失。所以,问题不在于如何抗拒全球化,而在于如何应对全球化、如何参与全球化、如何在全球化中实现发展,这才是正确处理全球化的应有之道。一方面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的布展,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维护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统治,主动脱离自己曾经发起、推动、拓展的全球化进程。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发达国家的“违约”行为,是一种严重的不负责任的行为,是一种违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行为。为了应对逆全球化思潮,打破传统的资本主义主导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亮出了中国好声音,成为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助推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了发展的良好契机,也顺应民意和发展大势,为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空间。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就深刻揭示了全球化这一世界历史规律,即“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2](P35)。这不仅表明了世界一体化和相互影响的程度加深,而且也说明全球范围内的普遍交往是不可逆的历史潮流。民粹主义的错误思潮在欧美地区蔓延的根本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是资本主义自我否定自我消灭的现实表现。面对矛盾,民粹主义的兴起无异于饮鸩止渴。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佛洛伦佐·菲奥拉蒙蒂认为,“我们需要挑战经济全球化,但不需建墙和隔离社会。相反,我们需要更大程度的一体化和合作”[3]。在此严峻形势下,“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不仅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更是在新的国际局势下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在此基础上,顺应大势,努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是在认识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世界历史发展不可逆、世界必将走向一体化的潮流。“一带一路”的非凡构想致力于振兴全球经济,削弱民粹主义滋生的经济基础,弥合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思潮造成的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情感裂缝,无异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一带一路”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发展结合起来,也是面向全球来解决中国自身的课题。以“中等收入陷阱”为例,它本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给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和国家设置的“发展陷阱”,其实质是资本逻辑在后发展主体空间范围内的肆虐横行。拉美地区很多国家已经深陷其中,中国也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中国须认真面对的问题。在中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让更多的中国企业有机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提高出口的质量和结构。同时,发展外向型的经济,有利于改变传统的依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内需模式,使外需和内需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两驾马车。同时,依靠“一带一路”,中国可以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改善生态环境,增加人民、企业和财政收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增强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一带一路”是中国更高形式更大规模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一方面有利于转型期的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及早进入高水平收入国家;一方面作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必将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世界人民。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提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会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引擎,也为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借鉴。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来,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欢迎,已经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成果。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效果,最根本的原因是在践行“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以文明当头才真正实现了普遍交往和普遍发展齐头并进。
普遍交往条件下的机器大生产反过来又加深了全世界的联系,在形成世界市场的同时也带动了世界文明的交融,由此,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世界历史第一次呈现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发现,生产的普遍交往“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1](P566)。生产的普遍交往推动世界历史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全球化形成的过程,其发生机制主要表现在:首先,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的世界历史开辟了普遍交往的外在因素,即世界市场。其次,形成了普遍交往的绝对推动力量,即资本及其运动。最后,形成了普遍交往的基本表现形式,即普遍的竞争。因此,世界市场、资本逻辑、普遍的竞争成为了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普遍交往的基本要素,其发生效用的过程和结果构成了全球化发展的时空维度。在资本主义主导的普遍交往中,特别是后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往往处于被动的依附地位,如果不能和这种普遍交往相适应,后发展国家和地区就无法摆脱被淘汰的命运,如果和这种交往协调不好,也会面对很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风险。“一带一路”,是具体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普遍交往的利弊问题之后提出的宏伟战略布局,也是切实做到趋利避害的坚强举措。其文明的特质蕴涵于“共商、共建、共享”三个基本原则和“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之中,其中的关键词“共”和“通”不仅体现了世界普遍交往发展大势的科学总结,而且也为如何趋利避害地推进普遍的文明交往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三大原则”是前提和基础,“五通”是建设的重点和途径。
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观之,世界的普遍交往和普遍发展是合规律和目的的统一,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的嗜血本能,不平等的普遍交往回归到发展领域,造就了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两极分化严重。封闭和普遍的贫困固然不可取,但是不平衡的发展也严重亵渎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使人类文明贴上了不光彩的标签。回溯人类交往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一部文明的世界史,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开启了世界交往和发展的新纪元。工业革命以来,交通和通信事业迅猛发展,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的一体化程度提高,世界范围内的普遍交往和普遍发展成为必然,但是这种“必然”是在资本主义主导下进行的,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固有矛盾和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剥削本质必然会导致世界范围内普遍交往的不平等和不均衡,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直接而有力地佐证了这一论断。二战后,受战争伤害最小的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也就是常说的“欧洲复兴计划”,但是这一旨在实现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复苏的庞大发展计划,从地域和意识形态区分的出发点,就已经说明这项发展计划其自私的固有本性,在二战中,受到更大伤害的岂不是发展中国家。除此之外,即便是在欧洲内部,亲近苏联的国家也毫不例外的被排除在外,即便是计划中的国家,美国也附加了政治条件并且制定了严苛的标准和规则,最终导致的是东欧和西欧的分裂。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所倡议的“一带一路”计划。六十多年前的“欧洲复兴计划”使很多人形成了一种定式思维:大国所主张或者倡议的国际援助、发展合作都是其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国家意志和价值观念的手段。在某种意义上说,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定式思维,铸就了国家援助、发展合作的新的里程碑。中国官方文件多次强调“一带一路”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一带一路”以平等互利作为首要原则,是全方位开放的合作发展平台,领土纠纷、政治制度不同、文化差异都不能阻挡“一带一路”顺应民心的发展趋势,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受“强迫”进入这个合作计划,其巨大的发展前景产生的吸引力是难以被忽视和被取代的,因此,虽然“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和践行的时间还很短,但是已经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普遍欢迎。中国作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一带一路”建设也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通过“一带一路”推动世界经济,特别是后发展国家经济的普遍发展,中国带着一份坦然和自信,也开辟文明发展和和平崛起的康庄大道。
“一带一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新概括,及其体现着的新的文明特质,决定了它最终的价值归宿是迈向“总体性生产”和“总体的人”,即“一带一路”建设是马克思“总体性生产”和“总体的人”理论在当代的愿景和实践。
按照马克思的生产理论,人的生产活动都具有总体性,包括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和人自身的生产,正是因为这种整体性的存在,人类社会才能成为一个有机体的存在:一方面,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为了满足自身基本的生活需要以及为了满足新的物质需要而进行的生产,除了对自然生命的延续,人类进行必然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另一方面,人自身的生产也是人的总体性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己生命的生产和他人生命的生产。自己生命的生产包括以上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以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他人生命的生产主要是指人类种的延续和人类社会的再生产。通过以上两个方面,可以得出结论:人类总体性生产不仅仅是个体生命的再生产,而且是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中国所倡议的“一带一路”正是遵循了马克思的总体性生产理论,作为更大范围内的生产实践活动,必将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伴随着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会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一带一路”除了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丰裕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还历史性地再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打破常规的一切阻碍因素,实现合作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当代新型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一带一路”正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强举措和必然选择。人类命运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织关系,全球化的整体发展方向也是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前进,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处于主导地位,其无法顺其自然到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肌理,“一带一路”正是顺应全球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开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完美契合马克思总体性生产理论。
“一带一路”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新世界史观,其追求马克思总体性生产的实践暗含着最终的价值观取向,也是实现共产主义自由王国的题中之义——实现“总体的人”:第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簪必须立足于理想和实践的统一。理想贯穿于实践当中并通过实践来实现。“一带一路”不只是一项经济发展的计划,也是一项通过世界文化平等地交流融合、包容互鉴以实现世界文明的重要实践,正如马克思所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4](P456)这充分说明“一带一路”是迈向“总体的人”的理想与实践的统一体。第二,普遍的交往和发展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普遍的交往和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必然内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强大动力。“一带一路”建设打破传统的地域限制和地缘政治克服狭隘的发展模式,“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5](P86),在更高层次、更高领域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实现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交往和发展,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继而最终到达“总体的人”添砖加瓦。第三,扬弃异化作用,全面的对待资本的历史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这种情况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当然也是经验事实。”[5](P89)世界市场的力量就是资本逻辑的效用,马克思这段论述充分阐述了,资本逻辑对于人的异化作用,成为阻碍人发展的异化力量。但是,不能一刀切的否定资本,这是因为“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6](P90),因此,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资本的历史作用。综上所述,人的发展出现了“二律背反”,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一带一路”恰恰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案。“一带一路”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文明的路径追求普遍交往和发展,正是合理运用资本的文明面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积极因素,与此同时,“一带一路”自始至终所坚持的“共商、共建、共享”三个基本原则和以实现互利共赢的目的追求是对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扩张本性的严格控制,从而削弱资本逻辑的异化作用,真正实现对异化的扬弃,最终为实现“总体的人”创造得天独厚的必要条件。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佛洛伦佐·菲奥拉蒙蒂.为了反击民粹主义政策,世界需要摒弃自身对于GDP的痴迷[N].对话,2017.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钟 晟]
D616
A
1672-4445(2017)04-0002-04
2017-07-07
王照明(1987-),山东泰安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发展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