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净化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四个维度

2017-01-24 13:46杨经录
政法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公安队伍人民警察净化

杨经录

(广东警官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232)

论净化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四个维度

杨经录

(广东警官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232)

在公安队伍政治生态建设中,人民警察个体的理想信念维度是净化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前提,制度创新维度是净化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关键,文化建设维度是净化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基础,体制改革维度是净化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保障。四个维度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风清气正的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形成与巩固。

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理想信念;制度创新;文化建设;体制改革

政治生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方政治生活现状和政治风气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从政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政治生态的建设问题,特别是反腐倡廉走向深入,从治标走向治本的过程中,政治生态的建设更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对于公安队伍而言,政治生态的建设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公安队伍人员数量庞大,占整个公务员队伍的四分这一左右;另一方面,公安队伍的职责涉及领域宽广,触及到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现状决定了公安队伍的政治生态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态具有极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所以,如何净化公安队伍政治生态,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公安队伍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基于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2017年5月主持召开中央政法委员会第三十次全体会议时也特别强调:“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开展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坚定性。要大力加强纪律作风建设,针对容易滋生执法司法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健全完善执法司法权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筑牢权力运行制度堤坝,有效防范廉政风险。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把好政治关、廉洁关,让品行不端、投机钻营、跑官要官者没有市场,确保政法系统政治生态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单一的维度都不足以实现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而必须是多管齐下,协同推进。我们认为,对于公安队伍而言,需要从理想信念维度,制度创新维度,文化建设维度,体制改革维度四个方面综合施策,系统展开,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一、理想信念维度是净化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前提

在政治生态构成要素当中,政治主体是政治生态的核心要素,正是每一个政治主体的有机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政治生态。虽然,我们思考政治生态问题时,更多的是强调政治生态即从政环境对政治主体的影响,但是,政治主体对政治生态即从政环境的影响却更为根本,更加重要。这是因为,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在接受社会环境作用的同时,又总是能动地改变和创造社会环境,正如马克思所言:“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1]55所以,政治主体才是政治生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活跃,最根本的要素,每个党员,每个警察都是政治生态里的一部分,人人都是政治生态。并且,政治生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和风气,也正是构成政治生态的众多政治主体合力作用的结果。正如恩格斯所强调的那样:“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2]697所以,净化政治生态首先要思考的是政治主体,政治主体构成了净化政治生态的出发点和前提。

政治主体是政治生态的核心要素,而政治主体的理想信念又构成了政治主体的灵魂。理想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们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意志和定力。理想信念是行动的先导,人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的行为。所以,政治主体的理想信念也就构成了政治生态的灵魂,是政治生态的价值源泉。政治生态上的山清水秀,首先依赖的就是政治主体理想信念科学并坚定。理想信念科学并坚定,在行动中就会有所体现,就能增强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3]15而政治生态上的恶化,也是始于政治主体理想信念的动摇和出现偏差,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精神上的“软骨病”,进而就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从已经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来看,所有出现问题的党员领导干部,首先都是从理想信念的动摇和出现偏差开始:对党的理想信念动摇,不信马列信鬼神;接着忘记了党和国家发展大目标,丧失了使命和担当意识,开始追求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信奉金钱至上、权力至上、享乐至上;继续发展下去,在政治风浪考验面前,就会迷失方向;在金钱权力面前,就会挺不起胸膛。如此一来,在各种诱惑中就不能坚守原则和底线,就会出现严重的腐败,从而污浊政治生态。所以,净化政治生态,首先就要从改造和重塑党员领导干部的精神世界入手,即理想信念入手,坚定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对于公安队伍而言,从人民警察个体的理想信念入手净化政治生态,具有更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这是因为,人民警察的理想信念更容易受到影响,更容易产生动摇:一方面,在和平年找,人民警察永远都是处在社会治安的第一线,永远都处在社会冲突的风口浪尖,经常处于最危险和最复杂的境况当中。据《人民公安报》(2017年3月8日)披露:党的十八大以来,因公牺牲的人民警察有2105人、受伤的人民警察有22977人;仅2016年,因公牺牲的人民警察就有362人,负伤的有4913人,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天都会牺牲一位民警。所以,在和平年代,人民警察在所有公职人中当中的伤亡比例是最高的。另外,在执法过程中,人民警察受指责、漫骂、甚至于殴打也时有发生。加之社会转型过程中,人民警察在执行任务时的各种保障措施还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人民警察的许多权利还得不到根本的保障,这样的现状使人民警察的思想意识必然会受到冲击和影响,理想信念产生动摇。另一方面,人民警察处在社会管理的第一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人民警察的身影。因为管理的职责使每一名人民警察都有一定的管理权限,权力本身就会对权力拥有者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又使人民警察经常处于主动或被动的诱惑当中,加之社会转型过程中对权力的制约、监督还不是十分健全,这些也都会对人民警察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在和平的年代,人民警察所处的境况使其思想意识更容易受到影响,理想信念更容易产生动摇。所以,对于公安队伍而言,从人民警察的理想信念入手,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培育,具有更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也只有从人民警察的理想信念入手,才能真正打牢思想认识根基,铸牢理想信念之魂,从而真正铸造一支“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公安队伍。因此,理想信念维度构成了净化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首要维度。

二、制度创新维度是净化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关键

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除了需要政治主体具有正确及坚定的理想信念,更需要制度的规范和保障,制度是评判政治生态的又一标准,制度创新是净化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另一重要维度。

制度,按《辞海》的解释,就是指“要求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所以,制度可以理解为:它是一种行为规则和活动空间。它告诉了人们应该做什么,也告诉了人们不能做什么。正如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所说:“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4]225-226制度创新就是一种新的秩序安排,即打破旧的秩序,建立新的秩序。制度创新主要包括具体制度的创新和制度体系的创新。具体制度的创新主要是指深入查找各项制度的缺陷,查漏补缺,增强制度的可执行性及权威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9日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所强调的:“我们的制度有些还不够健全,已经有的铁笼子门没关上,没上锁。或者栅栏太宽了,或者栅栏是用麻杆做的,那也不行。”所以,要通过制度创新,弥补制度的各种缺陷,使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制度体系的创新就是要加强制度与制度之间的系统性建设,确立整体观念,统筹兼顾,使实体性制度、程序性制度和保障性制度之间相互配套、相互衔接,保证制度的各项功能能够真正发挥出来。

制度和政治生态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不同的制度形成了不同的政治生态,不同的政治生态又塑造了不同的制度。制度构成了政治生态能够运作的基本语境。制度事实上就是政治生态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和驱动力。基本的制度又影响着政治主体的生存和发展策略,如对绩效目标的选择,实现目标手段的选择。所以,制度从根本上决定着政治生态的基本形态。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的讲话中也特别强调要“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政治生态不断完善”。

对于公安队伍而言,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从制度创新的维度净化政治生态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制度创新可以更加规范人民警察的权力运行。政治生态的各种表现背后的决定因素就是权力的运行。健康的政治生态是权力的公开、透明、规范的运行,不健康的政治生态则是权力的“暗箱操作”及不规范的运行。人民警察掌握着社会治安和社会管理的众多权力,这种权力具有普遍性和敏感性的特点:普遍性表现为权力的触角涉及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敏感性表现为人民警察的权力相比较其它部门的权力更容易引起群众的关注,即人民警察的权力在运行中稍有不规范的表现,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舆论的热炒,成为社会的热点和舆论的焦点。所以,人民警察的权力运行规范与否,不仅影响到公安队伍本身,还对整个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规范人民警察权力的运行,就显得特别重要。制度以刚性的、明规则的特点对人民警察权力的规范运作起到保障的作用,而制度创新强化的正是制度的系统性,权威性和具体性,使制度的刚性、明规则的作用更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制度创新可以更加规范人民警察权力的运行,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另一方面,从当前公安队伍政治生态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制度创新同样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举措。2016年1月15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在传达学习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入整治基层公安机关不作为、乱作为、执法不公等问题,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017年2月21日电,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在全国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再次强调,“坚决查处整治执法犯法、乱收滥罚等侵害群众利益和有警不接、有案不立、立而不侦、违规立案等问题”。郭声琨部长的两次讲话指出了当前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主要问题,即个别警察的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个别警察的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固然有思想上的根源,但是制度本身的缺陷却更为根本,更加关键。这是因为:人类的一切思想意识和行为都与制度的价值导向有关。经济学上的一条原理指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而不同的制度设计会对一个人产生不同的激励作用,从而导致他产生不同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反应。美国的经济学家Sam Peltzman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60年代后期,美国国会通过立法要求新生产的汽车必须配备安全带。这项法律制度的目的是保障驾车人的安全,但是它也改变了驾车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也就是说,安全带法律导致驾车人可以更放肆地开车,结果是这些法律减少了每次车祸驾车人死亡的人数而增加了车祸次数,最终的结果就是驾车人死亡人数减少而行人死亡人数增加了。这就是制度安排对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影响,规范人民警察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制度同样适用这一原理。当前,规范人民警察权力运行的具体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许多制度过于抽象和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从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些涉警热点事件当中不难发现,规范人民警察权力运行的具体制度,有些就是“牛栏关猫”式的制度,过于抽象和宽泛,不具体和不具有针对性。许多警察在面对千差万别的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为”,而问题又需要警察去解决和处理。这样,在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可能出现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而这些问题一旦成为社会的热点,当事警察就可能成为该事件的牺牲品,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当事警察确有不规范,即“乱作为”的表现,被处分就成为平息事态的一个重要举措。而一些热点事件中个别警察被处理的事实又对整个公安队伍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让许多警察产生了“不想为”,“不愿为”的思想倾向,进而形成了“不作为”的状态。这就是现实中个别警察不作为、乱作为的制度原因。二是有些制度表述不严谨,影响了制度的权威性,导致制度的作用无法发挥出来。例如,2016年12月1日,公安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对于人民警察的忠诚观表述为,“人民警察必须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而在2015年01月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对于人民警察的忠诚观,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培育造就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法队伍。在人民警察入警誓词中,人民警察忠诚观又表述为:我保证“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三种表述方式都是权威的表述方式,但是三种表述方式又各不同,那么,哪一种表述更为权威呢?对于实践中的警察确实无法做出区分。虽然,这个问题并不会影响人民警察忠诚观的培育,但是,这种表述方式的差别却会导致制度权威性的下降,导致实践中的警察对制度的怀疑,制度的规范和价值导向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缺乏制度的规范和引导,不作为、乱作为的事情就会时常发生。所以,公安队伍中的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从深层次来讲,一些规范人民警察权力运行的具体制度的缺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解决这个问题,关键的举措还是要加强制度创新,即增强具体制度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制度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使人民警察所有的权力运行都有具体的、可操作的、规范的、严谨的制度作保障,让人民警察的权力在阳光、透明、规范、可操作的制度中运行。因此,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从制度创新的维度净化政治生态,对于公安队伍而言具有更加关键的作用和更加现实的意义与价值。

三、文化建设维度是净化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基础

任何政治生态都是深深扎根于一定的文化氛围当中,都是对特定的文化价值的全方位关照。早在2005年,习近平同志就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5]150所以,探寻如何净化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离不开对政治文化,警察文化的思考,文化建设的维度同样构成了净化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一个必要维度。

政治文化就是指政治系统内的主体对于政治的态度、信仰和价值观,它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6] 29

政治文化对政治生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治文化影响着政治主体的思想和行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特定的政治文化氛围,对政治主体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都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规范作用,这种影响作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反复强化的方式。一种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它就会成为一种稳定的存在,只要身处其中的人都会不断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这样,同样的内容反复刺激人的感觉器官,就会在人的思维中留下深刻的印迹,从而形成对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二是综合作用的方式。一种文化氛围形成以后,这个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就可以以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作用于人的思想和心理,造成人的感觉器官处于被不同表现形式的内容的包围之中,尽管各种形式的呈现方式有所不同,但所有的呈现方式都指向一个主题,即这种氛围所代表的核心理念。这样,这种文化氛围所代表的核心理念也会在人的思维中留下深刻的印迹,从而对人产生真实的影响。这就是政治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并通过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作用而对政治生态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政治文化对制度的执行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任何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政治文化环境中运行的。任何制度都不可能非常完备,在有些政治文化环境下,不完备的制度也能够良性运行,而在有些政治文化环境下,公开的制度难以执行,“潜规则”却大行其道,这里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政治文化与制度之间的关系。任何制度都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倾向,当政治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与制度的价值倾向一致时,这种政治文化就会促进制度的良性运行,即使这个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当政治文化的价值观与制度的价值倾向不一致时,制度的运行就会受到遏制。所以,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不仅要在制度创新上下功能,而且还要营造有利制度执行的文化环境,为制度的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政治文化在公安队伍政治生态中表现为警察文化,警察文化就是指人民警察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反映警察特色,体现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信念和价值观。文化建设,即警察文化建设对于净化公安队伍政治生态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警察文化建设能够不断矫正人民警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基本方向。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个体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更多取决于社会的价值导向。所以,警察文化建设,即以具有警察职业特点的规章制度、文化设施及文化活动为表现形式,由此所营造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以及所形成的价值导向,必然会对人民警察理想信念产生积极的影响,矫正着人民警察因职业和职责而产生的一些负面的思想倾向,引导着人民警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为公安队伍政治生态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警察文化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警察权力的规范运行。正如前文所述,制度是保障人民警察权力规范运行的关键手段,但是仅有制度却并不能必然保障权力的规范运行。这是因为:人民警察的权力具有普遍性,涉及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制度不可能涵盖到所有方面,细化到所有细节。更何况,人民警察的权力本身就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所以,若无文化建设所塑造的正确价值观和理念的支撑,而仅仅依靠制度,那么人民警察权力规范且公正的运行将成为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加强文化建设是保证人民警察权力规范运行的一项重要举措,文化的力量才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警察文化建设的维度构成了净化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基础。

四、体制改革维度是净化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保障

公安队伍政治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固然与警察个体、具体制度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现行的公安队伍管理体制的缺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建设一支风清气正的公安队伍同样需要深化公安队伍管理体制改革。体制改革也是净化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一个必要维度。

体制,按照《辞海》的解释,就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这其中,机构的设置是根据某个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形势而确定,而职能则是机构设置的内在根据,任何一个机构的设定都必须根据需要履行的职能进行安排。权力则是履行职能的手段,权力的配置与职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某个机构或某个人拥有什么权力、多大权力,都应当是其实际职能的反映,所以,职能和权力的关系实际上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权力运行也是体制包含的一项重要内容。权力运行是指权力为履行职责和完成任务的运作过程。权力运行贯穿于权力行使的所有环节,如决策、执行、监督、协调等等。权力运行需要一套规则的引导、规范和制约。由于权力运行涉及到资金、人事、项目等大量公共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所以权力运行有什么样的规则就显得极为重要。总之,一个健全的体制涉及的就是这样几个因素,其中,机构及其职能的设定是基础,权力配置是核心,运行规则是保障,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

从以上对管理体制的分析不难发现,管理体制同政治生态之间也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什么样的体制形成的就是什么样的政治生态。例如,在职能和权力配置中,当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人拥有无限的权力,他可以基本不受限制的做出任何决定,同时又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那么,这个人或机构必然成为该体制下人们趋之若鹜、巴结奉迎的对象,人们自然会采取各种手段争取获得这个人或机构的青睐而获得相应的利益。所以也就出现了“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以及“跑部钱进”等这样一些恶化政治生态的现象。在这样的体制中,具体制度只是为体制服务的手段,当具体制度的价值倾向与体制的价值倾向一致时,制度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当两者的价值倾向不一致时,制度就无法得到贯彻执行。所以,当体制本身存在问题时,具体制度或者成为体制的帮凶,为维护这个有缺陷的体制而运转,或者成为“稻草人”、“纸老虎”而没有实际的作用。因此,政治生态中的“明规矩”不彰,“潜规则”盛行的问题,固然有具体制度本身的缺陷,但是,体制的缺陷却是更为根本、更深层次的原因。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的讲话中也指出: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政治生态不断改善。”

对于公安队伍而言,从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维度净化政治生态,更是一个必要的维度。当前公安队伍管理体制问题很多,突出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责权利的不统一。随着当代中国从传统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以及公安执法和管理理念的改变,公安队伍的职责成倍的增长。特别是在“服务人民”理念的指导下,公安部门又向全社会做出承诺:即“有困难找警察”和“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除、有求必应”等。虽然“服务人民”是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但人民警察的“服务”却绝对不是无限的,没有任何原则的“服务”,而是有限的,具有警务特点的“服务”。但是,对于这一点,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和解读,以及种种复杂的原因,许多民众及有些部门却并不理解,这就直接导致人民警察职责的无限增长,任务“困难”都找警察解决,让人民警察的精力在大量的非警务活动中消解。由于职责的无限增长,权力无论规范与否随着职责的增长也有所增加,但是人民警察的权利却并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也就是说,公安队伍的管理体制依然沿用一般公职人员的管理体制,公安机关等同于一般的管理机关,采用同样的管理标准,人民警察享有的权利等同于一般的公职人员。这样的管理体制可能产生的问题就是:对于手中握有权力的人民警察,当自身的权利与权力并不匹配的时候,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获得非法的权利,即使具有一定的风险。这就是公安队伍“乱作为”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也就是公安队伍政治生态恶化的一个深层的、体制上的原因。另一方面,晋职晋升的困境。人民警察的人数比较庞大,大概占整个公务员队伍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但是人民警察的晋升体制依然等同于一般的政府部门,即以单位确定领导职数,以领导职数确定非领导职数。例如,某县公安机关,400余人的队伍,只是个科级单位,仅局长高配副县,领导和非领导职数比例大大低于其他政府部门,许多民警工作一辈子仍是一般科员。政治上的劣势也没有得到经济上的补偿,民警的工资同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相比相差很大。这样的晋升和待遇体制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警察的工作积极性,这也是部分警察不作为或乱作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公安管理体制的改革正在进行当中,但是,旧的体制因惯性的作用依然产生着影响,这些问题依然是影响当前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重要原因。因此,深化公安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切实建立起责权利协调统一的,晋升路径畅通的公安管理体制,是促进公安队伍政治生态不断改善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总之,净化公安队伍的政治生态是一顶系统工程,任何单一的维度都不足以推动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根本好转,只有以理想信念培育为前提,以制度创新为关键,以文化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改革为保障,多维并举,齐头并进,这样,才可能真正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公安队伍,实现公安队伍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习近平. 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6]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林 衍

On the Four Aspects of Purifying the Political Ecology of Police Force

Yang Jing-lu

(School of Marxism, Guangdong Police College, Guangzhou 510232,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purifying the political ecology of police force, the aspect of individual policeman's ideal and belief is the prerequisite, the aspect of system innovation is the key, the aspect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the base and the aspect of mechanism reform is the guarantee. The four aspects are sup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to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fresh political ecology of police force.

police force; political ecology; ideal and belief; system innovation; culture construction; mechanism reform

2017-06-21

2015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2015WTSCX078)

杨经录(1971-),男,吉林通化人,广东警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东公安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DF631.5

A

1009-3745(2017)04-0115-07

猜你喜欢
公安队伍人民警察净化
致敬 中国人民警察
河南警察学院隆重庆祝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
每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分级管理初探
多功能净化机
论我市公安队伍思想建设状况及对策
公安队伍建设是公安工作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