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学良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论鄂伦春族舞蹈的发展与传承
宗学良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作为中国三少民族之一的鄂伦春族,其最具象征意义的就是本民族舞蹈——鄂伦春族原始舞蹈。本文通过对鄂伦春族原生态舞蹈的初探,粗略地向大家介绍鄂伦春族舞蹈的起源、形成以及发展。文章前部分介绍了鄂伦春族原始舞蹈文化艺术形态,具体描述了鄂伦春族舞蹈的古老性以及鄂伦春族人对歌舞的重视,后半部分讲述了鄂伦春族舞蹈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以及就现在情形来看如何发展和传承鄂伦春族舞蹈。
鄂伦春族;发展;舞蹈;传承;原生态
现在许多人知道鄂伦春族这个少数民族,但不知道鄂伦春族舞蹈是什么形式,更鲜少有人知道其是怎样的原始化。此舞蹈具有淳朴的民族风味,并散发着古老的气息,由于它只保留在它所在的城市,并没有进行全面的发展,所以,把鄂伦春族舞蹈带到世人的眼前,让更多的舞蹈艺术家去认识了解鄂伦春族舞蹈,利用现有的资源和现代化的编导技术对鄂伦春族舞蹈进行全面的舞蹈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地带,以游牧狩猎为主,在狩猎的生活中,鄂伦春族人慢慢地把族人生活的形态方式,以及对自己所见的事物以动作的形式向世人们呈现出来,这便慢慢形成了鄂伦春族舞蹈。
(一)舞蹈的形成
鄂伦春族舞蹈一般分为宗教舞、仪式舞、娱乐舞等,其舞蹈历史源远流长,在北魏时期鄂伦春族原叫鲜卑族,在鲜卑族时期就开始信奉萨满教,鄂伦春族的萨满教信奉熊图腾,他们认为熊是鄂伦春族的祖先,不会直呼其名“熊”而叫它叔叔或者爷爷,因此在祖先崇拜祭礼中有了专职的人来扮演人和神之间的使者——巫师,而巫师所跳的舞蹈即为萨满舞。它在鄂伦春族民族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鄂伦春族人在召开氏族大会或者在奔丧、周年祭祀、传授族谱等重要的仪式上所表演的舞蹈就是仪式舞。在仪式舞中,“依和纳仁舞”最为突出,它是鄂伦春族人们在每三年举行的一次传授族谱和排辈分的氏族仪式上所跳的舞蹈。娱乐舞是鄂伦春族在欢乐的节日里最喜欢跳的舞蹈。由于当时的生活地区相对比较偏僻并且生产方式单一,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鄂伦春族人们通常通过对动物的声音以及姿态的模仿来表达自己的愉悦之情,因此娱乐舞的形成与之有着重要的关系。
(二)舞蹈的发展
鄂伦春族是以狩猎为主的北方世居的少数民族,舞蹈大多数以原生态为主。在鄂伦春族人的聚居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每年公历6月18日,人们都会在这一天会穿上自己的本民族盛装,手拉手,围绕着篝火跳着舞来欢庆当地独有的特色节日——篝火节。但由于生活的演变,为数不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老艺人都年事已高,再加上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对古老原始民族文化的认识淡薄,导致鄂伦春族舞蹈发展比较缓慢。
(一)仪式舞
“依和纳仁舞”是鄂伦春族氏族仪式上的一种仪式舞蹈。仪式开始前会有一个比较有声望的长者向大家介绍家谱和族谱以及亲属之间和各邻部落之间的关系,传家谱对于少年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次教育,不能教错一字一句,目的就是告诉下一代人不要忘记亲属关系和祖先生活的方式,以及对本民族怎样进行民族崇拜。参加氏族仪式时必须身着宽袖的节日盛装并带上假面具。仪式高潮时,由十一人组成一组开始跳“依和纳仁舞”。舞蹈时,其中的10个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另外的一个人则要站在圆圈的中间。倘若外圈的10个人是少年的话,里圈的那个人必须是七十岁的年长老人。在舞蹈开始的时候外圈的人和中间的人半蹲着,双手扶腿部先做小的蹦跳动作,然后再站起来。外圈的人继续手拉手以中间的人为圆心,所有人朝着一个方向边跳跃边转圈,而中间的人边唱边跳,外圈的人就跟着里面的人随声附和。
(二)娱乐舞
“采红果舞”“斗熊舞”和“树鸡舞”是鄂伦春人在欢度节日时主要的娱乐舞。在鄂伦春族社会分工里面,男女分工明确、地位平等,男子外出打猎,女子则在家里采集和料理家务。“采红果舞”反应的是鄂伦春族妇女采集的生活现象。因为鄂伦春族人在原始社会时对熊比较崇拜,认为熊和自己本民族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所以“斗熊舞”是鄂伦春族男子最喜欢的舞蹈,它展现的是黑熊搏斗时的一种场景,动作粗犷简单。大多数由三人表演为宜,三个人站成三角的形状,其中两个人面对面站好,上身微微前倾,双膝微屈,双手轻轻搭在自己的膝盖上,双脚不停地跳动着,双肩和头部不间断地左右摇摆,嘴里随着动作节奏发出“吼吼吼”粗犷的声音。第三个人则和这两个人做着相同的动作参与进来,来劝解双方用下巴攻击对方肩部。高昂的情绪、矫健的动作,使“斗熊舞”达到高潮部分。“树鸡舞”属于儿童娱乐游戏舞蹈,由两个人完成此舞蹈。游戏开始前,两个人先定好距离目标,然后站成一排开始比赛。谁先达到终点就算谁胜利。舞蹈开始时两个人双膝深蹲,双手扶在自己的膝盖上,在原地先开始碎步移动,嘴里不时发出“嗯嗯”的声音,肩部和头来回左右摆动,来模仿乌鸦来回甩头的模样。接着双脚以曲线的方式向前蹦跳,蹦跳时双臂打开上下摆动做出飞翔的形状并快速旋转。儿童们边跳边唱,歌词大意是:谁要是半路逃跑谁就是兔子,谁要笑,谁的牙齿就像臭李子。
(三)宗教舞
“萨满舞”也称“跳神”或者“巫舞”。鄂伦春人为了保佑族人的平安、狩猎的丰收,把自己的祈祷都寄托在祖先的神灵上,而萨满就是和人与神之间沟通的那个“巫神”。萨满手持的鼓也称“文图文”,是用狍皮做成鼓面的单面鼓,没有把手,用皮条缠手便于手持鼓,鼓的背面有铜环,直径50厘米。跳神时身着神衣,边击鼓边舞蹈边唱。情绪时而激昂热烈,时而悲伤抑郁。舞步跟随着鼓点时而急促时而缓慢,站在旁边的群众也可随着萨满随声附和。鄂伦春萨满舞主要动作有“空中划圈,一脚独立”、“前踏步后退步”“三拍跺步”“碎步原地转”“原地双跳步”“移动双跳步”。
(一)现状分析
1.传承人面临危机
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鄂伦春族舞蹈随之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新生事物取代了旧的事物,很少有人喜欢并且花时间去看他们所谓的“没营养、没意思”的原始舞蹈,因此,它只能在鄂伦春族老艺人以及老年人之间交流。通过调研发现老艺人的年龄大多数在六十岁以上,但是即便这些老艺人们身体健硕、精神抖擞,没有年轻人来继承,随着时间的推移,鄂伦春原始舞蹈也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单凭依靠老艺人传承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继续按照这种情形走下去,原始舞蹈逐渐走向没落是必不可免的。让我欣慰的是,鄂伦春自治旗相关政府已经认识到原始舞蹈传承的重要性并大力支持。
2.传承意识不足
原始舞蹈文化是人类探索舞蹈发展史的宝贵财富,舞蹈教育学里面讲述的口传身受法是对原始舞蹈继承的最初的方法。在鄂伦春族根据地首府阿里河镇调研发现,民族文化教育的体质并不完善。鄂伦春旗幼儿园、鄂伦春民族中学等少数民族为主的学校几乎很少把鄂伦春族文化列入教学计划中,但一些高校做出了努力,把民族艺术列入教育体制里,例如,呼伦贝尔学院的蒙古语言学院编著了关于少数民族语言与歌曲的教材等,这为原始舞蹈教学以及传承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解决思路
1.深入了解舞蹈作品
著名鄂伦春族舞蹈《追鹿》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鄂伦春族由猎杀到养殖小鹿这一伟大的转变的故事。该作品中原有的舞蹈语汇已表现不出这样复杂的内容。要想真切表达出从捕猎到养殖这一复杂的思想转变过程,就要抓住舞蹈精髓并创造出适合的舞蹈语汇。为了保证其真实性,创作者到鹿场仔细地观察小鹿们的动静神态以及和人的情感交流,为舞蹈《追鹿》的创作掌握第一手资料打下来深厚的基础。而舞蹈演员就要长期坚持深入本民族当中,扎扎实实地了解鄂伦春原生态舞蹈文化。
2.舞蹈人才培养
要想使鄂伦春原始舞蹈与现实接轨,具有时代感和鲜活性,培养优秀的鄂伦春族舞蹈演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鄂伦春族后代中选拔一些具有舞蹈素质的人才,进行专业合理化训练,培养出既有专业技术技巧又具有强烈民族责任感的舞蹈演员。
鄂伦春族是我国三少民族之一,同时也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以狩猎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其原始舞蹈是鄂伦春族的标志物,它继承融合了萨满跳神、模仿野兽动作和生产方式的舞蹈动作和唱曲韵律,歌颂了本民族伦理道德的原始风貌,抒发了鄂伦春人美好生活情感,弘扬了民族文化精神。因此传承与发展鄂伦春族原始舞蹈对于保留和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1]孙越.鄂伦春族歌舞简述[M].世纪桥,2012(11).
[2]刘宁.如何继承和发展鄂伦春民族舞[J].戏剧之家,2014(13).
[3]丰收,瑜琼.试论鄂伦春族的萨满舞[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1).
J722.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