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慧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认知转向视阈下的《大学》重译研究
耿慧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浩瀚的中国典籍是中国古老文明的结晶,《大学》作为《四书》之首,其英文译本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在历史与文化、译者自身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多重架构下,如何从认知转向视阈对其进行重译是值得探究的课题。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综合把握译者的认知现状、思维特点、语言图式及转向心理,着重分析了“隐喻”现象,旨在梳理翻译过程,解读经典片段,拓展认知空间。
认知转向视阈;《大学》重译;隐喻;认知心理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作为《四书》之首的传统思想和文化启蒙之作,《大学》为儒家之政治理论,全文仅有千余字,然而却集结了中华文化之大成,分析阐述了家、国以及做人的原则。在传统翻译思想下,人们或强调对原文意义的重现,或信奉“信、达、雅”的翻译准则,却鲜有从认知视阈对其译本进行深入推敲。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在遵循翻译“忠实”和“对等”的前提下,加入了对译者自身认知转向心理的探究,将隐喻的建构基础、语言的行文风格以及译者的思维活动进行梳理,并观照最终形成的目标语译文。
(一)认知翻译模式
贝尔(Bell)对英语中的“translation”(翻译)给出了三层诠释,其一是翻译过程,其二是翻译结果,其三是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的抽象结合,贝尔通过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对“翻译过程论”进行了信息处理,即对知觉、记忆、信息编码和解码等进行了研究。杜布瓦(Dubois)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源语)语篇所表达的东西用第二种语言(目的语)重新表达出来,尽量保持语义与文体方面的等值”。近年来,认知翻译研究者认为“翻译过程由翻译理解和翻译表达两个阶段组成”,翻译过程即是认知加工过程,而翻译理解和翻译表达却拥有着分别独立的认知本质、认知机制和认知模式,对翻译的深度理解过程就是建构心理模型和赋予意义的过程,是语篇内容与译者的先知识互动的过程,这样译者不同,先知识不同,对语篇的理解和心理模型的塑造也就不同,因此产生了具备不同个体特征的翻译文本。
现阶段,国内译者在认知翻译过程中,或被外在因素所影响,或被内在因素所包围。外在因素由译者的世界观、价值观、认识观以及对古典论著的熟悉程度、古文翻译能力以及生活经验等多重因素组成,而内在因素多指译者心理认知、心理记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翻译表达是把从原语中获取的概念和意图用译语编码的过程。译者通过一定的语篇层次(意图、情景、语义、语用和表层编码等)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概念,即译者通过译语表达形式再现原语语篇层次所表达的意图和概念。
(二)相关文献研究
1.国外文献研究
Toury指出,认知翻译过程中,认知转向受到语言、文化语篇传统间的系统差异以及译者自身认知局限等其它因素影响。李奇(G.leech)在《语义学》(semantics)中论述了翻译等值的概念,认为理想的译文应当完整地表达原文的交际值(communicative value),描述了译文和原文交际值等值的七个方面的意义: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内含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社会意义(social meaning)、感情意义(affective meaning)、附带意义(reflected meaning)、词的搭配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主题意义(thematic meaning),第二至第六又叫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William Croft认为语言是由积木块和子句构成,运用语言就是摆弄“积木”(积木包括名词、合成名词、名词性词组、名词化结构等)。
2.国内文献研究
王吉会认为翻译活动表现形式为不同语言间的转换,根本上是翻译主体对篇章话语的信息和原作者欲言之意的认知,进一步解析认知翻译的过程有助于从新的角度观察翻译活动的内部程序及其规律。他强调通过比较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语言认知和意义认知、意义的模糊性以及对译文意义认知的延伸,来循序渐进式地把握认知过程,他的翻译认知渐进性研究,有助于深入探索翻译活动的本质,培养译者正确的翻译思想。金胜昔、林正军提出基于构式论视角原理,结合译者、源语作者和译文读者间的三元关系,摸索构建认知翻译模型,强调翻译的认知过程及其要素的重要性。谭业升指出,翻译中的识解重构和选择是个人认知转向行为,也包含文化指向的影响,他认为识解重构与选择能力可以作为翻译能力体系中核心能力,把识解视角和翻译能力模式进行融合式的调整,可以促进认知翻译结果更加贴近目的语义。
(一)翻译过程中借助语言进行认知
认知翻译过程中,首先面对的是语言的转换,译者运用先知识,积极主动地将原文所表达的信息进行解码和编码,在理解阶段综合考虑语言应用中的字词识别、句法分析、语义分析、语用分析和原语语篇语义的建构,以及表达阶段的译语语篇意义组织建构、语用分析、语义分析、句法分析和词汇选择等,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需要进行语言认知,并依凭记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把握上下文的语言逻辑和表达内容。
(二)翻译过程中借助语用进行认知
在认知翻译过程中,同样需要结合语用来认知文本,也就是译者要把原语料的外部言语解码成内部言语,然后把内部言语用译语的外部言语进行编码,结合译者先知识的记忆和提取能力,把相关的字、词、句进行理解和推理,也就是说对原语料的语篇信息进行激活、加工、再创造,这个语用的推理过程就是译者结合语境、自身经验和联想能力进行认知的过程。
(三)翻译过程中借助心理进行认知
20世纪50-60年代,认知心理学诞生,在培根、洛克、休谟等古典经验论的基础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1961)认为认知来源于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作用,认知结构是后天构建的。主体在智力成长过程中主要有两条原则在起作用:适应(Adaptation)和组织(Organization)。组织指以整合的方式来建构各种图式。适应又包括同化和顺化,同化是按照主体已有的认知系统对外来刺激的解释或分析,环境际遇经过认知转化,从而与认知系统已拥有的知识和思考方式相一致,这样就将环境因素或客体纳入到主体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主体的认识,引起了图式的变量。此后在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认知心理主要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即人的各种认识过程,以观察、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为主,认知心理翻译在80年代后期逐渐形成。
来自欧美的认知心理学家、翻译心理学家,将翻译文本的主要特征用符号来表示,通过形式运算来描绘,根据一些形成的形式规则进行推理。我国关于认知翻译学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现阶段,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认知翻译与认知心理的融合研究将会深入,这对更好地理解翻译过程,建构认知翻译研究新模式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一)隐喻认知基础
认知语言学把语言看成是内嵌于人类的全部认知能力之中,多用经验观、凸显观、注意观的方法进行表征。其中,经验观的含义即为语言使用者对事物的描写不只是局限于客观的描写,还会对它们的意义提供更丰富、更自然的描写,也包括隐喻。
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为认知模型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即从始发模型向目的模型的映射。隐喻的认知基础是意向图示,它们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经验,在概念域的映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几年前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提出了认知图式的概念,认为概念本身并无意义,只有当它与人们已知的事物相联系时才产生意义。人的“感觉”通过信息组合、唤起经验、得出结论、认识事物进而形成“知觉”,知觉受主观因素影响,如个人需求、动机、偏好等,加入记忆及推论形成认知。
为进一步从隐喻认知角度进行剖析,笔者选取了部分案例,以下这些案例皆来自于王家年老师《中国典籍外译》课程中《大学》的经典译本。
(二)《大学》中的隐喻案例
1.空间隐喻
把经验基础放进表征中是强调隐喻与它们的经验基础不可分离的办法,文化中最根本的价值观与该文化中最基本概念的隐喻结构是一致的。
例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译文为“The objective of the Great Learning lies in manifesting the illustrious virtue in man’s nature, in renovating the people with advanced civilization,and in enabling the people to reach the supreme goodness”,此处advanced civilization以及supreme goodness,皆呈现出空间隐喻的特点,在人们的经验当中,“先进的文明、达到最高境界”,与“先进为好、道德为上”的传统价值观相一致。而ad-及sup-的词根,亦有“好”“上”的意义。
2.容器隐喻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我们是一种物理存在,由皮肤包裹起来并与这世界的其他部分区隔开来,我们把人体之外的世界视为外部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容器,有一层包裹的表皮,有里——外的方向。”
在《大学》中,“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则是将这种里—外方向投射到其他物体上,最后一句的译文为“When a good government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he kingdom,there will be peace and order among all things under Heaven”,此处in the kingdom和under Heaven的用法,皆体现出了容器隐喻的特点,即以“自家为里、天下为外”,把家和天下视为个体之外的容器,这里的介词in和under巧妙地传达出一个概念:视野即容器。
3.隐喻建构的身体和社会基础
整个系统内的连贯性似乎是选择一个而非另一个基础来构成隐喻的部分。
例如,在《大学》中,“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的翻译为“(As we know,)wealth can only embellish one’s house,but moral qualities can cultivate one’s heart. When his mind is open and bright,his body will,of course,grow in flesh and feel at ease. Therefore, the man with lofty morality must make his thoughts sincere”,此处,“心广体胖”,这个四字词语并不是随意安排,而是扎根于我们的认知经验,心胸宽广开朗,身体自然安适舒坦。开朗是宽阔的,忧郁是狭隘的,快乐为上,健康为上。而open and bright,grow in flesh and feel at ease的译本则最大限度地与“快乐、健康”的表达相连贯。
对《大学》的翻译,目前有很多版本,有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方向,有生态翻译方向,有异化翻译方向,也有释义翻译方向的。就认知转向视阈下的《大学》翻译来说,是把《大学》的原文(原料)、翻译过程(加工)、译文(产品)看作是一个生产加工过程,从认知翻译心理入手,结合语言感知、记忆、理解和产生,以及翻译认知心理进行探索,重译的实证分析把认知转向视阈下的翻译过程分为信息的感知、语言的理解、翻译心理认知心理的应用和语言的产生。
为进一步从语言认知与翻译心理的角度进行解读,笔者选取了部分案例,以下这些案例亦是来自于王家年老师《中国典籍外译》课程中《大学》的经典译本。
(一)感觉与认知心理
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储存器,由图像或视觉记忆和声音记组成。感觉记忆是信息加工的初始阶段,《大学》的重译中,译员对古典诗词的把握以及古籍的理解等先知识的短时记忆质量与数量,对《大学》的源语理解与加工等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译:The objective of the Great Learning lies in manifesting the illustrious virtue in man’s nature, in renovating the people with advanced civilization,and in enabling the people to reach the supreme goodness. 译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通过短期记忆,运用in manifesting, in renovating, in enabling 强调与原文在解构和表达上的对称和排比。
(二)知觉与认知心理
知觉在认知心理的研究中尤其重要,从20世纪中后期认知心理学的逐渐兴起,知觉的本质与过程探索与理解不断在学术界和翻译界进行。在认知翻译学看来,认知的知觉是译者对原语料的一个复杂的心理操作过程。在对《大学》的重译中,译者的心理和知觉对翻译过程的启示不断催化,首先是看到诗词,刺激思考和加工战国时期政治、文化和思想的语料,在译者的大脑中进行刺激和加工,在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的催动下,译者对《大学》通篇的诗词以及其背景进行信息加工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驱动以及把记忆和内部特征的融合参与。
如,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译:If you can renovate yourself one day, you can renovate yourself from day to day;never stop renovating yourself till you become a new man every day. 原文的意思本是通过污垢的洗涤,而译者却延伸到了思想的革新。在尊重原著语义的基础上,译者通过把原文进入知觉进行加工,进行一种间接性的整合,尊重原文的修辞,达到了个体知觉的普通化表达。
(三)思维逻辑与认知心理
认知翻译过程中,对译者的思维过程要求严格,把握思维规律,建立起基于记忆的认知心理学模式,对应用译者大脑进行信息处理、知识摄取以及记忆模式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对《大学》的重译过程,译者的信息处理模式要确保感官接收到并传递给大脑的感觉刺激是无序的,处理系统能够把输入的连续刺激转化为无联系的信息单位,降级的或歧义的刺激也能进行处理,把不具有意义的信号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精确地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贮存、获取、再使用。
如,《康诰》曰:“作新民。”译:The Announcement to Prince Kang says,“You should inspire the adherents of Shang Dynasty to reject the old and renovate themselves with advanced civilization.”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结合了商朝特定时期的遗民现象,通过思维的逻辑分析而调动记忆中的联想,从而进行中国式的成语联想,弃旧图新,进行了语义转换。
本文从认知视阈对《大学》的重译文本进行了多维度的翻译研究,通过认知现状分析了翻译的内外影响因素,借助认知媒介揭示了翻译过程中译者在感觉、知觉、思维逻辑层面的心理转向活动,并挖掘出空间隐喻、容器隐喻、隐喻建构的身体和社会基础等案例应用,从而使重译过程清晰、明了。
[1] Michael Tomasello.The New Psychology of Language[M].Lond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8.
[2] Steven Pinker.The Language Instinct[M].New York: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Inc,1994.
[3] Toury,G.1980.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Translation[M].Tel Aviv:The Porter Institute.
[4] William Croft.The Structure of Events and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M].Manchester: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Press,1998.
[5][英]贝尔(Bell,R.T.).王克非译.导读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英文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6]郭高攀,廖华英.框架语义的建构与翻译过程的概念整合——基于认知语料库“Frame Net”的翻译教学研究[J].上海翻译,2016(4):33-36.
[7]马海燕.认知语境对文学翻译中语义的阐释作用[J].外国语文,2016,32(1):123-128.
[8]谭业升.翻译能力的认知观:以识解为中心[J].中国翻译,2016(5):15-22.
[9]金胜昔,林正军.国内翻译认知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外语教学,2016,37(5):96-101.
[10]金胜昔,林正军.认知翻译模型构拟[J].外语学刊,2015(6):100-104.
[11]王吉会.翻译中认知的渐进性研究[J].上海翻译,2015(2):24-28.
[12]张媛.认知语言学模式下的翻译实例分析——评《认知视阈下的语言与翻译研究》[J].语文建设,2017(2).
[13][美]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2015.
H315
A
耿慧(1993-),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