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杨
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陈 杨
党的基层组织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组织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面对新形势,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建设服务型、学习型、堡垒型基层党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功能定位;问题对策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运筹帷幄,励精图治,开局精彩,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取得治党治国治军领域上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组织了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1]他强调“如果把国家喻为一张网,全国三千多个县就像这张网上的纽结。‘纽结’松动,国家政局就会发生动荡;‘纽结’牢靠,国家政局就稳定。国家的政令、法令无不通过县得到具体贯彻落实。因此,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县一级工作好坏,关系国家的兴衰安危。”[2]这清晰阐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从职能上来划分,基层党组织主要包括四大领域。在政治领域主要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文教领域主要包括高校基层党组织;经济领域主要包括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社会领域主要包括街道社区、乡村、社会组织党组织。每个领域都各具特点,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既要把握共性,又要把握个性。
(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即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3]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整合,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二)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定位
根据党章精神和十八大以来中央的重要精神,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要建设服务型、学习型、堡垒型党组织。
1.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4]2014年5月中办出台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使党的执政基础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强调为了党长期执政、更好执政,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必然围绕这个根本目的来开展,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以服务统领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坚持一盘棋谋划,聚焦服务、突出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2.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做好群众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基层党组织要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战略思想,把发展这一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落实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把党的政策和主张变成有利于地方发展的具体措施。
3.建设堡垒型党组织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能否实现,需要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始终把反分裂斗争作为发展稳定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站稳政治立场,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始终做到旗帜鲜明。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党性原则,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责任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一)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伴随着党员数量和基层党组织覆盖率的双增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并未同步提升。组织的软弱涣散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组织软化,先进性和模范作用发挥不强。二是党员队伍弱化,村委会老人化、家族化、派系化的现象比较突出。三是人心涣散,由于农民进城务工等原因造成基层薄弱,农村人力资源匮乏。
(二)基层党务干部作风漂浮
一是工作作风不实,不接地气、衙门作风浓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差,上级不推、领导不问,工作就落实不下。二是权力制约不严,存在“牛栏关猫”的现象。懒政和腐败问题时有发生,骗取、挪用、贪污补偿款现象屡禁不止。
(三)经济增长触发社会矛盾
市场经济环境下,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触发了许多社会矛盾。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社会治理失序,风险明显上升。老百姓的需求多元化、差异化,基层党组织的“软弱涣散”直接导致老百姓的获得感被层层削弱,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被堵塞。群众最担心的不是上面没有惠民政策,而是为民服务举措始终“走在路上”“停在嘴上”,没有真正落在实处,造成“末梢堵塞”。虽有了解群众需求的意愿,但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民忧难以化解。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突出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对策,把握三个基本问题。
(一)精准定位基层党组织建设
第一,基础工作的依托在基层组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强了,就能把党的力量、党的主张传递到“神经末梢”,就能协调带动各类基层组织实现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第二,处理好服务属性与政治属性的辩证关系。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杜绝“命令主义”与“尾巴主义”,既要把握原则,又要讲求艺术,守住底线。学会管理寓服务、教育寓服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人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领导干部带头依法办事,依法解决社会矛盾,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
(二)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
第一,平台建设是关键。积极探索更加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科学合理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经济社会全覆盖;善用“党建+”实现组织、地域和群体的全覆盖。善于使用微信等社交技术开展群众工作,搭建起服务群众的大数据库,实现服务群众的供给侧改革。
第二,队伍建设是基础。要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带头人,形成坚强领导核心。上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带头担当,不把责任推给基层干部。要防止和纠正把基层干部污名化,对基层干部中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表彰。着力提升基层干部发展经济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化解矛盾能力、团结带领群众能力,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帮助基层干部不断提高本领。
第三,制度建设是保障。中央《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党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的目标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不断完善,基层组织体系更加严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 要健全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和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活动载体、工作方法、管理手段创新,确保基层党组织有必要的工作条件和持续的工作动力,实现联系群众的常态化。
[1]《习近平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强调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 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人民日报》2015年1月13日。
[2]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本文作者: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鹏凯
D267
A
2095―7270(2017)07―00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