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的“第二课堂成绩单”
课程化不是课堂化,课程开设必须遵循课外实践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通过课程化、项目化建设实现内容和人员“全覆盖”。把共青团比较成熟的教育项目全部开设为课程,目前共有12类212门。例如将基础团建工作开设为《团支部建设与管理》《团员主题教育》促进基层团组织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开设《班团管理》《社团管理》《社团领袖培训》和《优秀团员领导力培养》进一步推进“青马工程”建设;开设《学生事务管理》提高学生代表对学校民主管理的理解和认识,完善学生权益维护机制;开设《创新原动力》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开设《青年之声》《新媒体实务》等课程,推动网上共青团建设;开设《人文学术讲座》《学生社团组织经历》两门必修课。
建立课程管理系统。建立线上、线下综合管理及校院两级管理体系。每门课程都有规范的课程大纲;与课内教学系统整合,学生登录后可同时查询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成绩;成立建设与评定委员会和院级工作小组。每门课程都有开课教师,以团干部、辅导员和机关干部为主,兼聘专业教师、校外专家等;建立宣传预警评价等机制。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人手一本选课手册;加强过程控制,一二年级学生需至少获得4学分才可参加评奖评优;定期进行学分排查,对未达到要求的学生提前预警并提供帮扶,尽量避免影响正常学业;形成课程大数据。课外成绩单系统兼具学分和成长记录功能,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时掌握团员青年的参与情况,使思想引领更加精准。截止2016年9月,2015级4200名本科生中有338人未修满4学分,未来团委将更加有针对性地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引导。
全校上下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目前8个机关部处和16个学院开设了课程;学生社团也成为开课的“主力军”,不但促进了学生的朋辈教育、自我教育,也涌现了很多“明星课”,比如《精品咖啡与品鉴》被称为“天津大学最香的选修课”,《恋爱学理论与实践》被《泰晤士报》、央视国际频道等海内外媒体报道;此外,还有很多社会团体慕名而来,比如泥人张世家开设《百年泥人张经营与实践》,这也是国内知名大学首次将非遗文化纳入学校选修课程。
天津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推行一年多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5级学生中,90%以上的学生主动搜集各类讲座信息,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和实践锻炼更加踊跃,校园人文学术氛围得到明显提升。自2015年推行至今,共认定学分25618人次,没有学生因“第二课堂成绩”影响评奖评优资格;三十余所高校来我校调研相关经验。天津大学将结合《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不断深化“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不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为党先行先试,在教育改革中、在双一流建设中做出探索,探索成熟以后交给党,上升为学校党委的顶层设计,真正体现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