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趋势下人力资源外包模式创新

2017-01-23 13:01靳娜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共享经济商业模式

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纷纷涌现了共享经济的热潮,其中以Airbnb和Uber为典型代表,对整个社会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文章以此为研究背景,首先梳理了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然后尝试探究共享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外包模式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人力资源外包

一、引言

全球化3.0时代的到来,世界变成“迷你型”的了,人们通过一台小小的手提电脑就可以掌控整个世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都为共享经济创造了条件,移动互联网的媒介效应使得人们可以凭借不同的方式付出、获益、公平的共享社会资源以及获取经济红利。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2.71万家。但是,这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合作度、开放度和共享度是不一样的,移动互联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还不足以打破跨区域跨行业线下业务。因此,运用共享经济的理念,通过建立一个第三方平台把个人端需求与企业端的服务商聚集起来,用B2B2C的模式来撮合双方的合作,构建基于数据挖掘和分析的人力资源外包增值模式,帮助国内的传统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向高性价比、高可获得性,高服务标准以及高服务体验的新模式转变,完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业务升级转型。

二、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

所谓共享经济,也被称为点对点经济(Peer to peer economy),是实现闲置资源共享的一种经济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分享平台来满足用户需求。共享经济模式中有三个主体:提供闲置资源的资源提供者、对该闲置资源有需求的资源消费者,以及实现资源提供者与资源消费者对接的共享平台。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应用,使得这三个主体之间的需求—对接—供给关系可以实现在动态网络形态下的即时对接,创造了共享经济下的新的生态模式。

共享经济已经在租车、P2P网络借贷、住宿等多个行业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从共享经济的龙头企业Uber和Airbnb两家公司的盈利模式可以发现,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核心基础是“闲置+价值+回报”,即产品和服务供给方拥有闲置资源或碎片化时间,其可以在特定时间内让渡资源的使用权或者提供服务,需求方通过租、借等共享方式使用物品,为需求方创造价值的同时给供给方带来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回报。适应规模化供给的B2C模式、对产品和服务需求个性化和场景化的C2C模式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组织形式。共享经济平台建立了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连接,其不直接拥有产品或服务的所有权,因而共享经济平台运营固定资产投入少,成本低。共享经济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共享高价值的固定资产的产品服务系统。2008年以来,出现了很多网络平台把人们的汽车、卧室、办公室空间等闲置资产提供给其他社会成员来获取收益,参与成员可通过付费获取暂时使用权来共享公司或者私人拥有的多余产品,典型代表有Uber、Zipcar和Airbnb。例如,Uber公司把线下闲置的车辆资源聚合到平台上,并对其进行差异化定位——Uber SUV高端、Uber X、Uber Black中端、Uber Taxi低端,同时将业务范围拓展到出租车以外的其他通勤服务,如摩托车、快递等。在价格方面,Uber公司设计了高峰定价技术,根据不同的时段定制了不同的价格水平。

二是基于网络平台的商品再分配。基于互联网的社区租借、二手交易市场为其主要代表。社区租借模式以NeighborGoods.net为代表,建立了社区沟通交流平台,采取免费的交易模式即以借代租,通过与邻里共享物品来节省资金和资源。eBay是二手交易平台的典型代表,90年代“快时尚”模式的流行催生了很多此类物品交换网站,交换模式有买卖、赠送以及多人交易等。

三是共享技术、时间、劳务等无形资产的协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人们相互分享相投的兴趣爱好,涉及园艺、劳务、家政服务等多个行业领域。以时间银行为例,它最早起源于1980年,目前全球有26个国家设立了时间银行。参与者通过提供例如临时保姆、绘画的服务来赚取“时间币”,“时间币”可以用来购买其他的服务。

综观前述,不难得出共享经济既有的商业模式:首先,将线下闲置资源聚合到共享经济平台,共享经济平台本身并没有拥有这些资源;其次,共享经济平台以这些闲置资源为基础,为需求端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最后,共享经济平台通过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实现供需两端完美的对接。

三、共享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外包模式创新

人力资源外包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快速发展的,指的是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非核心部分委托给人才服务专业机构,属于一种高层次的人事代理服务。由于发展时间比较短,我国人力资源外包的市场基础和环境并不成熟。一方面,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必要性和有效性的认识不足,难以作出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正确决策;另一方面,提供专业化的外包服务机构的规范经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内容是以基础性服务为主,较为单一,导致企业外包商信誉问题甚是担忧。共享经济的兴起为这些问题提供了解决之道,其不仅使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给人力资源外包公司的商业模式变革带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建立一个第三方平台,利用B2B2C的模式完成国内的传统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业务升级转型

B2B2C(Business To Business To Customer)是电子商务的模式之一,指的是企业—企业—消费者模式,第一个B代指生产商,即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供应商;第二个B代指电子商务网站即网络销售商,其可以为买方与卖方提供各种附加服务,是双方联系的平台;C代指的是客户也就是普通的消费者。B2B2C最大的特点就是“复合”,它是将B2B,B2C,C2C三种模式进行了整合。借助B2B2C的模式,运用共享经济的理念建立一个第三方平台把个人端需求与企业端的服务商聚集起来,以此完成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业务升级转型的典型代表就是用友薪福社。它打造了人力资源及社保领域的天猫商城,最核心的三大产品是:服务商城、SAAS平台和查社保,其中查社保提供的是免费服务。

过去的人力资源外包市场就是一个企业级服务市场,即一个B2B的市场。在全国的不同城市、不同行业有大约26000多家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主要服务对象是大中型企业。但是,近几年产生了大量的小微企业,大中城市的自由职业者群体迅速扩张,人力资源市场特别是社保这一个细分市场的新增需求呈现了散户化、碎片化、面向个人端即B2C的特点。同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在中国的人力资源领域中社保这个细分领域还存在着各个地方的标准都不统一,线上化程度不高的特殊的市场背景。因此,上线之初的用友薪福社便将社保这一细分的领域作为突破口,通过建设薪福平台,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打通企业HR、企业员工、个人以及社保服务商之间的业务流,用B2B2C的模式来撮合双方的合作、整合供需两端各类资源,有效提升了社保服务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提高了企业HR的满意度,进一步赢得了合作伙伴和需求方的认同。薪福社的母公司用友集团给国内非常多的用人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企业提供ERP软件服务,是中国市场顶级的人力资源ERP软件服务商之一,也因此成为了这个第三方服务平台最有竞争力的搭建方。目前有来自8个城市的40多家一线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与用友薪福社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用友薪福社以用友集团强大的技术背景为依托,运用共享经济的理念,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打造,为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供需双方提供以薪酬、福利、社保三者为核心的企业级SaaS服务平台,这充分体现了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共享精神。

由此可以发现,共享经济促使人力资源服务开始逐渐摆脱传统的以线下为主的业务信息流转服务模式,而向高性价比、高可获得性、高服务标准和高服务体验的新模式转变,这种人力资源外包模式的转变会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基于数据挖掘和分析的人力资源外包增值模式,将作为人力资源外包公司服务模式创新的基础

精准信息的对接模式,即企业信息和个人信息的深入挖掘与分析,以人力资源外包模块之一招聘为例。在传统的招聘网站上,企业的信息都是由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个人信息大多是应聘候选者自己编辑上传的,这些信息都不够客观。现今,人们可以通过网站获得更加真实可靠的来自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的评价,或者利用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从社交网站上查询并深入挖掘应聘者的信息,以此作为寻求信息对等和雇主与雇员之间信息沟通的渠道。可以借鉴的模式主要有Simply hired和Glass door,这两家人力资源外包公司都向用户提供工龄、企业评价、薪水报告、招聘启事等信息。Simply hired把薪酬研究网站PayScale.com、谷歌地图、社交网络社区LinkedIn等机构提供的内容整合到一起,利用社交网络的便利性提供用户查看一些特色内容,例如查看某公司内部“有没有自己认识的人”,某公司关于职工婚姻状况的是否存在“潜规定”等。Glass door的核心产品是提供公司内部情况、薪酬和工作环境之类的信息,与Facebook整合之后,它还可以告诉用户应该与一家公司的哪些人结识,这是因为有98%的Glass door用户绑定了Facebook账号。

招聘过程的根本诉求就是解决企业职位和应聘候选人之间的人岗匹配问题,而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得精准人才测评模式成为可能,即采集候选人与职位数据,通过考察数千个数据点,给应聘者和空缺职位的匹配度进行评分,真正地做到人和岗位的匹配。可借鉴的模式主要有Bright和Path.to。Bright主要提供的是针对求职者和空缺职位的匹配度评分的服务功能,从而帮助企业缩短应聘时间,提高应聘效度。Path.to的商业模式就是算法,它通过独特的算法完美匹配雇主与员工,这一点和Bright是相似的。企业在Path.to上发布信息是要收取一定费用的,但是通过该网站搜索信息则是免费的。除此之外,Path.to网站的用户需要输入个人的工作经历,或者从社交网络社区LinkedIn导入自己的工作经历,并且还要回答一些关于他们喜欢的是什么样的工作的问题。

对于很多渴望在新时代背景下成功的企业来说,基于数据挖掘和分析的人力资源外包增值模式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企业会逐渐把常规性或者不增值的事务外包给那些基于数据挖掘和分析的能够提供独特价值和服务的人力资源外包公司,以达到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的目的。

结束语

共享经济本身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正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当中,其为整个社会创造效益的同时,仍有可能爆发某些潜在的问题。目前,值得关注的问题有以下两点:一是关于资源提供者的进入和监管的问题;二是关于资源提供者的应急能力的问题。例如,纽约监管机构开始对Airbnb涉嫌非法经营酒店、偷税等问题进行调查;Uber如何打造值得顾客信赖的资源共享平台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此,本文仅限于对当前共享经济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外包模式创新的一些探讨,在共享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对更多的案例进行研究,以期对共享经济趋势下人力资源外包模式创新做出进一步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程熙 ,李朋波,梁晗.共享经济与新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Airbnb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06)

[2]郑志来.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03)

[3]吴娜娜,郑力,甄磊.B2B2C电子商务模式研究:以阿里巴巴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0(32)

作者简介:

靳娜(1990- ),女,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硕士,研究方向:组织与人力资管理。

猜你喜欢
共享经济商业模式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共享经济的税务问题研究
探析网络预约车类共享经济平台的法律保护
“共享经济”在中国变味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