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青年生活方式的嬗变

2017-01-23 17:47黄楚新商雅雯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青年人用户信息

■ 黄楚新 商雅雯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 100026;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089)

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青年生活方式的嬗变

■ 黄楚新 商雅雯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 100026;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089)

近年来,随着即时通讯、在线视频、手机游戏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方式。青年可以依托智能应用,开启“全网式”的生活;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探寻自我发展的新契机;可以通过打造新型“微社群”,实现个性化的发展;通过高度综合的互联网文化开阔思维,但也造成其过度沉迷于网络,削弱了思维能力和受到不良信息影响等问题,对此必须予以重视并加以规制。

移动互联网 青年 生活方式

在新传播新格局中,移动互联网带给人类的“不是漂亮的羽毛,而是飞翔的羽翼”,其蕴含的巨大潜能一览无余。随着网络硬件设备普及与资费下调,中国网民规模进一步扩大,《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95.1%。移动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用户带来在消费、社交、教育等方面的新改变,同时数字化技术又演化出虚拟生存空间,渗透到用户工作与生活的各个方面。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断推动着共享经济、虚拟社交等网络形态生活方式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带来一场裂变式革命,催化着互联共享时代的到来。“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作为社会主流,成长在数字化环境中的青年一代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深受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受惠于互联网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也面临着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挑战与问题。

一、移动互联网对青年生活的影响

生活方式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物质生活方式可分为劳动时间与闲暇时间中的物质生活,包括为自身存在、享受或发展而从事的活动;精神生活方式则囊括个人在各种伦理关系中的精神生活[2]。移动互联网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得用户可以借用PC端与移动端等实现信息共享,并在不断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依托智能应用,开启“全网式”生活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其商业应用带来了蓬勃发展的契机,为青年群体提供了在线购物消费、医疗服务、日常交通、休闲娱乐等方面的生活服务。依托手机运营商与应用研发的海量智能软件,青年用户从根本上革新了父辈一代的基本生活方式,开启了“全网式”生活模式。

无论是课业繁忙的在校大学生还是刚进入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日常学习与工作占据其大量时间,难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体购物消费,而网购App的出现则以迅速便捷、选择空间大等优点获得众多青年用户的青睐。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41亿,占手机网民的63.4%。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手机购物App很快在青年群体中走红。此外,网上外卖、网络支付、旅行预订、网络约车等都为青年用户提供了全新的消费方式与平台,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实体消费,网络购物消费日渐繁荣。

城市的快速发展不断打破区域性的地域界限,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开始了对陌生领域的探索。无论是定位搜索还是路程导航,手机地图与导航取代了以往厚重的纸质地图,成为旅行居家的必备。互联网医疗信息查询、网上挂号、政务办公等都成为了用户提高日常生活效率的新选择。

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在为青年提供更多机遇的同时,也使得青年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4G网络的普及,网络游戏、移动视频直播、网络音乐等娱乐应用的兴起为青年缓解日常压力带来了全新选择,借助移动互联网,手机等移动设备满足了用户随时随地的娱乐需求。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分别占手机网民总数的50.6%、71.9%[3]。

移动互联网与智能应用的结合为青年基本生活带来了更为便捷的全新选择,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基本生活方式,使得“全网式”生活成为一种常态。

(二)紧抓“互联网+”,探寻发展新契机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那么移动互联网也必然会改变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与需要课堂学习的中小学生不同,当代青年拥有较多的业余时间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如何有效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成了一大难题。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广阔平台,其不仅符合当今信息时代青年人较快的生活节奏,而且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丰富了他们的信息量,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互联网提供的图片、视频形式也极大地培养了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了他们的自主学习。

以新东方为代表的教育企业推出了网络教育的形式,使参与课程的青年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手机打开移动互联网,观看老师的授课视频或者与老师进行在线交流。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等网站也推出了免费的名校教师的教学录像和课件,使对名校怀有憧憬的青年可以在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城市聆听到名校名师的讲座和授课,切身体会名师风采。截至2016年12月,中国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9 798万人,手机在线教育用户使用率为14.1%[4]。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人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线职业教育仍是一片待开发的蓝海。

此外,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青年学生可借助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直接搜索、查寻答案,或借助百度知道、新浪爱问、知乎等分享平台进行提问。电子书、在线翻译、在线计算等软件的出现都使青年群体无论何时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同时,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也已经成为吸纳青年就业的重要领域,为青年用户提供更多发展空间。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不断衍生出如电子商务、自媒体产业、电子智能等新兴互联网产业,其中所蕴含的劳动力需求为广大青年用户提供了海量就业岗位与创业机会。如对多家购物网站内容进行整合的第三方购物软件和在自己朋友圈做起生意来的微商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微商”的出现更使得青年群体的身份由购买者转变为售卖者,并且获得了收益。由此许多青年人又纷纷走上了“微商”之路。与此同时,“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不断推动着企业转型发展,也为青年用户提供了更多机遇。

(三)打造新型“微社群”,实现个性化发展

在移动传播格局中,网络虚拟性、高度自由以及多维互动赋予了社交新意义。微型社会群体开始发展,其去中心化的主体交往实质上是传统社区在网络上的延伸,打破了原有的地域限制。而它的发生来自于虚拟空间上有足够的人、足够的情感交流以及人际关系在网络上的长期发展[5]。依托微信、微博等能够满足即时通信的社交软件与平台,青年群体使用即时通讯软件可以实现打破时空限制的互动交流,与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好友聊天,或进行面对面视频。虽然成员没有明确的群体意识或社区意识,但是人们并不是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进行点对点传播,而是处在一个由许多人际关系链条构成的社会网络中[6]。这种叠加的人际链条将进一步塑造属于青年用户的个性化“微社群”。

伴随着“微社群”的发展,微信朋友圈、QQ空间也成为青年群体展现自我的平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的用户使用率分别高达85.8%、67.8%。青年人可以借助网络社交软件搭建起展现自我的虚拟空间,分享自己的心情与日常生活,构建出自己想要展示在别人面前的一个形象。移动互联网的匿名性使得不少青年人选择在网上倾诉自己的心声,释放自己的压力,展示与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一面。

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突破时间、地域、身份的交流。与好友的交流、信息共享和意见讨论在扩大了青年群体社交范围的同时,也促进了用户的个性化发展。

(四)高度综合的互联网文化,打破了传统思维的桎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介载体和形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工具上网,青年人对于ipad、手机、电脑等上网终端的使用更是驾轻就熟,基本上人人“沾手”就会使用。而平台的联通无碍性开启了开放性、大众化的信息传播渠道,这正助力了网络中各类信息的传播路径。产生和传播于互联网世界中的各类信息都打破了常规书本和课堂上只有文字和图片的传统形式,这种高度综合的网络文化会形象化地诱导青年人养成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思维方式的转变。

网络的发展为青年人提供了大量的咨询信息和广阔的社交空间,他们不仅可以获得各个方面的各类最新信息,还可以结交天南海北的朋友,充分地开阔眼界。通过网络途径接受的信息与交往的人越多,青年人在无形中越需要面对复杂纷繁的信息和形形色色的人,这必然会对他们传统的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也在无形中促使青年人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养成全局性和系统性的思维模式,学会从大局出发,以系统的方式综合地看待和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网络也悄然改变了青年人认识世界的方式。过去人们如果想要了解某方面或者某件事物的具体知识,就需要借助大量的书籍,查阅大量的纸质资料,或者出门拜访有学问的人士,通过向他们请教来获取信息。而现在,青年人只需要坐在电脑前或拥有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便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搜索而获取大量的所需信息,而且可以在线下载自己所需的文献,随时随地进行阅读。青年人也可以通过微信、电子邮件等社交软件向他人请教,足不出户就可以与全世界各地的人进行在线的交流,与他人进行讨论,有时甚至还可以获得国外该领域专家或专业人士的直接指导。

网络不仅可以扩充青年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充当新的信息源,还可以有效延伸他们学习和交往的空间,扩展和更新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他们传统的思维桎梏。

二、移动互联网对青年生活的挑战

作为较早接触互联网的一代,移动互联网不断革新着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为其提供更为便捷的生活服务,但与此同时,新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青年人带来一定的网络安全隐患。长期沉迷于网络环境很容易使得青年人过度依赖移动互联网,并诱发网络亚文化的产生,对其价值判断、意识形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过度依赖网络,安全风险高

互联网安全早已突破原有的技术范畴,它发展到涉及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并越来越多地与个人隐私、权益相联系。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使用的日益频繁,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设备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主要选择,网络安全在个人使用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信息泄露、植入病毒、骚扰电话等方面。

骚扰电话与信息诈骗事件不断出现。2015年全年国内用户举报的骚扰电话达到10.8亿次,垃圾短信达到6.6亿条,其中涉及诈骗类的举报电话达到3.06亿次,短信7 943万条[7]。不少诈骗电话与短信经过处理伪装成网站验证电话或信息等套取用户个人信息,如何有效辨识经过伪装的诈骗电话与短信成为了用户使用互联网过程中的必备技能。

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也容易受到互联网植入病毒的威胁。根据有关报道,仅2017年2月6日至2017年2月12日一周时间内,信息安全漏洞即达到242个,其中高危漏洞达到84个[8]。互联网病毒一般在进入用户信息系统后即按照主控端指令进行个人信息与资料的收集,完成信息盗取。随着当代青年对移动互联网各类商业软件应用的不断挖掘与使用,其中蕴含的一些病毒软件难以被察觉,窃取个人财务信息、隐私信息如探囊取物。

当年轻人开始将自己的衣食住行都与移动互联网相连接时,个人信息已不再像以往那样安全了。

(二)过度沉迷,诱发网络亚文化

20世纪,日本学者将印刷媒介和电视媒介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进行比较,提出了“电视人”和“容器人”的概念,揭示了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的社会病理现象。每一种新的媒介的出现和普及都容易产生相关的异常社会现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当代人的网瘾症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移动互联网设备的便携性以及社交软件、手机游戏、网络视频的强吸引力,使有些自制力弱的年轻人沉溺于其中,整日混迹于网络,难以自拔。目前,青年群体随身携带手机已经成为日常行为,他们将其带到其他场景中,难以专心于除手机外的所属场景,如一些大学生常常将手机带到课堂上,做课堂上的“低头一族”,甚至因沉迷网络面旷课、逃课,延误学业。而青年务工者则会沉溺于网络,不思进取,甚至产生“网络暴力症”,贻害无穷。此外,由于移动互联网可以为青年学生提供丰富信息和海量资源,有些学生在完成作业或论文时会选择直接“拷贝”和“粘贴”已有的信息,甚至直接窃取他人的文章和研究报告,拼凑成自己的论文。这种抄袭行为不仅会使青年学生难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会使他们养成严重的惰性,失去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当年轻人因为某一类现象或信息而聚集时,亚文化现象便容易出现。“当在社会某一群体内部形成了既包括主流文化特点又同时具备其他一些独特因素的文化集合物,形成的这种群体文化就叫做亚文化。”[9]相对于主流文化,网络社群的亚文化常常处于边缘地位,其自身并不存在褒贬色彩。但是,由于进入互联网的门槛低使得海量信息缺少即时“把关人”,其中不免充斥着大量暴力、色情、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一些消极的网络亚文化则成为了腐蚀青年的载体,不少缺乏信息素养的青年更容易受到影响,他们缺少分辨良莠信息和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而这些信息很容易吸引青年人的关注,对他们的思想和言行产生误导,影响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快餐式”文化盛行,削弱思考能力

网络文化具有高度综合性,各类信息通过多媒体、多媒介,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形式进行传播,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青年人认识世界的方式。但是,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各类信息通过各种纷繁的形式直接推送到人们面前,“乱花渐欲迷人眼”, 青年人用来“看”世界的方式越来越快捷、丰富,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能会削弱青年人“想”世界的方式。

而且,青年人可以通过上网搜索获得各种所需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在网上向他人求助获得直接帮助。在这种“快餐式”的文化环境下,青年人习惯了直接获取自己想要的问题答案和他人的专业经验,他们甚至会略过思考过程,直接上网获取信息,久而久之,必将削弱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

这样一来,互联网的发展看似是拓展了青年人的学习和交流空间,实则是大大窄化了他们学习和创作的空间,削弱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三、移动互联网风险的规避

(一)政府应依法加强互联网建设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就指出,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移动互联网上信息良莠不齐,除了网络信息海量难以排查的原因外,还有“把关人”的缺失问题。因此政府首先要强化移动互联网上的把关,针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犯罪技术的不断升级,要增加网络警察的人手,加快开发、更新网络监测软件,有效地对网上的不良信息进行过滤,及时净化网络环境;其次要健全和落实网络传播的法律规范,多部门通力合作,加大对互联网乱象的整治力度,“依法治网”;最后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所形成的“全景式敞视机制”,使网络使用者被赋予的权利呈现在相互监督中,如采取一些奖励举报政策,鼓励网民对互联网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和误导青年的不良行为进行举报,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青年应主动规范用网行为

青年人作为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应该明确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把握自己,不过度沉溺于移动互联网。首先,当代青年要加强自律,做好带头和表率作用,不仅要做到自己不沉溺于网络,不做网络的“奴隶”,而且要注意自己在网上的言行,做到不发布、不点击和勇于举报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使网上的不良信息最终因缺少滋长的土壤而自行消失。其次,要明确移动互联网无论能够带来多大的便利和乐趣,它都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去弊兴利才能充分地利用好它的优点,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其真正地为我们所用。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时,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和频率,把握适度原则而不过度沉迷。此外,还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提高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必要时勇于举报,消除移动互联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打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三)社会应正确引导青年用网

凡是对青年人承担有教育任务的角色,都应该做到及时掌握青年人的思想动态以及精神需求,帮助他们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标准,15-34周岁的人为青年,其中包括一部分青少年。他们需要父母和学校有效规范其使用移动互联网资源的行为。

学校与父母要培养青少年辨别和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点,使移动互联网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发挥出最大的益处,而不沉溺依赖于它,不对自己的身心造成伤害。与此同时,应该加强与青年的交流沟通,及时发现他们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思想上的困惑,并加以疏导。特别是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制,定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心理辅导办公室,及时解决学生沉溺于网络等心理问题。

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移动互联网是人类技术进步的成果,其自身是中性的,它到底是人类的福音还是噩梦,完全取决于人类的如何看待与使用。因此迷信媒介技术的“电子乌托邦”思想是不可取的,因为单纯的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必然保证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出现,“一种理想社会的到来,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条件,而且需要更为复杂的社会条件,其中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合理化以及人的自身素质的提高等”[10]。

青年群体是祖国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社会各界需要积极应对,针对移动互联网的各个特性,预测它可能给青年群体带来的好处和危害,做到趋利避害,使移动互联网可以真正造福于青年群体。

[1]《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青春寄语》,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6/0504/c385474-28323342.html

[2]于光远:《社会主义建设与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人的成长》,载《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4期。

[3][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P020170123364672657408.pdf

[5]田建国 刘万军:《网络社区品牌传播的方式》,载《网络传播》,2010年第11期。

[6]涂光晋 陈 曦:《社会价值观重构中的媒介影响刍议》,载《新闻与传播》,2014年第7期。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中国手机网民网络安全状况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ydhlwbg/201610/P020161012494271880676.pdf

[8]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信息安全漏洞周报》,http://www.cert.org.cn/publish/main/upload/File/2017cnvd7.pdf

[9]刘 艳 彭 絮:《亚文化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载《情报科学》,2007年第10期。

[10]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责任编辑:任天成)

2017-04-22

黄楚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新媒体; 商雅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新媒体。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移动传播的现状、前景及其影响和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6BXW09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青年人用户信息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为啥找不到女朋友
订阅信息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