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探究

2017-01-21 14:16陈云燕张德江徐海铭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张法垫板孔道

陈云燕+张德江+徐海铭

摘 要:随着建筑功能的扩宽与为满足功能的需要而出现不同跨度的建筑物,预应力结构成为满足大跨度建筑功能的其中一种设计做法,能够满足相关工程的要求,本文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施工准备、施工流程,以此为相关人员施工作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张法预应力

1 建筑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准备

1、核查预应力施加前的张拉设备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必须指派专人对预应力设备与仪表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及看管,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及校验。如校验千斤顶、其配套的油汞及油压表等。在施工中可选用压力试验机、标准测力计或传感器对仪器进行详细校验,通常选用长柱压力试验机的方式。必须必备两块压力表和每台油泵进行配套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备用一块。利用校验的方式得出张拉力和压力表间的曲线关系。

2、原材料材质试验

在城建施工中必须按照施工设计要求进行水泥、砂石骨料的选用,并对其质量进行定期检验,当发现施工材料不符合施工要求时则不能运送的施工场地。同时做好施工材料的保存工作,如严格按照施工规定进行有效地防潮等工作。

对砼中氯离子含量进行严格控制,在配合比检查过程中处理要严格检查外掺剂,还要特别注意拌和、压浆的用水量,当砼拌和后水泥含碱量必须在0.6%以下,石料中的二氧化硅含量要严格控制在1%以下,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碱—集料反应(AAR)产生反应造成砼成分的改变;对拌和站的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准确性。

3、张拉机具预应力的检查

在城建施工中施工企业要特别注意对张拉机具预应力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可以在具有专业资质的计量单位进行,要及时对油泵、千斤顶的漏油现象进行维护及修理。在城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一一对应油泵及压力表,不能任意对其进行拆开应用;持荷后要重视检测压力表指针的回针、抖动现象,如果出现这种现象,就必须再次进行油封作业,必须先进行维修调试在进行张拉;对限位板顶头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其不存在坑槽等情况,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因张拉施工锚固夹片出现掉角、裂片等破损现象;当超过200次以上张拉工作后,必须对其设备进行检校工作。

2 建筑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流程

某工程属于框剪结构,地下为1层、地上为7层。29.45米为其高度,72米为东西宽度,101.2米为南北长度,37329.5平方米为该工程总面积。本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技术主要应用于大跨度框架梁、雨篷梁与顶层柱子等位置。因工程属于大跨度混凝土构件,在温度作用下超长无缝混凝土结构极易出现应力现象,将造成结构开裂、裂损等问题,进而对结构正常使用情况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超长混凝土结构开裂的主要因素包括:混凝土收缩、环境温度变化。在两项因素影响下,结构内部出现的拉应力将导致混凝土开裂情况的大量出现,这种现象的产生将限制普通钢筋混凝土的应用。为此,可将粘结预应力筋合理配置到梁内,利用张拉预应力钢筋,把钢筋预拉应力进行混凝土压应力的转变,并对混凝土构件的抗裂能力、刚度进行有效提升。粘结预应力筋设置到连续梁内,不仅能够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性能进行有效改善,更能达到避免材料浪费、降低成本等作用。

1、模板支拆

框架梁具有较大总量,在支底模时,位于顶撑下的地基、垫板应具有平整性。因反拱产生于预应力梁张拉施工后,在支梁底模时,与一般混凝土框架梁相比,起拱值较小,通常情况下,起拱根据跨度0.5%到1.0%施工。施工顺序则遵循“逐层浇筑、逐层张拉”进行,为达到工期缩短的目的,应对周转模板的速度不断提升,支模时,将相邻2根梁作为一组,先支每组内侧模板,随着在螺旋管铺设时,进行模板底模板安装,并进行钢筋绑扎。张拉预应力前,必须将梁侧模与现浇板底模拆除,达到降低预应力施加的影响。完成预应力筋张拉作业后,如水泥浆在孔道灌浆后强度符合每平方毫米1.5N时,可将梁底模与支撑拆除。

2、敷设孔道

按照预应力筋施工规定,定位架立筋应每隔1到1.5米进行设置,选用10毫米钢筋点焊梁附加筋的方式作为定位架立筋,其高度为波纹管中心线与梁底高度距离减去波纹管半径,同时在架立筋上绑扎及固定波纹管。与管道直径相比,波纹管连接接头的管径应大一点,300毫米为接头管的最小长度,通过塑料胶带将接头位置外套管拧紧并封闭,以此防止浆液流漏现象的出现。预应力筋束形将对预应力的施工效果造成极大的影响,如降低结构件的承载力等。基于此,在波纹管铺设过程中,要求必须遵循设计规定进行定位,确保其各项指标符合施工要求,垂直误差一般在—10毫米到+10毫米之间进行有效控制。

3、穿束

城建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技术施工中,通常选用砂轮锯对钢绞线进行切割。选取人工分束的方式在浇筑混凝土前穿入。在孔道内穿入钢绞线后,如利用电气焊施工,将降低预应力筋的强度。绑扎顶层柱子后,通过人工方式在绑扎屋面梁前将制作完成的钢绞线由柱底平顺地向波纹管内穿入,在设计规定的梁柱节点位置设置固定端挤压锚与承压板,在柱顶临时进行预应力筋固定,避免下移现象出现在预应力筋位置。

4、安装锚板

固定套管位置后,应及时进行锚垫板与螺旋筋的安装。利用一般钢筋对端部锚垫板固定,避免移位现象出现在混凝土浇筑、振捣施工中。完成安装锚垫板施工后,必须保护垫板工作长度内外露钢绞线保护,并封闭预应力孔道、垫板灌浆孔。

5、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捣施工中,必须防止振动棒对金属套管造成强烈冲击。在浇筑张拉端、固定端钢筋集中位置混凝土,为避免漏振、空洞等情况的出现,必须对端部预埋件加以保护。在浇筑混凝土后,必须立即清理孔道,防止漏浆情况出现在张拉施工中。

6、预应力张拉

在混凝土强度符合施工规定后,预应力构件即可进行张拉作业。为避免因预应力束内各根钢绞线长度参差不齐,导致产生的张拉应力不同等情况的出现,张拉钱应先预张拉各钢绞线。张拉预应力梁柱时,必须严格按照“对称”原则进行施工,张拉预应力筋时,可由预应力筋中间位置进行预应力筋张拉作业,确保张拉对称。

7、孔道灌浆

完成预应力筋张拉作业后,可进行孔道灌浆施工,孔道冲洗工作可在灌浆前进行,以此确保孔道的湿润度及整洁性。选用纯水泥浆作为灌浆材料,要求其强度在M30以上,并进行减水剂的添加,选用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0.4到0.45为水灰比,150到200毫米流动度,拌和水泥后,3小时泌水率在2%左右进行有效控制,要求泌水率最大比率控制在3%以下。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近几年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工程中应用到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结构领域,尤其在房屋建筑中,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是预应力技术优良特性实现的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 刘建东. 预应力技术施工管理要点的探讨——以厦门市政服务中心为例[J]. 福建建材. 2015(06)

[2] 顾建平,刘建华,张国华. 有粘结预应力梁施工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2)

[3] 成高凡. 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技术在高层建筑框架梁施工中的应用[J]. 中外建筑. 2009(07)

[4] 黄仲平. 建筑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福建建材. 2014(11)

[5] 汪洪久,张焕新,毛瑞波. QC方法在大跨度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井字梁施工中的应用[J]. 建筑与预算. 2012(04)

猜你喜欢
张法垫板孔道
张法:一桩少女心事烛照的风雨兼程
基于ANSYS的液压集成块内部孔道受力分析
接触压力非均匀分布下弯曲孔道摩阻损失分析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浅谈钢筋砼无梁板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离子对SBA-15形貌与孔道结构的影响
管流模型概算法识别大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