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会否成为大学生新的“噩梦”

2017-01-21 12:54何芷君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噩梦借贷贷款

摘 要:“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网络借贷早已不是新鲜事,这几年在大学生群体中更是火爆。一段时间以来,校园贷引发的借贷隐患甚至债务悲剧,不时在各种媒体曝光,校园贷已经成为大学生新的“噩梦”。

关键字:大学生;校园贷;危害;对策

在互联网金融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在网上购物和消费。个别大学生为了追求名牌手机、名牌包包、名牌衣服等各类奢侈品,不惜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借贷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为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打着“为大学生提供分期购物和现金贷款”等名号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校园贷应运而生。

1 校园贷的定义及发展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大学生在网络平台提供个人学生证、身份证、个人学籍信息截图,“裸条借贷”只需要大学生裸体持身份证拍小视频,就可以在平台完成注册及贷款申请,不需要本人签名,不需要任何资产抵押,就可以轻松在相关的网络贷款平台贷到数千甚至数万元的款项,放款速度快,非常便捷。

目前校园贷平台大概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二是单纯的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借贷宝、名校贷等;三是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如“京东白条”、“淘宝蚂蚁花呗”等,这类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特点是“先消费、后付款”的全新支付方式,在网站购物后可以选择延后付款期或分期付款;四是私人借贷,目前在女大学生群体较为流行的私人借贷平台就是“裸条借贷”,即通过中间人进行借款时,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片替代借条,当发生违约不还款时,放贷人以公开裸照和与借款人父母联系为手段,胁迫借款人还款。

2 校园贷迅速崛起的原因

(一)校园贷放款门槛低

自2002年招商银行发行了第一张针对学生群体的信用卡后,大学生群体也成为了各大银行眼中的香饽饽,通过开卡优惠和大额度的信用金额吸引大学生开办信用卡。大学生持卡人数不断攀升的同时,大学生信用卡的逾期还款率也在不断上升,发生了多起大学生过度透支信用卡事情,各大银行开始收不回借款,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并开始整顿。因此,银监会要求银行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卡(附属卡除外)。这块被信用卡“摒弃”的校园信贷市场成为各大金融贷款新成员的进军之地。2014年开始,校园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大学校园,各大平台对校园贷款大肆宣传,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借贷服务。校园贷这类网络借贷平台多以“1分钟申请、10分钟审核,快至1天放款,0抵押0担保”作为宣传广告,申请手续非常简单。在门槛如此低的贷款诱惑下,一些经受不住诱惑而又不具备还贷能力的大学生可以轻易贷到款,但逾期无法偿还的风险也被不断放大。如2016年3月,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在校大学生,用自己的身份证以及冒用同学的身份证,从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高达数十万,当无力偿还时跳楼自杀,酿成了轰动一时的惨剧。目前网上的校园贷平台各自为政,没有实行大学生借贷数据的共享机制。一个大学生在无力偿还贷款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个借贷漏洞,从其他平台申请借贷,再进行还款,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陷入了“借贷——消费——偿还——借贷”的恶性循环中,最终债台高筑。

(二)大学生消费观发生巨变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作为中国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这项优良的传统。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入侵,各类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消费观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冲击。有部分大学生抛弃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将超前消费、奢侈消费、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作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成为了这些学生群体的代名词。但作为消费者,大学生缺乏足够的资本供其吃喝玩乐,而校园贷这种先提供贷款、分期消费的贷款模式恰好满足了这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帮助他们得到想要的,在极大程度上满足其消费欲望。

(三)家长、学校教育监管不足

校园贷之所以在大学校园迅速扩张,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外,家长和学校的态度也非常暧昧。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是父母的骄傲,备受家长的溺爱。面对子女非理性消费形成的巨额贷款,很多家长虽然愤怒、心痛,但是子女的借贷涉及到信用污点问题及相关的法律问题,家长都会选择砸烂铜卖烂铁为子女的账单埋单。学校方面对于大学生在网络平台借贷的事情,也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学生当事人和家长采取规劝的方式,建议家长帮学生还款,息事宁人,甚至以学生毕业的条件要挟家长必须为学生还贷。家长和学校的态度和心理也助长了校园贷的歪风。

3 校园贷潜在的危害

(一)校园贷存在的隐形费用高

网络平台利用低利率吸引大学生贷款,在广告词上以“0首付、0利息、免担保“等”优惠条件,故意隐藏高额的手续费、逾期未偿还带来的巨额滞纳金等费用,误导大学生贷款。例如一部黑色128G的Iphone7手机,在苹果官网上标价是6188元,使用招商银行或者农业银行信用卡分期12期免息付款每期约为516元。在京东选择招商银行12期白条分期付款,¥546.61*12期(含手续费:费率0.5%,¥30.94*12期),即总价为6559.32元。分期乐网站标价5788元,零首付情况下分12期,每期月供523.08元,总价为6276.96元。表面上看,大学生使用校园贷平台,可以非常轻松在不需要任何首付的情况下即可购买一部Iphone7手机,每月偿还的金额也不高。但是实际上真实成本远远不止如此,不同的校园贷平台购买Iphone7手机金额均比苹果官网全款购机价格要高。更重要也是最可怕的是在这些校园贷平台对逾期还贷产生的滞纳金、违约金、利息、手续费等问题并没有做出详细说明,也就是说大学生一旦在这些平台上采用分期贷,没有按时偿还的话,产生的滞纳金是非常高的,如果长期逾期的话本息加起来是相当恐怖,等于民间的高利贷了。当大学生进行咨询的时候,平台的客服多以合同条款去忽悠学生,答案无棱两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规定了法律支持的最高民间借贷利率为年利率24%,超过36%的,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而有一些校园贷平台的贷款利率远超法规所规定的年利率,大学生在这些平台上进行贷款是不被法律所保护的。

(二)校园贷容易造成大学生产生信用污点

目前校园贷平台对大学生的还款能力、信用的资质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只要学生的学籍信息和身份证信息正确即马上放款。还有个别校园贷在宣传时强调“贷款不纳入征信体系,即使逾期也不影响学生的征信”,这些信息无疑会刺激和诱导学生过度消费和使用资金。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贷款信息都会录入央行的征信系统,一旦学生产生逾期不还款的情况,马上就会在征信系统产生逾期记录,长期逾期将列入黑名单,大学生毕业后创业、买车、买房等都会因为在征信系统上的不良记录而无法贷款,给生活、工作造成巨大的困扰。

(三)校园贷催款手段严重威胁大学生人身安全

对于正常借贷而言,对于逾期不还款的大学生,放贷者可以通过司法程序起诉,胜诉之后按照法院流程申请强制执行,追回贷出的欠款,不会对大学生及其家庭产生威胁问题。但是校园贷平台对大学生收款的手续和程序都是非常“凶狠”,只要学生没有按时偿还贷款,各种催款手段接踵而至:电话骚扰、上门威迫、跟踪盯梢、非法拘禁,甚至采取更加暴力极端的方式手段威胁大学生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和自由,迫使他们不得不为了偿还贷款而砸锅卖铁,卖房卖车,走上绝路。今年年初,济南某高校一大四女学生小董在同学的介绍和推荐下,通过“裸条借贷”方式借款两万元,由于一开始就逾期没还,利滚利后数额变得越来越大,到九月份本息加起来已经高达数十万,实在无力偿还,该借贷平台威胁小董如不尽快还款,会将其裸照发给她的亲朋好友,在校园宣传栏上张贴,并发布到网络上,小董的生活陷入一片黑暗之中。甚至还有借款人威胁“裸持”借款的女生提供性服务。

4 加强校园贷监控的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自身要提高金融理财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为一名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生活和理财能力,在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入侵大学生活的同时,要警惕这些错误观念的影响,树立培养科学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性看待各种物质上的诱惑。主动学习金融理财知识,学会辨别各种非法借贷的弊端,不攀比,不追求时尚,合理消费,坚决抵制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在业余时间可以进行勤工俭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所需,珍惜每一分钱都是来之不易。

(二)家长、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关注

大学生虽然是一名成年人,但在自我控制方面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难免会出现追求、攀比的心理,作为家长和学校,应该多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家长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新媒体渠道,及时了解子女在校的生活情况。此外家长也可与子女约定做一个台账,每笔支出收入都入账,家长通过台账了解子女的经济情况。学校教师通过观察学生日常消费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工作处邀请资深金融业代表定期举行金融理财讲座,开设金融理财和金融风险的相关选修课,举办与金融理财、风险有关的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理财意识和风险意识。

(三)校园贷平台健全自身建设,杜绝大学生陷入循环贷深渊

信息时代的今天,大数据已经成为各大网络平台必不可少的手段,校园贷平台应加强对贷款大学生资格的审核,严格对借款人的信息、借款动机、还款能力进行审核,树立风险控制意识,降低大学生出现逾期的风险。同时为了避免大学生通过多个校园贷平台重复借贷的问题,这些平台之间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时将大学生借贷信息共享,通过共享数据评估学生借贷的风险,对学生还贷能力进行测评,以免大学生陷入过度借贷的困境不能自拔。在大学生推广校园贷业务时,平台客服和推广人员应如实告知借贷的真实风险,详细告知贷款利息、违约金、滞纳金等收费项目的计算方式和可能产生的费用,对贷款合同做出合理的解释。对于逾期不偿还的大学生,校园贷平台可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合理诉求,与学生、家长和平协商处理贷款问题,不能将学生逼上绝路。

(四)相关职能部门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公安、网安、工商管理、工信、金融管理等相关职能应采取联合行动,要加强本地区校园贷平台的排查工作,密切关注校园贷在校园发展的情况,定期约谈校园贷平台的相关负责人,对其进行法制教育,敦促其规范平台、守法经营,剔除带有欺骗性成分的校园贷产品,净化互联网金融市场环境,确保大学生的贷款安全。着重力度打击校园贷平台暴力追债行为,对涉嫌暴力逼债、非法经营、欺诈诱导和强迫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实时监控、重点打击,确保大学生的人身、自由和校园安全。

司法部门将校园贷这一互联网新生产品纳入国家法律体系,营造民间接待发展的法制环境,尽快制定“民间借贷法”,赋予民间借贷合法的法律地位。2016年8月30日,深圳市出台了全国首个校园贷地方性规范自律文件,其中明确除助学贷款、创业贷款等有助于学习工作的贷款业务外,各企业不得向借款学生提供其他用途的贷款。

参考文献

[1]黄志敏.熊纬辉.“校园贷”类P2P平台面临的风险隐患及监管对策[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2]朱承志.校园贷,“画皮”下隐藏的陷阱[J].学术探讨.2016

[3]陈威中.校园贷的发展与影响探究[J].财务·金融.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3期

[4]叶岩.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8)

作者简介

何芷君(1985-),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噩梦借贷贷款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资本运作的影响
还贷款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
P2P 网络借贷监管的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