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2017-01-21 11:20田建刚徐宁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学方法信息技术

田建刚+徐宁

摘 要:信息技术是我院民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培养学员信息素养的基础课程,更是一门基础工具课,学习和使用好信息技术,有助于学员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培养立足岗位能力。提高学员信息素养有效教学方法有很多,结合教学实际,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教学谈谈一些教学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教学方法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面对信息技术变革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新型学科,体现了学科的时代特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要有新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学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好奇心,激发学员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满足学员求知欲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1 情境引导式教学方法

情境引导式教学是指在教学开始或者教学过程中,教员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员思想、视觉体验,激发学员的好奇心和学习激情,帮助学员理解课堂内容。情境教学可以促进学员课堂上的有效教学,创设的教学情境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起很大促进作用,让学员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想象,引导学员对所学知识深入思考,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带动学员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益,这种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让学员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

信息技术课程主要让学员学习相应的信息技术技能,同时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涉及到许多学科知识,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员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在综合活动教学环节提高学员信息素养。情境引导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我们在第一章“信息技术及其影响”在教学开始就直接引入“未来,信息化社会的生活”视频短片,让学员了解未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方向,学员通过视频短片直观的了解到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体会信息技术对人类未来生活的便利,引入这段视频后明显激发了学员的好奇心和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极大兴趣。因此,信息技术教学适当的情境引导式教学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对提高学员信息素养能力有很大帮助。

2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就是教员通过布置任务,促使学员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极大地激发学员的求知欲望,逐步培养其自学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有着“以任务为主线、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促进学员提高独立性,推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一般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首先,明确目标,合理设计任务;其次,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员兴趣;再次,任务简单,符合学员实际,操作性强;最后,鼓励学员,努力完成任务,按照这样的步骤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效果会明显改善。

3 层次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少数民族学员由于民族风俗、宗教信仰、语言习惯等各方面都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学习上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他们不完全适用。虽然对民族学员教学方法在不断的改进完善中,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民族学员的教学方法需不断的探索实践。

根据课前调查问卷、座谈的方式了解每个学员的基本情况,将每个班的学员大致分成两个小组。通过一到两次的授课根据课堂反应、理解程度、信息素养基本技能再次将教学小组的学员调整。这样以来按照每个小组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完全根据学员的情况设定相应教学内容以及课堂作业,控制课堂有效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分层次教学与开放性资源平台相结合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开放性资源平台可以作为优先完成课堂任务学员的补充教学,也可作为理解能力慢一组学员的课后补充学习平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应用,将两个小组的学员可以根据学习进程调整,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鞭策后进者努力学习,迎头赶上的决心。分层次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同步调整,可分层次教学,也可以整体教学,教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员的课堂反应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4 分组探讨式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综合活动教学环节非常适合分组探讨式教学方法,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员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员分成两个教学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探讨综合活动的教学内容,最后形成各自的学习报告,通过各个小组成员的实践、交流、探究、评价环节让学员人人参与,人人探讨,人人思考的教学局面。分组探讨式教学方法将学员作为课堂主体,教员辅助引导,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开拓学员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员综合素养。

5 自主学习式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身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很多教员依然存在错误的教学观念,认为只要自己在课堂上讲得越多,操作示范得越仔细,自我感觉就越良好,生怕自己有些重要的概念没有讲到,有些关键性的操作没有示范好。其实这种传统的被动式的教学把学员当成教学的道具和观众,其教学是无效的或盲目的。

信息技术课教学运用启发学员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员利用互联网以及我室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放平台进行自我知识完善,对课堂教学内容快速浏览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同时对新的学习内容起到预习作用。

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正是调动学员主观能动性,引发学员思考问题,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让学员自主学习可以加强学员的动手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检验学习效果,提高自我信息素养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方法需要教员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完善。只有灵活使用这些教学方法,既能减轻学员学习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提升学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员积极表达、交流、协作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简介

田建刚(1982-),男,陕西扶风,边防学院信息化与兵种教研室讲师。

徐宁(1983-),女,陕西安康,边防学院信息化与兵种教研室助教。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教学方法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