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迅速发展,其财务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筹资、投资、资金支出等过程中,存在风险的原因有自身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本文在描述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风险产生的深层原因,最后提出了非盈利组织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风险管理
1 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在非营利组织进行的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控制的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或信誉受损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1 非营利组织的筹资风险
在筹资阶段,非营利组织可能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资金短缺的问题,它会带来非营利组织的公益目标难以实现甚至是生存难以为续的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途径如个企捐赠、基金、政府的财政支持等的不确定性较高,从而造成了非营利组织的风险。
1.2 非营利组织的投资风险
为了满足自身运营的资金需求,保障自身的有效运作,非营利组织同样也会进行相应的投资活动,虽然非营利组织的投资目标并不完全聚焦在盈利上,但也必须考虑投资的收益情况。投资是为了收益,而收益亦会伴随有风险,这种风险来源于非营利性组织预期的资金投入与收益与现实之间发生背离的可能性,非营利组织产生投资风险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投资决策机制的不完善和相关投资监管制度的缺失。
1.3 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支出风险
非营利组织的资金主要用于公益活动,以实现自身特定的社会公益目标。在此过程中,非营利组织公益资金的支出可能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捐助人在捐赠以后没有对资金和财物的走向进行跟踪和监督,放弃了自己的监督权,对于公益资金如何使用,组织内部负责人也未能与捐助人沟通和协商,这可能造成的结果是组织内部相关人员可能会出于一己私利弄虚作假,从而影响非营利组织财务资源的合理使用,引发资金支出风险。二是由于非营利组织内部的财务管理还不够科学和规范,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尚存在诸多环节缺乏有效的制度来对其进行规范和约束,从而制约了公益资金的功能发挥,引发资金支出风险。三是当非营利性组织的自身生存受到挑战从而与其社会公益目标实现之间出现矛盾时,非营利性组织为了保障自身生存,有可能会选择放弃其公益目标,就会导致其公益性的丧失,从而增加其财务风险,影响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
2 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
2.1 组织的宗旨和使命不明确,组织人员缺乏志愿性。
在我国很多非营利组织对自己宗旨和所履行的使命缺乏明确的认识和精准的定位, 这不仅造成非营利组织公益目标可能会发生偏离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很难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其次,组织的成员参与组织从事相关工作更多是出于谋生或谋利的考虑,很少是基于对组织宗旨与使命的认同,从而制约了组织的健康发展。
2.2 非营利组织自身能力不足,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缺乏。
造成在我国非营利组织自身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主要是因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中兼职人员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许多非营利组织则主要依靠志愿者开展活动,在对兼职人员与自愿者进行选拨的过程中更多是以他们的自愿精神为导向进行遴选,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其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要求,这就不必避免地制约了非营利性组织能力的发展。而且,由于观念的因素,很多非营利性组织没有给予会计制度建设以足够的关注, 要么是流于形式要么是不健全, 更有甚者是根本就缺失,加之非营利性组织内财务人员往往缺少专业的财务素养和职业风险意识,在财务管理中根本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更不要说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2.3 政社不分,对非营利组织的重视不够, 缺乏使其健康发展的社会空间。
我国政府在针对对非营利组织活动的管理中,其管理体制具有严格的约束性, 将非营利组织置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但由于政府对非营利性组织管理的理念还呈现相对滞后性,加之双重管理体制的不合理,严重限制了非营利组织作用的发挥。
2.4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不利于非营利组织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关公益事业和非营利组织的立法进度还比较缓慢,滞后于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不能提供较为良好的法律环境,促进非营利性组织的工作开展。比如说适用于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相关配套的法律屈指可数,而且有部分法律法规已经明显滞后于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需求。
2.5 社会监督环节薄弱
社会监督是指政府监督和非营利性组织自身监督之外的监督,主要包括新闻媒体的监督、群众监督和第三方监督。相对于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不仅成本相对较低且效率高,但目前我国非营利性组织的社会监督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实施,社会监督的力度较小,社会监督效益未能得以充分实现。
3 防范与控制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的策略选择
3.1 加强组织的财务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首先必须具备风险意识, 针对非营利组织可能出现财务风险的关键点进行重点控制,建立有针对性的、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严密监控和采集非营利组织在财务运行中各环节的信息数据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比对,以便能够及时地发现财务异常情况,对已出现的问题加以及时控制或并对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做好预警预案,防患于未然。此外,可以多渠道、多形式地通过各种财务专业知识培训提升非营利组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并使其风险意识得以不断强化,以保证非营利性组织财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对财务风险的管理能力,做到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行为规范化,促进决策的规范化和程序化。从而加强对非营利性组织内部风险防范控制,有利于组织效率的提高和运作成本的降低。
3.2 完善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财务风险防范的制度基础。
首先应建立财务风险基金及其财务风险应急处理机制。财务风险基金可以通过从非营利组织投资收益和公益基金按一定比例提取的方式进行,专款专用,以应对非营利组织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第二、合理举债,严密监督。在充分考虑非营利组织自身财务承受能力和组织发展的需要的前提下适度举债,但必须严格监控举债的额度、方向和使用效率等,避免造成不必要资金闲置所带来的的成本上升。第三、建立投资决策监督机制,对非营利性组织的投资项目都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确保其投资决策的科学、合理和有。
3.3 完善监督机制,多元化进行监督。
一是不断完善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有效监管,避免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二是全方位调动广大公众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督的意识,多渠道采集公众意见和听取投诉;三是根据媒体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媒体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作用;四是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从非营利组织的诚信和绩效两个维度对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展开适当的评估,并把评估结果公布于众让资金提供者了解各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作情况。
参考文献
[1]唐阳玲.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管理刍议[J].财务与金融,2008(03).
[2]康伟.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J].会计之友,2008(29).
作者简介
傅璟(1983-),女,彝族 ,贵州省大方县人。研究生学历。现为贵州财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行政管理。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省贵阳市 5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