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凝异
『出城东北二百里,有山石突出如嘴。﹄石嘴山,因此而得名。在石嘴山人的口中,这里是一个汇集五湖四海的江湖,京剧、秦腔、豫剧……随着当年建设石嘴山的人而来,在贺兰山下生根发芽。岁月洗礼,过往的历史如同流经而过的黄河,在这里缓缓地停下脚步,滋生出许多宝贵的手艺和文化,成为当地人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
曲留塞上情
早上8点多,杨达吾德打开窑门,搬出一个个圆圆的匣钵,将三四十平方米的院子填得满满当当的。匣钵里,装着他前天烧制的泥哇呜。泥哇呜是一种土制乐器,只有两个孔,因吹出来“呜呜哇哇”的声音而得名。杨达吾德小时候,身边人都会吹泥哇呜。但现在,只有他一家子在制作了,求人来学也无门。
20年前,他想以这门手艺为生,开始对泥哇呜做改造,两孔变成五孔,再到七孔、十孔,只能发出“呜哇”声的泥哇呜,已能吹出完整的曲子了。在宁夏地区,泥哇呜多为扁豆形、牛头形、牛角形和鱼鸟形,上面刻着植物、花卉和传统纹样,而做泥哇呜的泥料都来自离他家不远的西大滩。杨达吾德的家在沙湖旁的一个回族聚集院落里,红砖垒砌的房屋只有一层高,全是平平的顶。小巷尽头,看见门口摆着成排的、半人高的大缸,就知道他的家到了。也可以高耸的烟囱为地标,那是杨达吾德烧泥哇呜的窑。
窑内高近两米,左右有两个大窗口,封得严密厚实。因为石嘴山产煤,杨达吾德自然以煤做燃料。“每次烧窑,是在凌晨2点40点火,烧制19个小时到第二天晚上约10点,再自然冷却一晚,第三天上午七八点开窑。”杨达吾德一边在泥哇呜上打眼,一边和声细语地述说着。每一窑,可以烧1 200个泥哇呜。过去的人们,是用蒿草给自然阴干的泥哇呜上色,或在表面涂以豆油、胡麻油,避免泥哇呜表面起泥、回潮。而经过烧制的泥哇呜,就能更长久地保存了。
如今走市场的泥哇呜多用模具压制成形,但放气、打磨、钻孔、打眼、烧制全都需要手工的参与。若有定制,杨达吾德便从塑形开始纯手工制作传统牛头形泥哇呜,一天能做两个。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达吾德希望能将泥哇呜带入高端市场。在拓宽泥哇呜音域的同时,并在材料上做改变。“宁夏也出紫砂,就在太阳山附近的红寺堡,看,多细腻,不比宜兴的差。”说着,他吹响了16年前做的那个大型泥哇呜,低沉而悠扬,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的边塞。
家乡就是最美的画面
在石嘴山北武当庙,有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佛教音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建业76岁,是位老中医,平时在平罗县坐诊,只有北武当庙举办大型活动时,才从几十千米外赶回。北武当寺庙音乐既有文乐的婉转优美,又有武乐的高亢激昂。文乐在当时主要以工尺谱记谱,而武乐则以一种叫渣渣子的古老方式记谱。这是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后,慈禧太后逃往西安时,随行的僧人留在宁夏的。
如今徐建业只能利用闲暇时间整理北武当寺庙音乐。为了让后人看懂、听懂这门从宫廷传出的佛教音乐,他已经将200多首曲目用简谱整理记录。
来石嘴山以前,以为她是一个传统的北方小城,没有山、没有水,冬季光秃秃的苍茫一片。不想这里树木成林,红的、黄的、绿的,五彩缤纷。湖泊碧水茫茫,鸟雀随处可见。彩云桥、追月桥两两相望,灵气活现。
这些,都被折红旭用剪刀记录下来。
折红旭爱剪纸,尤其钟爱创作大型剪纸作品,最长的是120米的《毛主席诞辰120周年》。“一刀纸,就是100张,重量不能超过4斤半,这样刻纸才会有产量。”因为纸太薄,又是大型作品,折红旭把剪纸以书画的方式装裱,重要的作品,还会亲自送到杨柳青去裱。折红旭的思维比较超前,她做剪纸培训,走乡下进学校;也用电脑设计图纸,以公司与大师、农户、协会合作的方式制作剪纸作品,还开发剪纸图样的马克杯、折扇等旅游产品,让大家带回不一样的石嘴山礼物。
与折红旭不同,朱良璿对石嘴山的爱,都藏在自己的屋子里。
朱良璿75岁,腿脚不便,身体不好,12℃的气温,他已经带上了手套,但全程都乐呵呵的,偶尔还来两句秦腔。朱良璿爱画画,他的作品看似油画又不是油画,却十分逼真。这全赖于他使用的绘画工具——电烙铁。一般的烙铁画,是用烙笔直接在木板上烙,但朱良璿会先画水彩,再在画面上用烙笔游走。“只要烙笔走过的地方,颜色就会更鲜亮。”烙铁画的绘制工艺并不复杂,但要掌握恰到好处的火候就难了。几十年来,石嘴山的一山一石,一景一物,都浓缩在老人的心血里。曾是文艺积极分子的朱良璿,说起烙铁画总涌起无以言表的满足感。他说自己的前半生是站在舞台上,后半生是坐在画布前度过的。
从古至今故事多
作画,是一种常见的记录生活的方式,而对于大武口区的陶瑞珍来说,葫芦就是她这种生活方式的引导者。在陶瑞珍的家可以看见一座山,前院后地,都是用来种葫芦的。每年3月播种,6月捆扎葫芦,8月选果雕刻,9月摘取、阴干葫芦,10月扯藤晾晒土地,余下的时间,就是打皮和画葫芦了。油锤葫芦、亚腰葫芦、疙瘩葫芦……陶瑞珍都种得有。葫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还不能连续两年种在同一个地方。今年种葫芦的地,第二年得在原地种葱杀菌,待到后年才能又种葫芦。种葫芦,花去了陶瑞珍太多时间,她说基地现在七八人画葫芦,自己画葫芦的时间太少了,但脸上,却绽放着收获满满的笑容。
画山、画水、画葫芦,在平罗县王洪喜的笔下,他画平罗古城,过去那个不复存在却文化依然的地方。王洪喜是典型的北方男人,声音洪亮、热情满满,家里的两间房,大的做画室,小的是卧房。他说自己是农民,只能画农民画:回族赶集的市场,姑娘穿大花袍;院子里的鸡长得太普通,他描上孔雀羽;收获季节到了,高粱直入云空……王洪喜对画画的执着,令人难以想象。18年前决定以《清明上河图》为样本画平罗古城后,王洪喜就没少跑路。“玉皇阁旁有间裁缝店,黄河大桥是木结构,胭脂水粉店在二楼……”四处找上了年纪的老人聊天,是他最大的乐趣。18年过去,125米的《平罗古城》还有最后15米就完工了。王洪喜想办一次画展,让石嘴山的人民看看自己生活的地方,过去是什么模样。若有兴趣,你也可以到石嘴山走走,看看“塞上江南”这丰富多彩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