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嘴山市文物保护和利用

2014-11-12 16:24曹淑莉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石嘴山文物保护

曹淑莉

[摘 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文物,对建设文化强市、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文物保护和利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石嘴山‘文物保护;文物利用

文物是历史中人类活动留下来的遗产,是国家宝贵的科学财富,从不同的层面反映各个时期的人类活动、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等,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从陶乐南界水洞沟旧石器时代和平罗、陶乐等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发掘,以及对贺兰山早期岩画的研究都呈现出一个活生生绚丽灿烂古代文明的石嘴山。如何把这优质资源保护利用成文物旅游经济优势,成为新的增长点,是摆在当前一个迫在眉捷的重要课题。现就结合石嘴山市的实际情况,对文物的有效保护与利用作一初步探讨。

一、石嘴山市文物资源的现状

石嘴山市历史悠久,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贺兰山岩画文化、古生物化石文化、西夏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大漠文化、宗教文化、民族风情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丰富的文物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石嘴山进行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经过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迄今已查明石嘴山市不可移动的文物点达16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嵬城遗址、平罗玉皇阁、田州塔、长城),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钟鼓楼、武当庙等),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罗玉皇阁位于宁夏平罗县城关镇北,是绪元年(1875年),民国28年(1939年)续修,整座建筑造型独特,气势宏伟,包括城隍殿、观音殿、娘娘殿、玉皇大殿,文昌阁、关帝阁、无星殿等主要建筑。两进院落层层相因,高低楼阁互为衬托呼应。回廊、飞桥将所有建筑联为一体。玉皇阁规模宏伟,造型独特,雕工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距平罗县城20公里的田州塔,亦称田州古塔,俗称姚伏塔,耸立在宁夏平罗县姚伏镇东一公里的柳荫丛中,位于皇祇禅寺院内,塔高38米,平面呈六角形,为九层阁式砖塔,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以供人出入。塔从底到顶层,皆为青砖研磨对缝砌成;塔顶覆以黑色琉璃瓦,呈锥体;塔的底层采用线刻艺术;在青砖上雕刻有飞檐窜角,塔的结构新颖别致、风格独特,在宁夏境内所有古塔中罕见。1985年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嵬城遗址位于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乡境内,现存城址略呈方形,城墙为黄土夯实。门洞两侧铺有一层长条石,其上有四个圆形石柱础。门道中有一石门槛,高出地面0.3米,石门槛两侧各有一个石门枕,上面有安门框的沟槽。遗址最高处是一座4米多高的烽火台,考古人员对省嵬城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包括:古币、瓷器、铁器等。重要的是,这里还出土一具瓷制秃发人头,省嵬城遗址作为宁夏唯一尚存的西夏城址,具有较高的研究、保护价值。还有自治区级保护单位北武当庙、钟鼓楼等,均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造型,吸引着众多的专家、学者和广大游客前来考察、游览。

二、石嘴山市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实践

近年来,在石嘴山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各级各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石嘴山市文物保护工作在服务全市经济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石嘴山市文物管理所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和“文物工作方针,在文物保护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工作有:第一、对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安全检查,制定完善了文物消防安全制度、文物工作者行为准则、古建筑消防制度、文物保护员巡查制度等相关制度,同时与各文物保护单位签订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书,层层落实,加强文物保护三级管理网络的落实;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文物安全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督促整改。第二、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加强文物知识和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制定流动博物馆宣传方案,制作宣传展板、折页、馆藏视频资料等运用多种创新宣传方式、拓宽思维形式来提高全社会对文物保护事业的认知度。特别是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和辖区内建设施工单位进行宣传,通过行之有效的广泛深入的宣传,尽快在全市形成一个人人都来关心和保护文物的环境和氛围。第三、建立、完善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及时依法划定、调整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编制全市文物保护规划、文物维修设计方案。吸收兄弟省市先进经验。建立完善石嘴山市国家级、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利用GPS对全市各个文物点进行定位,编制完成了《石嘴山市不可移动文物分布示意图》。第四、做好文物保护单位升级、申报工作。对石嘴山市文物进行详细调查,从中筛选出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分别申报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保护性修复和开发利用。先后对涝坝沟石刻塔、武当庙、田州塔等多处古建筑进行了保护性维修,对重点保护范围内的违章建筑进行了拆迁,使其恢复原貌。在做好保护的同时注重对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五七干校博物馆、平罗玉皇阁、武当庙等文物景点每年累计接待观众50万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石嘴山市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今后的文物保护利用中,必须做好与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旅游三个方面的结合,增强其保护与利用的功能。文物资源是旅游发展的基石,没有文物的有效保护,就没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旅游业的发展也反作用于文物事业的发展。总之,要将文物古迹努力建成集教育、观赏与休憩于一体的场所,吸引更多的游客来石嘴山市观光,以此助推旅游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

参考文献:

[1]孙辰;http://www.njyhxc.gov.cn/s/111318/t/124/09/75/info2421.htm

[2]韩伟;浅谈哈尔滨市文物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黑龙江史志2014年3月.

猜你喜欢
石嘴山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宁夏石嘴山蒸发研究分析
论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瓶颈”问题
新时期文物保护项目管理的创新思路
60年,感动石嘴山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石嘴山市“180901”暴雨洪水调查分析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浅议文物保护和文物保护意识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