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旭
(四川大唐国际甘孜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康定,626001)
长河坝水电站泄洪洞出口边坡稳定分析
陈英旭
(四川大唐国际甘孜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康定,626001)
长河坝水电站泄洪洞出口岸坡在1700m高程以下为陡壁,地形坡度66°~78°,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对出口挑坎结构布置及边坡进行了支护方案设计和比选优化。优化后,泄洪洞及放空洞边坡开挖范围和开挖高度明显减小,开挖支护工程量大大减少,更加经济可行。
出口边坡 优化设计 开挖支护 稳定计算 泄洪洞 长河坝水电站
长河坝水电站系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三库22级”的第10级电站,采用水库大坝、首部式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开发。泄水建筑物布置在河道右岸,由泄洪洞、放空洞组成。泄洪洞由一条深孔泄洪洞(1#泄洪洞)和两条溢洪洞(2#、3#泄洪洞)组成,其主要任务是下泄大、中、小洪水。
1#泄洪洞出口位于砂场沟上游200m处的河流凹岸,地形坡度40°~59°;2#泄洪洞出口位于砂场沟上游侧约65m处。砂场沟垂直大渡河呈NW向发育,沟口发育有一洪积堆积物平台,该段斜坡地形较缓,坡度41°~46°;3#泄洪洞出口位于砂场沟下游约25m处,该段斜坡在高程1700m以下为陡壁,地形坡度66°~78°,高程1700m以上地形相对变缓,坡度51°~55°。
泄洪洞出口工程部位坡体基岩裸露,岩性主要为晋宁~澄江期灰色中粒花岗岩(γ2(4)),局部穿插辉绿岩脉(βu)。据出口部位勘探平洞和地质调查资料,出口边坡下部岩体强卸荷深度16.5m~27.0m,弱卸荷深度42.5m~60.5m,无控制性软弱结构面分布,边坡整体稳定。
岩体中主要发育J7、J1、J5、J6、J8等组裂隙。其中2#、3#泄洪洞出口以J1、J7、J8、J5、J6等组裂隙发育为主;1#泄洪洞出口以J1、J5、J6、J8等组裂隙发育为主,J7组裂隙发育程度相对较差。受J7、J1、J5、J6、J8组结构面的组合控制,边坡岩体呈块裂结构,局部次块状~镶嵌结构。在1#泄洪洞出口部位边坡,以块裂结构为主,在2#泄洪洞出水口上游侧断层密集发育带,岩体结构为镶嵌~次块状。
2.1 设计方案拟定
根据泄洪洞出口区工程地质条件,挑流鼻坎布置要求等拟定三个方案进行比较。出口边坡开挖设计采用统一协调联合开挖方式,三个方案在技术上均可行,泄洪洞出口开挖支护各方案综合比较详见表1。
2.2 方案选择
方案一的边坡规模最大,开挖边坡高,施工道路布置困难,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工期较长,而且存在较大的施工安全风险。
方案二及方案三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工程边坡有所抽陡,有效地降低了工程边坡工程规模,减少工程量,但是需要加强边坡支护,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方案三中3#泄洪洞出口出洞点向外移动20m,形成窑洞式开挖,但因为3#泄洪洞为扩散式挑坎,出洞点移动以后,在洞内的挑坎开挖宽度达22m,洞室变形、稳定问题突出。
表1 泄洪洞出口开挖支护各方案综合比较
三个方案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但从泄洪洞出口边坡开挖工程的规模、施工条件、环境影响、运行维护条件及投资等因素综合考虑,推荐方案二为技施阶段实施方案。
3.1 边坡整体性稳定计算分析
泄洪洞出口边坡整体稳定分析计算采用水科院边坡稳定分析软件,计算方法为能量法。本阶段对三种工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分别为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和偶然状况。泄水建筑物级别为1级建筑物,相应出口边坡类别为A类(枢纽工程区边坡),级别为1级。考虑地震荷载时,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取0.222g。
出口区边坡J7、J1、J5、J6、J8等组裂隙按刚性结构面硬接触取值:f′=0.55~0.65,c′=0.10~0.15,弱卸荷、弱风化下段以上岩体中取低值f′=0.55,c′=0.10,弱卸荷、弱风化下段以下岩体中取中值f′=0.60,c′=0.125。
根据现场情况并结合地质资料分析,出口区边坡稳定性主要受J1等长大裂隙控制,出口共发育5组长大裂隙。其中,J1走向与洞轴线基本一致,且为倾坡外的中缓倾角长大裂隙,故出口边坡以内侧边坡稳定问题最为突出;J1和J7走向与洞轴线基本相同,以J1为底滑面,J7为后缘面对边坡进行计算分析。因此分别选取1#、2#和3#泄洪洞纵剖面以及代表性横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计算模型如图1~图3所示。
在计算模型中,底滑面倾角区最大值40°,后缘面J7倾角为80°。由于JI与J7均为成组发育,故无法准确判断具体构成的底滑面与后缘面的组合位置,经试算分析,滑块高度越大,稳定问题越突出,故底滑面滑出点取在出口开挖最低点,后缘面J7位置。根据地质条件分析,底滑面取50m长,由于J7较陡,因此计算中其角度取90°。
图1 1#泄洪洞出口横剖面计算模型
图2 2#泄洪洞出口横剖面计算模型
图3 3#泄洪洞出口14-14横剖面计算模型
3.2 计算结果
各泄洪洞出口开挖后未采用工程措施,不同工况的边坡稳定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出口开挖边坡稳定计算成果(未支护情况)
采取工程措施后,各建筑物出口不同工况的边坡稳定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出口开挖边坡稳定计算成果(已支护情况)
由表2、表3计算结果可知,支护后泄洪洞出口边坡是稳定的。
长河坝泄洪洞出口工程边坡规模较大,难度较高,边坡的安全至关重要,相应需要支护的边坡范围也很大,支护参数的确定对工程边坡的经济性影响较大。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长河坝水电站进行了出口边坡优化及稳定计算分析。优化后边坡开挖范围和规模大大减少,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了工程量,节省了工程投资,初步估算共节约投资约7000余万元。该方案已施工开挖支护完毕,未出现边坡失稳现象,说明此优化方案安全可靠。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2〕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DL/T5353-2006.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杨欣先,李彦硕主编.水电站进水口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4〕长河坝电站泄洪洞、放空洞进出口边坡方案设计报告[R].成都: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2011.
TV651.3∶TU457
B
2095-1809(2016)05-0015-04
陈英旭(1985-),男,贵州毕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