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预备役应急救援力量安全防护常识和现场救护技能培训

2017-01-21 23:28杨建新赵艳勤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预备役民兵演练

杨建新,赵艳勤

• 专题论述| MONOGRAPH DISCUSSION •

民兵预备役应急救援力量安全防护常识和现场救护技能培训

杨建新1,赵艳勤2

由于各类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有效地降低灾害事故伤害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应急救援力量蓬勃发展,民兵预备役部队已成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等多种安全威胁的有生力量。笔者从民兵预备役应急救援力量的培训内容、方式、管理等方面探讨了民兵预备役应急救援队卫勤训练工作,并对救援力量现场救护技能培训作了思考,以期对应急救援提供指导。

民兵预备役;现场救护技能;培训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16年,中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近1.9亿人次受灾,1432人因灾死亡,274人失踪,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1]。我国面临的非战争安全威胁日趋严重,安全形势呈现综合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的态势。军地着眼“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每个市县都建立了各具专业特色的民兵预备役应急分队,构成了应急应战力量体系,民兵预备役部队已成为能够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等多种安全威胁的有生力量。安全防护常识和现场救护技能培训是民兵预备役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科学、全面、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必要准备。生命高于一切,践行“精准健康,敬佑生命”,突出生命在发生危险时急救的重要性,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救援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对于提高救援效率,降低灾害事故中伤病员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有效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笔者旨在介绍民兵预备役应急救援力量必须具备的安全防护常识及技能培训,并探讨其培训管理模式,以期为应急救援提供参考。

1 安全防护常识和现场救护基本操作技能

1.1 安全防护常识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预防排查。进行重大灾害、安全事故的预防排查,安全事故危险源的辨识、控制与管理。(2)风险评价。熟悉接触能量的种类、释放的形式,其约束的方式和可靠性。(3)防护设备。确保正常运行、使用状态和熟练应用,了解掌握构造、性能、用途、效果、使用的条件和注意事项。

1.2 现场救护基本操作技能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1)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术。要求能够徒手抢救,包括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内的八项操作程序、操作要领和技术要求;掌握心搏、呼吸停止和复苏成功的标志及原因。(2)基本创伤救命术。熟练掌握止血、固定、包扎、搬运四项技术的救治技能、基本原则、顺序;会判断、会方法、会要点,牢记注意事项。(3)儿童BLS。确认现场对施救者和患者是否安全、明确儿童BLS路径、评估对心肺复苏的需求、单手或双手掌根按压法的规范动作、要求和注意事项。(4)除颤。熟练掌握除颤的适应证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的使用。

2 现场救护技能培训方式

2.1 基地化训练 基地化训练是推动训练改革转型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使命任务为牵引,以军地一体为支撑,按照“组训正规化、教员专业化、手段现代化、保障集约化”的要求,采取全封闭式训练,依靠强大的硬件配套和师资力量,运用基地“专家大讲堂”、营连“官兵小讲堂”、班排“身边微讲堂”三堂联动的培训方式,使多个培训课堂互为补充,适应不同层次人员对培训的需求。“三堂联动”专家承担理论授课和技能操作指导,干部和训练骨干示范解惑答疑,参训学员相互操练,既突出了培训的实效性,又增强了培训的时代感和号召力。

2.2 网络化训练 网络化训练是实现科技练兵和掌握救护技能的重要途径。网络化训练的生命力在于提高技术水平,这也对组训提出了严峻挑战。计算机网络具有交互性、实时性、广泛性等优点[3]。统一、规范的网络化训练[4],实现了理论网上学、技能网上练、问题网上研讨,使各种网上项目既能进行岗位达标训练,又能开展一专多能训练与升级训练,有效提高了培训质量和效益。联合地方相关部门技术力量,搭建网络训练教室系统,达到异地同步教学和资源共享功能,大大提高训练效益。

2.3 模拟化训练 模拟化训练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有效载体,可以最大限度地贴近实战。按照“模拟训练系统多能化、训练平台网络化、训练标准实战化”的思路[5],加强模拟训练装备建设,有效缓解训练耗费大与资源有限、训练条件要求高与场地环境受限等矛盾,为开展信息化条件下训练提供新平台[6,7]。虚拟现实模拟以其独有的逼真性和实战性,使参训者在虚拟环境中体验灾害,在真切体验“生死”的过程中感受灾害的残酷,增强实战意识,提高处理危险突发事件的能力,拓展了预备役部队使命课题训练范畴,又提高了宣示性效应。

2.4 一体化训练 一体化训练是促进训练各科目综合应对能力在实战中的整体磨合。遵循实战一体化特点和规律,明确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评估标准,突出训练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用能力训练,突破动作教动作的静态训练模式,重视启迪参训者的主体意识,自觉参与训练,为参训者创造亲自动手操作、思考探索的环境和条件。把相关能力要素和作战单元聚合成一个有机整体,采取单元化、模块化、小型化、多能化的训练组成方式,实现训练主体的互联、互控、互动。按照目标统一、要素齐全、时间同步、行动合拍的要求,进行综合集成,以统一的作战课题为牵引,进行全员额、全要素、全过程的实战化演练,强调应急救援人员紧密配合在救援行动中的重要性,提高对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3 现场救护技能培训管理

3.1 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计划制订 一是坚持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为核心,紧紧围绕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机动能力、专业救援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的原则;二是对应急救援系统各层次和岗位人员进行工作和任务分析,根据培训者在应急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确定该岗位所要达到的能力要求;三是根据突发事件、灾害类型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实际情况,紧扣应急救援管理的过程和核心要素,突出实战化导向制订培训工作计划[7,8];四是重点掌握急救处置技术规范,精通应急专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提高现场调查、分析、处置等综合能力。

3.2 培训计划实施和培训成果转化 一是贯穿系统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每个训练阶段都根据情况量化训练目标,以更好衡量出进步程度,使每一个阶段的训练效果都会构成动力,从而使参训者保持对培训的热情、自信心和积极性,结合综合性和实用性的训练方法,使之达到快速掌握、精细操作、熟练应用的要求。二是坚持由下至上、逐级合成的原则,以协同基础训练为重点,以提高分队整体作战能力为目的,把技术课目“串”起来,以重点人员(分队)和内容训练的突破带动整体。三是按照“面上求实、点上求精”的原则,针对作战能力短板和训练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需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科学确定单位、部门、个人的训练目标、任务和内容,明确质量指标和方法步骤,牵引实战化训练有序展开。在深化中谋提高,在提高中求突破,在突破中促深化。四是强化“兼职尽责、预任胜任”的原则,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针对性、规范性、整体性和实效性的演练,演练应该是不断创新改进的应急形式,是应急救援场景的仿真模拟,从而实现锻炼队伍、提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3.3 培训质量控制和培训效果评估 以突出“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任务需求为牵引,促进依法治训、按纲施训、科学组训的落实;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范围体现训练水准;以解决问题、提高能力为重点,使领导决策、训练保障、考评激励和检查督导等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健全;以聚焦强军目标要求为指南,按照打仗所需、岗位必须、任务急需的要求,彰显突破性训练成果。

4 思 考

4.1 建立较为完善的民兵预备役应急救援力量培训体系是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培训的客观要求 我国目前已在所有市县建立了民兵预备役应急救援队,但我国灾害医学教育起步较晚,民兵预备役应急救援力量现场救护技能与其担负的使命任务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快速形成保障力,需要结合民兵预备役部队自身特点和使命任务,建立较为完善的应急救援力量培训体系,形成统一的培训标准及规范,严格按照大纲规定的时间、内容、条件和标准组织系统性、科学性的培训、再培训。

4.2 建立“一体化、网络化、模拟化、实战化”的训练基地是满足应急救援能力培训的现实需求 近年我国建设了一大批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基地化训练已逐步成为民兵预备役训练模式,但基地化训练与卫勤训练需求还有一定差距[9]。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的主阵地作用和功能,建立协助机制,因地制宜开设专业训练场所,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分批规范轮训;构建优秀的共享资源教学,创新性地开展问题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协作学习、混合学习和行动学习等多种教学[10]、学习模式来落实卫勤训练科目,实现更高效、更理性化和人性化的救援医学教育、培训和考核手段。

4.3 建立“以人命救助为本”的专项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机制是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培训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民兵预备役部队把实战化训练作为未来战争的“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训练效果。但少数单位应急救援演练过多关注演练场面、规模等外在形式,参与者大多在为了表演而演练的状态当中,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应急演练的真正目的。综合演练机制应包括组织机构、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评估与总结等[11],使之真正成为应急救援预案的真实体现、应急救援场景的仿真模拟、不断创新改进的应急形式,以有效提升民兵预备役应急救援力量风险防范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等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4.4 建立结构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与救援标准是实现应急救援能力培训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的前置条件 民兵预备役应急力量在不懈探索进取中攻坚克难,在紧贴使命任务中转型发展,实现了能力素质的长足进步和质量效能的显著提升,彰显了国防后备力量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的特殊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必须认识到,我国现有的应急救援标准尚不能满足应急救援需求,这也是造成部分单位和部门应急救援训练安排筹划不科学、责任制度不明确、质量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的主要原因。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应急救援标准建设起步较早,应急管理与救援标准覆盖面全,结构科学合理,值得借鉴[12]。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应急管理与救援标准,是坚持国家利益和国防利益至上,减轻各类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平稳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国防后备力量加强综合和专业应急队伍建设,构成应急应战力量体系,切实提高应急演练规范体系的针对性、灵活性、实用性的参照和遵循依据。

[1]中国新闻网. 2016年中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近1.9亿人次受灾[EB/OL].[2017-02-21].http://www.chinanews.com/gn/2017/02-21/8155720.shtml.

[2]彭碧波,郑静晨,刘海峰.医疗救护员培训与职业体系的国际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6,4(1):2-5. DOI: 10.13919/j.issn.2095-6274.2016.01.001.

[3]王 华. 云教育平台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2(30):153-154. DOI: 10.14004/j.cnki.ckt.2016.4025.

[4]包贻洪,刘耀光,贾伟东,等.加强“三防”医学训练提高战时救治能力的初探[J/OL].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3,2(1):44-45.

[5]王成艳,任建平,林志春,等.救援医学模拟教学基地的建设[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6):834-835.

[6]洪 凯,陈绮桦. 美国应急演练体系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应急管理,2011(9):54-59.

[7]张桂宁.应急培训教学模拟演练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4(11):78-80. DOI: 10.3969/j.issn.1006-8228.2014.11.031.

[8]赵 扬,孙岩峰,郑金光,等.灾害救援训练中医疗队员救援能力培养[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6,4(5):271-273. DOI: 10.13919/j.issn.2095-6274.2016.05.010.

[9]李燕妮,彭文胜,郭树森,等.外军卫勤基地化训练特点与启示[J].人民军医,2015(5):502-504.

[10]Algaali K Y,Djalali A ,Della Corte F,et al.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disaster health and medicine[J].Front Public Health,2015,3:185. DOI: 10.3389/fpubh.2015.00185.

[1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J].中国应急管理, 2009(10):62.

[12]韩 锋. 应急管理理论体系视角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5(15):56-57. DOI: 10.16653/j.cnki.32-1034/f.2015.15.005.

(2017-06-09 收稿 2017-08-20 修回)

(本文编辑 焦艳波)

Safety protection knowledge and field rescue skills training for militia reserve emergency rescue force

YANG Jianxin1and ZHAO Yanqin2.
1.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Office,Bethune International Peace Hospital,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Shijiazhuang 050082, China; 2. General Office of National Defense Mobilization Ministry of Military Commision, Beijing 100034,China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amage from disasters due to the serious threat to life and social security they pose. In recent years, emergency rescue forces in China have developed vigorously. Militia reserve forces have become a strong component to combat security threats like major natural disasters and man-made disaster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training of the militia reserve emergency rescue forces from the aspects of training content, training methodology and training management and considered the rescue skills required of these forces in order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emergency rescue.

militia reserve; field rescue skill; training

R129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O Yanqin, E-mail:1281635948@qq.com

10.13919/j.issn.2095-6274.2017.09.010

1. 050082,石家庄,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办;2. 100034,北京,军委国防动员部办公厅

赵艳勤,E-mail: 1281635948@qq.com

猜你喜欢
预备役民兵演练
快速高效的以色列预备役部队
军队改革的又一站: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国有企业民兵武装工作探讨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A卷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预备役部队军官基础训练应坚持实战化方向——以某预备役部队军官基础科目抽点式考核为例
广东省圆满完成民兵报废危险品销毁处理任务
阅读理解实战演练
民兵制度在世界上的发展及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