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红玲
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探析
关红玲
目的探讨对帕金森病患者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各自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经有效治疗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与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以控制病情,增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负面情绪,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康复护理;效果
帕金森病(震颤麻痹)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若任由病情发展,患者的认知及生活能力将会严重退化[2]。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巩固疗效,是帕金森病康复治疗的重中之重。本研究对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加以深入探究,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自2015年4月—2016年7月入我院诊治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52.0±7.4)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病程(3.03±2.17)年。随机分为人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均为不同程度的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步态不稳等症状,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体位护理、生活护理和安全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康复护理。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饮食护理 饮食供应以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适量优质蛋白等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量多餐;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以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进餐宜细嚼慢咽,取坐位或半卧位[3];饮食调节和进食方法视患者的病况及咀嚼能力而定,适当给予普食、流质、半流质饮食,必要时行肠外营养支持;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吞咽能力等情况。
1.2.2 心理护理 运动功能障碍为帕金森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随病情发展患者的认知及生活能力会持续退化,直至完全丧失自理能力[4]。帕金森病患者出于对自身病症的忧虑,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极易陷入孤独、自卑、无助、恐惧、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中难以自拔。护理人员应表示充分的理解与爱护,以温和、友善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交流,加强医患之间的信任;从患者的实际心理需求出发,针对患者不良情绪的根源,实施个性化的心理疏导,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
1.2.3 康复护理 (1)呼吸训练:双手平放于腹部,用力腹式呼吸,用鼻缓慢吸气(3 s),用嘴缓慢呼气(3 s),每次呼吸训练维持在5~15 min。(2)脸部训练:通过皱眉、鼓腮运动和露齿吹哨等训练疏松患者的脸部肌肉[5]。(3)头颈训练:多次反复进行头部向左向右转动、倾斜等动作。(4)侧弯训练:两脚打开与肩膀等宽,两膝略弯,右臂上伸,手心朝里,身体向左弯曲;再以相同方法行左侧训练,来回重复。(5)躯干训练:上身有节奏的侧弯、转体等运动训练。(6)肩部与上肢训练:耸肩、双臂上举,两手臂伸直保持平衡。(7)手部训练:每个手指触及大拇指,保持圆形,初始缓慢,以后逐渐加速。(8)下肢训练:卧位进行髋、膝关节牵伸练习,踢腿活动[6]。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实现基本康复,运动机能基本恢复;有效:患者症状得到改善,震颤、强直缓解;无效: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7]。护理满意度以本院自制调查表的形式加以判定,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3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8.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护理效果比较
分别经两种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30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中,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30例患者中满意18例,一般11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30例中满意11例,一般6例,不满意13例,护理满意度为56.6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帕金森病是属于椎体外系范畴内的慢性进展性变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吞咽困难、轻度痴呆等,同时多伴有紧张不安、焦虑抑郁等情感和心理障碍,以致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对于该病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只有通过药物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共同巩固及提高疗效,尽可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8]。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之以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干预,不仅有效改善了临床症状,确保患者对饮食营养的均衡摄入,还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其情感及精神障碍,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最终达到促进康复的效果。
[1] 刘碧梅,邱玉霞,李丹丹. 帕金森病的康复护理新进展[J]. 饮食保健,2016,3(18):100-101.
[2] 郑静萍.浅谈帕金森病的家庭康复训练[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0):285.
[3] 江仙菊,郭佩宣. Ⅲ~Ⅳ期帕金森病患者康复训练护理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4):2253-2255.
[4] 胡春红. 帕金森病不同时期康复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52-53.
[5] 姬秋风. 浅谈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饮食及康复护理[J].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2):687.
[6] 刘德蓉,杜凤娟. 浅谈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饮食及康复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2015(5):561.
[7] 刘芳. 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护理体会[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3):290.
[8] 傅燕. 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61-62.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GUAN Hongling Medical Department, Heilongjiang Convalescent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18,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Parkinson's disease.Methods60 cases of Parkinson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After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 diseas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o control the disease clinical symptoms, enhance the ability of daily life of patients, reduce the negative emotions, so a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parkinson's diseas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effect
R473
A
1674-9316(2017)13-0164-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3.091
黑龙江省康复医院医务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