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7-07-18 11:48:23刘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3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血液分析

刘艳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刘艳

目的对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中心2016年1—12月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以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接受风险管理,对两组护理效果予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不仅护理满意度(97.5%)优于对照组(72.5%),且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让护理风险发生率大幅降低,患者满意度更高。

血液透析;护理管理;风险管理

当前,血液透析多用于急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其不仅有着极强的专科性和较高的技术含量,也有着很高的临床护理风险,而不断增加的透析治疗人群,也加大了血液透析的相关操作风险[1]。为此,对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风险管理作进一步强化,将可对治疗的顺利进行起到重要保证。本中心将风险管理用于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2016年1—12月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43.10±3.15)岁;观察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4.50± 4.1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措施护理,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具体如下:

(1)在人员配置上做适当增加,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风险意识。针对专科知识技能,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活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真实、准确和完整的记录整个护理过程。(2)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多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对积极配合的重要性有一充分认识。并将血液透析中的一些常见不良反应告知患者,让他们对自我观察引起重视,在院内日常活动时应尽量避免发生意外,如坠床、跌倒等[2]。(3)对环境管理予以强化。将“小心地滑”“保持安静”等温馨提示牌或警示牌设置于显眼处,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3]。(4)并发症风险管理。首先,凝血:血透前对患者的血常规和凝血象进行检查。上机后再次对患者的肝素量予以确认,将动静脉内瘘护理做好。其次,内瘘穿刺口出血:护理人员在内瘘使用时机上应做到准确掌握,通常使用时间在内瘘术后的4周[4]。穿刺方式可为绳梯式或纽扣式。最后,中心静脉置管口出血:在皮肤和皮下组织扩张时,尽可能采用手持扩张器,操作动作不宜过大,防止对导管造成牵拉,且不得对穿刺口血痂做强行剔除[5]。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血液透析中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共分为5个方面,即医嘱处理不当、透析护理不当、不规范护理、护理投诉和意外事件。采用中心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共分为4级,即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与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23例、满意13例、一般3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12例、满意15例、一般2例、不满意11例,满意率为72.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包括医嘱处理不当、透析护理不当、不规范护理、护理投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需长时间坚持的工作,促进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提升,控制风险事件在护理过程中的出现,将对护理质量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6]。

通常,急慢性肾衰竭、食物或气体中毒等患者才会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这些患者在入院之初病情已较为危重,器官功能也开始出现衰竭情况,因而很有必要进行风险管理[7-8]。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证分析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故,加强关键环节和流程的细节护理,进而使风险事件的发生大大减少,让患者享受到更加优质、安全的血液透析治疗服务[9]。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不仅护理满意度(97.5%)优于对照组(72.5%),且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临床效果较好,可使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减低。

[1] 曹建侠.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河北医学,2011,17(10):1388-1391.

[2] 刘明利.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119-121.

[3] 王慧.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4):86-87.

[4] 李姮瑛,李密.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1):66-68.

[5] 孙雪梅,江明浩,郭义娟,等.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2013(10):75-76.

[6] 郑慧琳,张弘,陈永梅,等.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吉林医学,2015,36(18):4156-4157.

[7] 张丽辉.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4):211-212.

[8] 袁红芝,贾维力,马琳,等.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145.

[9] 林秀梅. 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4):263-264.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Hemodialysis Nursing Management

LIU Yan Changsha Blood Center, Changsha Hu’nan 4100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hemodialysis nursing management.Methods80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 our center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40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40 cases).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isk management on their basis. Th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group (97.5%)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2.5%), and the risk event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hemodialysis nursing management can grea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and improve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hemodialysis; nursing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R473.5

A

1674-9316(2017)13-0191-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3.107

长沙血液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0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血液分析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多彩血液大揭秘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8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24
神奇血液
小布老虎(2017年3期)2017-08-10 08:22:35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学生天地(2016年32期)2016-04-16 05:16:19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血液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