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时代下医学人文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2017-01-21 10:05王璐颖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人文

徐 帅,王 温,黄 璟,王璐颖

(1第二军医大学学员旅临床医学专业,上海 200433,642798364@qq.com;2第二军医大学政治部政治理论教研室,上海 200433)

论“互联网+”时代下医学人文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徐 帅1,王 温1,黄 璟1,王璐颖2**

(1第二军医大学学员旅临床医学专业,上海 200433,642798364@qq.com;2第二军医大学政治部政治理论教研室,上海 200433)

从医学人文教育定义出发,分别从价值观念、话语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等三个方面阐述“互联网+”时代下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影响及挑战。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教学创新,通过规范整合资源、开设相关课程以及强化师资培训等措施构建新的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指导医学生将人文关怀应用临床工作。因此,选择适合医学人文教育特点的有针对性、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各种带教方法、策略,是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互联网+;医学人文教育;教育模式;话语体系;网络素养

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进入大众视野[1],同时,这种新的教育形态也为传统医学人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网络平台,以此为契机,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发生改变也成为可能。

1 “互联网+”医学人文教育

Evansl[2]提出医学人文教育具有三个方面的表征:探寻智力因素的学术领域、医学教育的维度、日常临床医疗卫生实践中道德的源泉及审美影响。“互联网+”则给传统的医学人文教育带来大幅度、深层次的重构,医学人文教育的认知、观念、方式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互联网+”医学人文教育是互联网技术与医学人文教育深层次的融合,它使医学人文教育的认知、样态发生质的裂变。

首先,“互联网+”改变了医学人文教育的认知。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连接一切。“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产业创新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更新,更是整个人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变革。“互联”一词也成为这个时代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认知范式。“互联范式”就是把事物当成“互联的节点”和“节点的互联”,由此将整个世界的万事万物看成一张互联网,而知识就是分布在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上,知识呈现出分布式协同状态,通过连接和激活每个节点,大规模的社会化协同帮助认识和改造世界。认知构成教育的基础,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因互联网发生改变,认知方式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革命性的裂变。教育目的在于育人,而在互联网时代,培育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育人将发生深刻变化,教育的认知也因此发生改变。

其次,“互联网+”革新了医学人文教育的样态。传统的医学人文教育样态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的,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主导,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模式。而“互联网+”将催生新型教育样态,即以个性化教育样态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化教育正孕育而生。“互联网+”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自由,“网络空间的无限性导致从技术上控制互联网中的信息传播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3]二是独特,只有独特才会被人关注,广泛传播。互联网以其独特、随时随地的特点和优势为所有的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个性化菜单式定制服务,即以满足个体的学习需要为基本单元,选择合适教育资源,编制课程内容,架构学习空间,实现个性辅导和同学互相协作的教育形式。

“互联网+”给医学人文教育带来改变,创造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医学人文教育带来种种挑战,例如价值观念、教育模式等。可以说,“互联网+”对医学人文教育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对此,我们必须正视挑战,趋利避害。

2 医学人文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下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医学人文教育在价值观念、话语体系、教学模式上面临着困境和挑战。

2.1 医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

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在于医学生价值观培育,其目的在于通过完善医学生的精神世界,端正价值取向,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并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来规范自身医学行为,尊重和保障患者生命价值。传统教育中,医学生学习场所相对固定,接受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是靠教师单向传递。“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 信息传递平台增多,传递成本降低,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了整个网络空间。虽然医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善于捕捉新事物,但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思想尚未成熟,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欠缺一定甄别、分析和处理能力。因此,在海量、庞杂的网络信息背景下,在多元思想交流、交融、交锋的文化情境中,部分医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误导。

2.2 医学人文教育模式受到影响

医学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在于医学人文课程,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道德观和思维方法。传统的医学人文教育主要是依赖单向度的课堂讲授。这种单向讲授的模式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对于外部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这种刺激来源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者对于外部刺激会被动做出反应,即知识记忆、存储和技能的掌握。行为主义指导下的教学模式侧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教什么”“如何教”是教师根据对象来决定的,至于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并不能由自己选择。传统的教育模式局限于班级授课,形式相对简单,方式侧重于说教和灌输,比较生硬和枯燥,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利于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职业精神的塑造。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目前教育领域诞生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即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者在与周围环境发生关系的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逐步构建内在的认知结构,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建构主义打破了传统“教-学-思”的逻辑,医学人文教学呈现“学-教-学-思”的逻辑,学生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学生成为知识建构、人文精神的主导者,老师则变为帮助者、引导者,教学空间得到延展,教学资源丰富,学习风格日渐个性化。可以说,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诞生冲击了原有传统的人文教育模式。

2.3 教师的话语体系亟待重建

“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和学习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打破了传统的话语模式,给教师话语权提出了重大挑战。互联网知识的随时随地性和丰富性打破了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途径,突破了医学生学习地点和时间的固定性,扩大了医学生的自主权,增加了医学生的选择权。开放的环境下,医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更为便捷,教师不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来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降低。此外,一些医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中流行语、视频、图片的影响,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青年话语体系。网络语言的出现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出现了“话语鸿沟”,一些教师网络信息素养较低,不能有效的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熟悉、不了解网络流行语,不能用接地气的青年话语进行互动交流,无法融入学生。这一现象无疑冲击着教师的话语权。

3 “互联网+”环境下强化医学人文教育的设想

在逐步发展医学人文教育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互联网带来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立足于自身实际,整合教育资源,丰富课程内涵,逐渐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3.1 丰富课程内涵,加强思想引领

扎实的理论储备是价值观形成的思想基础。医学人文课程是医学人文教育的主渠道,要通过构建合理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以理论的学习强化价值引导,摒弃错误思潮。当前,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性人文课程、医学人文必修课程、医学人文选修课程三大体系组成。要丰富课程内涵,将人文教育元素融入医学人文课程体系中。

首先,公共基础性人文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开设这类课程的目的在于医学生形成对社会、人的正确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人文素养。可以将医学人文教育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主干课中,例如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中融入医学史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融入医学伦理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内容。

其次,医学人文必修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学、医学概论等。设置这类课程的目的在于促使医学生运用人文社科方法思考和探索医学人文的前沿问题,引导医学生正确认识和尊重生命价值,良好地进行医患沟通。这类改革的侧重点在于结合临床案例,借助案例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最后,医学人文选修课程。这类是融合多个学科的综合课程,主要有公共关系学、医院管理等。这类课程改革侧重于将人文素质培养的内容融入其中。比如专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著名科学家的事迹、医学专家的奋斗故事,通过人文知识的熏陶,引导医学生追寻“真、善、美”,以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3.2 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育模式

“互联网+”时代下,新的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它们与课堂教学及课程管理深度融合,使在校学生的学习途径和学习习惯发生了深刻改变。医学人文教育必须因事而化,因势而新,顺应时代发展,大胆创新改革。

目前,“互联网+”催生三种主要教学技术手段:一是慕课,即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慕课模式下,课堂教学、学习过程、学习体验、师生交流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线实现。二是翻转课堂,即老师课前录制微视频,上传云端,学生提前观看并完成作业,课堂上老师作为帮助和引导者,与学生聚焦问题互动交流。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重构了学习流程,教学信息清晰明确,复习方便快捷,为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移动学习APP。APP的课堂运用有效实现了资源的深度挖掘和整合,促进了教育教学的个性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新技术、新平台推广发展的背景下,医学人文教育必须广泛聚合教育资源,整合利用,创新教育模式。比如,在医学伦理学课程中,采取APP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课前,上传资料,自主预习。高水平的准备状态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课前通过客户端上传相关课程视频,推送植入语音讲解的幻灯等资料,布置课前思考题,引导医学生对即将讲授的内容形成良好的准备状态。同时,根据医学生线上点击状态、标注的疑问及回答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案。另外,医学生在自学教师所推送的资料时,所产生的疑问还可以借助APP讨论区进行交流沟通,然后由教师汇总。

课中,走进课堂,释疑解惑。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引导医学生“入场”。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利用虚拟VR技术在线还原真实手术场景或科室场景,全方位增强教学现场感。借助APP实时推送课程幻灯片等资料,医学生随时标注疑问,教师即时作答。根据知识要点布置抢答题,开设弹幕,医学生在线互动。根据APP内在生成的动态数据分析,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同时依据医学生对课程掌握情况推送习题和补充资料。

课后,获得反馈,优化设计。课后的反馈评学是优化教学、提升效果的基石。医学生对补充资料进行学习,通过自由辩论等方式开展后续讨论,对内容进行综合梳理和消化,教师全程监控并适时引导;完成巩固作业,重构知识框架,教师对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充分利用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汇总整理,根据实际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这种纵向的教学设计是将移动学习APP嵌入整个教学过程,以促进教育教学效益,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授课模式,全方位提升效果。

3.3 提升网络素养,消除话语隔阂

高水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发展“互联网+”医学人文教育最基本的保障。医学人文教育中,高校教师承担着根据已有对医学人文、医学哲学理解再造课程的责任,担负着释疑解惑、启迪思想、领航人生的重要使命,可以说,教师在思想引领、知识传播的过程中掌握着话语权,而良好的网络素养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前提。学校要适时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首先,依据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具体的教育信息化环境来拓展、丰富教师培训内容,可设置分层次、立体式的培训内容体系。其次,创新培训方式,引导教师主动将“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相融合,通过专题培训、开展教研、集中培训、主题式培训、举行赛课、传帮带、考核应用、案例分析等方式开展以教学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师培训,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再次,研究发展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多接触多使用相关技术,将其与课堂教学“捆绑”起来。[4]最后,熟练掌握网络用语这一沟通媒介,将网络用语渗透课堂教学、交流互动中,将抽象、深刻的道理用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出来,填补“话语鸿沟”,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心理上共振,提高人文素养。

4 结语与展望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教育正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融合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机结合体。医学人文教育应当适应其潮流,在遭遇挑战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人文素质的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

[1] 徐冉冉,裴昌根,宋乃庆.互联网+数学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J].数学教育学报,2016,25(3):6-9.

[2] Evans HM. Affirming the existential within medicine:medical humanities, govemance, and imaginative under standing[J]. Journal of Medical Humanities,2008,29(1):55-59.

[3] 铁麟.论互联网中法的定位[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22):76-78,86.

[4] 平和光,杜亚丽.“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6(1):13-18.

2017-07-05〕

〔修回日期2017-09-14〕

〔编 辑 张 茜〕

DiscussiontheChallengesofMedicalHumanityEducationinthe“InternetPlus”AgeandCountermeasures

XUShuai1,WANGWen1,HUANGJing1,WANGLuying2

(1DepartmentofClinicalMedicine,CadetBridge,TheSecon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E-mail: 642798364@qq.com;2TeachingandResearchSectionofPoliticalTheory,PoliticalDepartment,TheSecon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

Staring from the definition of medical humanity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influence and challenges medical humanity education faced in the “Internet Plus” age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values, discourse system and teaching mode. With the “Internet Plus” as platform for teaching innovations, constructing the new teaching mode of medical humanity education through integrating resources standardly, setting up relevant courses,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teachers and other measures can improve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guide medical students to apply humanistic care into clinical work. Therefore, choosing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which are suitable for medical humanity education and can stimulate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Internet Plus;Medical Humanity Education;Teaching Mode;Discourse System;Internet Literacy

第二军医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面上项目“‘互联网+’时代下基于移动学习APP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JYC2016002)

**通信作者,E-mail:15800610624@163.com

R192

A

1001-8565(2017)11-1419-04

10.12026/j.issn.1001-8565.2017.11.25

猜你喜欢
医学生医学人文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人文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