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与农艺融合的农艺能动性分析

2017-01-21 07:12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5期
关键词:能动性农艺农业机械

史 婧

(临江市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站,吉林白山 134600)

农机与农艺融合的农艺能动性分析

史 婧

(临江市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站,吉林白山 134600)

农机与农艺是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关键。要保证农机与农艺更好的融合,就要进行标准化、大规模、高速度的生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农机与农艺融合的农艺能动性进行简单的分析。

农机 农艺 融合 农艺能动性

农艺是农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农机是农艺的主要载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制约的关系,只有做好二者的融合,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农机化正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农机与农艺的融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农业生产的质量与效率。

1 农机与农艺结合中的农艺能动性概述

在开展农机与农艺融合工作时,要根据农业发展现状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融合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机作业提供有利的生产条件。农机与农艺融合时,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1)计划性。在二者融合过程中,要满足农机作业生产时的需求,并为农艺技术提供有利的生产条件。(2)目的性。农机与农艺在融合过程中,农艺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可以有效的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3)主动性。二者在融合过程中,农艺可以有效的为农机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1]。

2 充分发挥农艺能动性的重要性

2.1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在现代化社会,农机与农艺融合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将农艺的主导地位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农机在作业时的生产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艺技术水平将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农艺技术出现在现代社会中。如果农机与农艺在融合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的状况,就会导致农业机械真正的价值被忽视。因此,在农艺与农机融合过程中,应保证农艺技术满足农机生产的需求,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快速发展[2]。

2.2 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处于不断发展阶段。但是,农村经济基础较薄弱,且农村劳动力过于密集,农民对于农业机械的应用水平较低,很难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率。因此,在农机与农艺融合过程中,应将现有的农艺技术进行创新和完善,满足农机生产的实际需求,提升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3 农业机械的局限性

农业机械不是万能的,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受到农艺技术、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农业机械面临着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农业机械的真正价值被忽视。要保证农业机械真正价值的体现,就应将现有的农艺技术进行创新和完善,满足农业机械实际生产的需求。

3 如何发挥出农艺能动性的有效对策

3.1 提高认知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迅速,农机与农业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要提升农艺技术水平,就应明确农机与农艺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农村当地经济发展现状,树立全新的农艺与农机融合理念。

3.2 创新农机与农艺技术

农机有着属于自己的农艺技术需求,这对于农艺技术来说也不例外。现阶段,农机与农艺融合过程中,应该为农艺技术提供一个良好的农机生产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农机生产技术,提升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率。另外,在开展农机与农艺童话融合工作时,还应扩大农机范围,加大农业机械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3]。

3.3 开展统一农机与农艺融合模式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引导当地农民做好品种、播期、行距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并通过统一的模式进行栽培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农业机械调整的时间,从而提升农业机械的生产质量与效率,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4 总结

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机是农业现代化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粮食产量与质量,而且能够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力。

[1] 张立哲.山东省农机专业化服务合作社促进农机与农艺融合的经验浅析.南方农业,2015,(27):192~193

[2] 徐玮,侯敏杰,丁明理.农机与农艺融合的思考.农村牧区机械化,2015,(03):30~32

[3] 屠定玉,陈洁,谢先华,等.对舟山市海岛新区农机与农艺融合的思考.农业装备技术,2014,(05):10~13

猜你喜欢
能动性农艺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2021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究
2020 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25份果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调查初报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