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菲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渭南714100)
陕西关中小麦生产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 菲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渭南714100)
小麦是陕西关中地区主要的经济农作物,其产量对当地甚至陕西省的粮食生产有较大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该区的小麦种植出现播种早、播种方式粗放以及管理不当、杀虫除草不及时等诸多问题。基于此,通过研讨有效的技术对策,旨在提高关中地区小麦产量,避免出现粮食安全问题。
关中地区 小麦生产 问题 对策
关中地区小麦种植条件比较优越,是陕西省小麦的主要种植区,该区小麦的年均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2/3。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改革与深化,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更新,关中小麦生产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会关系到陕西省小麦生产发展壮大。基于此,该文将通过研究陕西关中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中地区地处陕西省的中部,其自然环境优越,土壤肥沃,再加上土地比较平坦,非常利于小麦的种植,除此之外,由于拥有泾河、渭河等河流,关中地区一直以来就非常注重对水利的建设,目前泾河、渭河的水已经分流至整个关中地区,致使其灌溉条件非常便利。优越的自然资源、经济条件、灌溉条件以及丰富的小麦种植经验,使得该地区对研发优质小麦具有较好的种植基础。另外,关中地区不仅对小麦的需求量大,而且其对小麦的品质要求也是相当高的,这些因素进一步推动了优质小麦品种的发展市场。现今,关中地区的农田土地面积约为133.5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6.2%;其中,水地面积约为84万hm2,约占全省水地面积总比例的70.3%;小麦面积约为86.5万hm2,约占全省麦田面积总比例的51.2%;关中地区的小麦总产量300万t左右,其总产量大约占全省小麦总产量的64%左右。因此,关中地区已成为了陕西省小麦种植的主要种植区域。
温度是影响小麦品种特性产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因全球变暖,使小麦的播种期较以往提前了不少,再加上该地区农民有着即收即播的生产习惯,致使小麦出现冬前生长过快、御寒能力低下等不良情况,从而导致小麦的成活率比较低。
大部分农民的播种方式多以撒播为主,加上农机具作业质量差,易造成播种深浅不一,导致部分麦苗地中茎较长,使得小麦的苗势整体质量差,难以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
部分农民严重忽视对小麦田的管理,往往对小麦的种植敷衍了事,对小麦缺水少肥、麦苗过旺也是自行忽略。再加上部分农民缺乏对旺苗拔除的相关知识,往往错把旺苗误认为壮苗,导致不能有效抑制旺苗的生长;给予麦苗实施肥水治理,使其提前进入返青期,从而导致麦苗数量过多,不仅过度消耗了麦苗的养分,还可能会增加将来小麦的倒伏及脱肥。另外,加上部分的农民麦苗管理的技术水平比较低,继而致使麦田的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对于小麦种植来说,杀虫除草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若在小麦成长过程中,一旦不能及时实施杀虫除草工作,或者是工作质量不过关,就非常容易导致小麦在开花授粉、籽粒灌浆这两个阶段发生虫灾与草害等状况,继而使小麦的授精以及灌浆产生不良的影响,最终导致小麦的产量下降,甚至出现零产量。小麦虫灾草害最严重的时期是在小麦生长发育茂盛的阶段以及高产量的麦田里,这将会对小麦灌浆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及时做好小麦的杀虫除草防治工作十分必要。
可选择冬季来临前进行小麦播种,此时的热量充足,可使麦苗生长发育成壮苗,麦苗可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发育,从而生长成强健且蓬勃的根系,使麦苗能够在寒冷的冬季来临前吸收贮存更多的养分来强化御寒能力,最终使麦苗的出穗率提升,从而为麦苗今后发育生成粗壮茎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适时播种是提高小麦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小麦进行播种时要掌握好小麦精量播种和半精量播种技术,在一定的播种范围下要控制好麦苗株数,以及对半冬性品种和弱春性品种的播量。只有将小麦播种质量掌握好才能使其个体间养分均衡、生长良好,从而实现穗多、穗好、粒重、高产的根本目的,并且可以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
农业相关部门应该定期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班或经常下乡指导农民田间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田间管理的能力。对广大农民推广测土配方、秸秆还田以及氮肥后移等种植技术,以增加土壤有机物含量,在播种前进行测土培肥,可以充分利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理念作为防治害虫草害的准则,创建完整统一的防治专业系统,控制好时机对麦苗进行害虫草害防治工作,使害虫草害工作能够实现用药、防治相统一,确保有效提高防治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