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俊英
(山西省古交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太原 030200)
浅谈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郝俊英
(山西省古交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太原 030200)
农村“三资”管理是关系到农村集体利益的重要管理工作。文章将阐述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针对目前“三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整改对策。
农村“三资” 管理工作 存在问题 对策
农村“三资”管理是指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农村集体资源管理。集体资金为村组集体所拥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集体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农业资产、债权资产和基础设施资产等。集体资源是指农村集体拥有的土地、草场、山林等自然资源。“三资”管理工作属于农村基层工作,管理效果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也对农村的建设发展有重要影响[1]。
开展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可以使农村集体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减少资源闲置产生的浪费,深化村务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也有利于强化农民法律意识,使农村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效防止村级干部的贪污腐败现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3.1 维护集体利益的意识淡薄
由于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大部分农民的文化程度停留在小学、初中阶段,缺乏素质教育,维护集体利益的意识薄弱。农村的教育体制相较于城市普遍落后,学习资源匮乏,缺乏法律意识宣传和法律常识的学习途径。而且,农村农民不具备对“三资”管理工作的监督能力,无法有效参与到村务管理过程中。村级干部因换届选举更替频繁,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容易造成“三资”账本流失。在缺乏民众参与监督的情况下,村级资产容易被挪用和流失。
3.2 资源利用不充分
“三资”账目的缺失和“三资”登记的漏登、乱登现象,使“三资”管理存在片面性,部分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集体资产账目不明,给暗箱操作提供了可乘之机,容易造成集体资产的非法私用,使集体资源流失。
3.3 制度落实情况较差
国家虽然制定了一系列与农村“三资”管理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具体的落实情况较差,对“三资”的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主要表现为村支书对“三资”的越权支配,并未通过“三委”讨论便独自决定“三资”的用途,造成集体资产利用的随意性较高,容易出现滥用现象。还有民主管理的落实情况较差,普遍停留在口头宣传阶段,与村民所有、村民管理、村民受益的管理目标相去甚远。
4.1 加强政策宣传,强化法律意识
为实现农村“三资”管理的民主化管理目标,发挥群众的监督力量,应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政策宣传,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使农民通过法律手段切实参与到“三资”管理工作中,维护集体利益。应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民主理财小组,使用专门的印章,让农民对集体资产有支配权。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改善教学条件,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素质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
4.2 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完善“三资”管理机构,提高“三资”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开性,避免暗箱操作及因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造成农村集体利益的流失。发挥“三资”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对农村“三资”的支配使用必须通过委员会的讨论决策,保证农村集体资产的合理利用和高效利用。
4.3 加强监督力度,促进制度落实
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严格按照规定开据相关票据,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对违法违规操作的,要加大惩处力度,并追究法律责任。要采取相关人员回避制度,保证“三资”管理评估工作的公正性。
4.4 提高“三资”管理人员素质
“三资”管理人员和相关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觉悟,还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保证“三资”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应加强对“三资”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三资”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是农村基层工作的重点。所以,要采取合理的管理机制,保证“三资”工作的有效进行。
[1] 李晓云.浅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