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7-01-21 00:01:35刘慧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4期
关键词:护患急诊科纠纷

刘慧霞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CT室,河北石家庄 050000

急诊科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刘慧霞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CT室,河北石家庄 050000

目的探讨急诊科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急诊科中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并采取对应的防范对策,以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结果急诊科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有患者因素、护士因素、设备因素等,针对护理纠纷主要采取的防范措施包括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学习、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加强急诊护理管理等。结论在急诊科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病情危急,患者家属都存在诸多不良情绪,由此导致容易出现护患纠纷,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以更好的应对急诊护理需求。

急诊科;护理纠纷;应对策略

急诊科是高危科室,送入急诊科诊治的患者一般都是高危患者,需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急诊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繁重,不仅需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还要应对患者家属,而由于患者病情的紧急性,患者家属与护理人员的沟通会比较急切,一旦话不投机,便会引发护患纠纷[1]。对此,如何做好护理工作,减少护患纠纷,是急诊科护理人员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1 急诊科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

1.1 患者因素

急诊患者多为突发事件受害者,如车祸伤、工伤等,缺乏思想心理准备,受伤后出现易激惹、心态偏激和焦虑等,认为常规检查、询问病史和配药等护理行为耽误治疗时间,情绪不稳定,引起纠纷。急诊患者对时间期望值更苛刻,护士与其短时间接触,交流不够,护患关系差,当效果不佳时迁怒于护士,造成纠纷。很多患者缺乏医学知识,不理解正常急救护理程序,对于检查项目等,表现为过多干涉或不配合,引起纠纷。

1.2 护理人员因素

护士操作不规范,知识不扎实,业务不精,不能准确观察病情和评估病情,易发生纠纷[2]。特别是年轻护士,在岗时间短,工作经验少,当出现突发事故时不能很好应对,加上与患者缺乏沟通交流,沟通能力差,交流技巧掌握不足,回答患者问题过于敷衍、简单等,引起患者不满。很多护士法制观念薄弱,意识淡薄,自我防护意识不足,忽视文件书写,参与急救工作时往往电话医嘱或口头医嘱多,单凭印象补记,缺少核对,导致医护记录无法统一,或者遗漏,引发纠纷。

1.3 设备因素

急救时设备物品不足,设施障碍,如负压吸引器的压力不足,人工气囊发生漏气,洗胃机排水受阻等,均可延误急救时间,导致患者及家属不满,发生纠纷。

2 急诊科发生护理纠纷的防范对策

2.1 加强业务培训

“急”是急诊科最为突出的特点,患者病情变化快,若第一时间得不到救治,直接危及生命,护士必须树立“抢救第一”思想,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必须确保急救器械、物品等随时处于备用状态[3]。专门设置一名主管护师负责抢救室,要求业务熟练,责任心强,做到“三及时”和“四定”,三及时有及时补充、及时检查和及时维修,四定有定数量、定人放置、定期消毒和定人保管。护士操作技能及专业知识不足,是引起纠纷主要原因,定期开展业务技术培训,指导护士进行业务学习和技能操作练习,熟练掌握急救原则、“五机八包”和常见病护理方法等,要求护士具有敏锐观察力及较强应变能力,提高患者和家属安全感、依赖感。重点加强对年轻护士的培训,规范各种抢救设施操作,虚心向护理经验丰富的前辈学习,丰富知识,善于总结,提高护理能力和水平,减少及预防纠纷。在科室内利用护理查房、晨间提问和小讲课等形式,随时对护士进行业务指导。

2.2 实施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对建设护患关系,加强双方关系和谐、良好有重要作用。急诊护理应开展优质服务,拓展服务范围,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向其提供人性化、多方位服务。免费提供平车、担架和轮椅等;对于行动不便、无陪护、年老体弱及危重急症患者,全程陪同,帮助其挂号、检查及交费等,协助办理各种手续,护送入院[4]。另外,对于入院紧急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在明确患者病情后,及时向患者家属讲明,并安慰患者及其家属,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后续会采取的治疗措施,以让患者及其家属提前有心理准备,以便于实施后续的护理工作。同时,护理人员要安慰患者及其家属,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引导患者进行积极治疗。

2.3 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急诊护士法律意识。经常组织人员学习与急诊护理有关的法律常识和法律法规,提高责任心;组织全体开会,在会中分析近年来发生的纠纷事故案例,要求护士做好记录,并深入分析,确保当遇到同样问题时能够及时、正确处理[5]。护理记录是体现护理价值重要依据,有法律效应,急诊护士在保护、救助患者的同时,应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益,在护理活动中客观、及时、准确地做好记录,规范书写格式及内容,并归档,包括护理计划、医嘱记录、护理病历、体温单和监护记录等,禁止任何人隐匿、销毁、丢失、伪造和涂改护理记录。当执行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时,应重复确认无误后执行,事后及时核实和记录,补写记录;若对医嘱有疑问,需及时提出质疑,防止对患者造成损害。

2.4 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

大多数急诊患者和家属都有紧张、烦躁、焦虑情绪,希望尽快得到诊治。急诊护士应使用严肃、恰当的言辞,及时交代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争取获得患者和家属配合、理解[6]。护士应充分尊重、理解患者,耐心、详细介绍病情,多鼓励、多安慰患者。针对家属的迁怒和抱怨,要有忍让、宽容和理解,耐心倾听,以友好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及合理的解释,及时化解纠纷。另外,对于提出无理要求的患者或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由领导出面解决问题,以免加剧冲突,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2.5 加强护理管理

针对急诊护理要求及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并对现行制度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包括陪护制度、交接班制度、奖惩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消毒制度、等级护理制度、休假规定和安全制度等。机关建立质控部门,科室建立质控小组,质控人员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护理安全。急诊护士配备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与患者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应实行弹性排班,按患者流量及工作任务排班,增加夜班和节假日值班力量,由护士长和经验丰富的老护士带班,提高工作实力,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确保急诊护理工作有序、紧张进行。

3 讨论

当前,人们的生活压力都不断加大,由此使得很多人容易出现脾气暴躁的情况,尤其是在进行急诊治疗时,由于疾病对患者的危害,患者本身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而患者家属更是十分紧张,由此使得其在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时较为激动,产生不良心理和情绪,如果护理人员说话不注重方式方法,势必会导致其与患者及其家属发生纠纷,导致护患双方都受到伤害,这样既不利于患者的疾病治疗,也不利于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7]。因此,针对急诊科护理过程中出现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对于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该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急诊科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有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和设备因素,患者由于心情紧张而导致其与护理人员容易出现争执,护理人员由于不能充分了解患者感受,工作时不能充分照顾患者情绪,导致出现争执,在应用医疗设备时,由于设备失误,而让患者误以为是护理人员操作失误,由此引发失误。对此,在急诊科,应当采取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学习、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加强急诊护理管理等措施,以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对于这些防范措施的实施,都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做好护理本职工作,同时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才能够保证护患纠纷的减少,从而更好地进行急诊科护理工作。

[1]许平.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急诊科护理纠纷发生率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25):214.

[2]乌云嘎,石红霞.探究优质护理对降低急诊科护理纠纷发生率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6):250,253.

[3]吴海燕.急诊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6):139,141.

[4]李永德.浅谈急诊科发生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及处理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2014(4):45-46.

[5]董群英,董慧群.门诊注射室患儿家属与护理人员发生纠纷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86-87.

[6]张红红.急诊科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4):543-544.

[7]王洁霞.急诊科护理纠纷和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7):72-73.

R47

A

1672-5654(2017)05(b)-0042-02

2017-02-1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4.042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青年颈椎曲度异常的临床研究(河北省卫生厅)(20130632)。

刘慧霞(1980-),女,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造影剂,过敏反应,渗漏,静脉留置针,神经外科护理,骨科护理,急诊科护理。

猜你喜欢
护患急诊科纠纷
邻居装修侵权引纠纷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署名先后引纠纷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26
纠纷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