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琪
摘 要:2007年的经融危机几乎是席卷了全球,在经融危机之后很多的经济学家对其引发经融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引起这次全球性的经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美国没有受到有效管制的影子银行体系,由此之后影子银行这个以前不受关注的银行现在也越来越多的收到外界的关注。文章主要从影子银行的概念以及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影子银行;中小企业融资;自身风险
影子银行是在金融危机后产生的一种新型的金融机构类型,不同的学者以及机构从不同角度对该种类型的金融机构进行定义。不管怎样,其是顺应时代发展所产生的一种新事物,这样的新事物必然会受到时代的检验。影子银行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具有不透明性,缺乏相关的监管,同时具有较高的杠杆性以及表外性,还具有信贷的膨胀效应。本文就将对影子银行的概念进行阐释,并对其上述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影子银行的概念
所谓的“影子银行”这个概念最先是由美国的保罗麦考利在2007年的经融危机时9月在美联储的年度会议上首次提出这一个概念。但是只是提出影子银行的概念对于其具体的含义并没有明确的作出表述。影子银行主要是指:有着银行之时却没有银行之名的种类繁多的各种银行以外的机构。由于每个经济学家以及学者对于影子银行的研究方向以及对其划分的标准不同,致使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能够被广泛接受的含义标准。2010年,美国的FCIC(经融危机调查委员会)在一份调查报告中将影子银行定义为: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类似银行的金融活动,即从投资者手中获得资金并且向借款方投资;在这一系列的经济活动中很少受到正规的监管机构的监管。直到2011年,FCIC经过多方面的考量给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影子银行的含义:广义上的影子银行其主要是指在一般的银行体系之外的实体以及其经济活动所做成的一个信贷中介系统;狭义上的影子银行主要指在影子银行体系中所隐藏的系统性的风险以及监管套利风险的实体以及其活动。
从影子银行的概念中,我们就能够看出其定义主要是从一个宏观角度来进行的,影子银行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产生的一种新型银行类型,因此对于其定义也是十分模糊的,不同的学者以及研究机构对该概念的定义是从不同角度来进行的,不管如何定义,其本身的金融机构属性是不可忽略的,也就是说其本身也需要符合相关的金融变化规律。
二、影子银行的特点
影子银行的特点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不透明,很少被正规机构监管。由于影子银行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其属于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就会导致其在经济活动中很少或者是不会受到正规的银监部门以及相关的监管部门的监控,会使得影子银行在经营活动中不公开不透明,其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另外,影子银行在运营过程中没有像传统银行一样的存款以及贷款方面的相关保护的机制,这样就使得其运营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较传统银行的产品影子银行的产品结构在设计中就显得更加的繁琐,大多数的金融产品都是在柜台之外进行教交易的,因此就缺少了对于产品信息的披露以及公开。
其次是杠杆性较高。影子银行是不受正规的金融机构管制的,因此影子银行不像其它的银行或者企业需要缴纳一定的准备金,致使其资本运作过程中杠杆率很高,高的杠杆率会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杠杆率也随之升高,这样就会使得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增加,破坏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因此,较高的杠杆性与传统银行的区别因此表现出来,本身的监管的缺乏,使得其高杠杆率不自觉的就产生高风险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第三是,影子银行具有表外性。虽然说影子银行不属于传统银行的范畴,但是其在运营过程中与传统银行之间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从而实现共赢的局面。例如,现在的商业银行能够参与投资银行的结构化投资,但是很多的业务都是由影子银行进行操作,这样就使得其很难受到监管,这样的合作关系就会跨越了传统银行的业务范围,增加了银行的运作风险。所以影子银行具有一定的表外性。
最后是信贷的膨胀效应。影子银行部分的替代了商业银行的功能以及业务,比如说贷款功能。影子银行也是用资金作为交易的对象,在本质上具有信贷创造或者是信贷膨胀效应。例如,影子银行的结构投资手段就有效的取代了传统银行的短期借款融资的功能,另外影子银行是很难受到相关的监管部门的监管,也不需要存留准备金,这样的资本运作的方式就使得杠杆率以及信贷扩张速度都极大的提高。
三 、结语
影子银行是新的金融秩序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金融机构,这样的金融机构自产生以来就颇受争议,对于其定义也一直以来成为学界争论的焦点。但是不管怎样,作为金融机构的一种,其本身金融机构的属性还是存在的,但是其特点上的透明性,缺少监督、杠杆率、表外性以及膨胀效应等使得其区别传统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李杨.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2011(06).
[2]易宪容.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J].江海学刊,2009(03).
`
[4]侯健.影子银行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J].2012(06).